大學語文提升民族學員德育水平探略
時間:2022-09-20 06:24:23
導語:大學語文提升民族學員德育水平探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武警院校少數民族學員是一個特殊群體,由于他們文化基礎薄弱,在文化課程學習上形成了短板。大學語文課程相對易學,如何在大學語文教學中充分發揮課程的引導優勢,提升少數民族學員的德育水平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從主客觀兩方面分析少數民族學員大學語文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重視大學語文的基礎學科地位,豐富授課形式,提高學科吸引力的具體教學策略。
關鍵詞:大學語文;武警院校民族學員;德育
大學語文是高校的公共基礎課,軍隊院校把它列為必修課。大學語文課程影響人才培養的各個方面,如文化涵養、道德素養、審美情趣、創新意識等。武警院校少數民族學員作為特殊的群體,由于語言文化、風俗習慣、民族性格等多重差異,他們在學習上難度很大,但是他們在以后的工作中又能發揮重要的作用。以W校為例,民族班學員來自新疆邊遠地區,他們熟悉新疆情況,而且大多數有雙語甚至三語優勢,“部隊中的少數民族干部熟悉本民族的歷史和現狀,通曉本民族語言和風俗習慣,了解本民族和本地區的特點,是部隊聯系少數民族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他們在維護新疆穩定、”反恐處突“方面能夠發揮重要作用,是武警部隊維護邊疆地區多重安全的生力軍。因此,充分發揮大學語文教學的引導優勢,積極滲透德育,能夠引導少數民族學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通過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使其更好地為祖國的國防事業貢獻力量。大學語文教材選入的篇目都是經過時代沉淀的精華,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是大學語文教學中必然要涉及的內容。通過學學語文課程,能夠教育少數民族學員形成良好的愛國主義情操,樹立遠大的理想,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因此,在我國當前的軍事人才培養中應充分發揮大學語文的學科優勢,培養新型的革命四有軍人。
一、少數民族學員大學語文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一)主觀方面
1.思想素質方面
進入武警院校的少數民族學員全部有基層部隊任職的經歷,他們經過層層選拔,脫穎而出,成為生長干部。他們大多來自偏遠落后的山區、牧區,思想純樸,對本民族有著強烈的熱愛之情,但由于長期受閉塞生活環境的影響,民族學員接觸面窄,缺乏遠大的理想,抵御外來不良思潮影響的能力較差,是非觀不強,有建功立業的理想,但艱苦作為的思想準備不足,有的學生還有狹隘的民族意識。
2.專業知識方面
以W校為列,民族學員均來自新疆邊遠地區,這些地區經濟落后,教育條件較差,導致民族學員學習基礎較為薄弱,自主學習能力較差,同時由于語言的差異,他們聽課的效果不佳。因此這些少數民族學員普遍存在學習困難、知識面狹窄、語言文字規范化意識差、漢語講得不好(且多數講的是當地漢語方言)等問題,中國傳統文化知識方面的相關積累更加薄弱。知識方面的嚴重缺陷大大阻礙了民族學員學習文化知識的積極性,因此民族學員大多文化水平較低,缺乏創新精神。
(二)客觀方面
1.所選教材不適合民族班學員學情
民族班教材為高中語文教科書,從內容上看,教材的大部分內容為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對現當代作品極少涉及。由于民族班學員漢語言基礎薄弱,他們對語文課整體興趣不高。
2.軍隊院校的教學方面
少數民族學員中有的已經在地方上過大學,有的在地方上過高中。與地方院校的教學相比,軍隊院校的教學具有嚴格的目的性和規范性。院校是向部隊輸送戰斗力的訓練基地,課程性教學活動都置于嚴格的規范和緊張有序的軍事生活之中。軍隊院校面向部隊、面向基層,培養掌握軍事知識和技能、適應部隊現代化建設和高科技條件下局部戰爭需要的各類人才,整個教學過程具備戰爭背景,并注重軍事素質、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訓練,致力于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這是軍隊院校教學過程最顯著的特點。所以,軍隊院校的教學計劃、教學大綱與教學過程等都有嚴格的規范,教員不能隨意調整,在教學靈活性上會受到一定的制約。
3.負面典型的影響
“大部分少數民族對自己民族有著強烈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民族感情強烈,因而自我民族意識較強,往往對自己民族的成員有著很強的親切感。尤其人數相對較少,又分布在各個專業,對自己民族成員的感情就更加看重。加上地域環境、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特殊性,出于這種特殊的情感,少數民族大學生彼此相互依賴,因此更傾向于同本民族的同學聯系、溝通和交往,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小團體’,出現‘交際微圈’現象,使得其交際圈子相對較小并固定,難以與其他學生接觸。”軍校民族班學員在這個方面也不例外,上一級學員的一些壞習慣往往成為他們效仿的榜樣,例如上課紀律差、逃課、自我要求過低、混日子等。但是“作為民族地區的優秀代表,高校少數民族學生具有強烈的進取心、求知欲、責任感,渴望成才,在其特有的民族文化的浸潤下,他們多數多才多藝,能歌善舞。所以,教員應充分發揮民族學生自身特長,將少數民族文化納入和諧校園文化建設之中,積極支持少數民族學生參加校園文化活動,使多民族文化交融成為推動高校少數民族教育管理工作的文化引力。”因此,武警院校做好少數民族學員工作尤為重要。
二、大學語文提升民族學員德育水平的具體內容
(一)能夠使民族學員正確認識軍人的價值
在價值觀教育中,教員首先要引導少數民族學員弄清楚一個問題:“軍隊是要準備打戰仗,一切工作都必須堅持戰斗力標準”,教育大家向“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時代革命軍人看齊,堅決履行好歷史賦予我軍的神圣使命。對于正處于人生成長最迷茫、最困惑階段的大學生來說,教員應該把大學語文的教學作為拋磚引玉的手段,把學員們引導到關心人與社會、人與國家、人與人、人與自我等形而上的問題上去,使他們真正成為新時代的革命軍人,永葆人民軍隊的本色。少數民族學員是未來部隊建設的生力軍,且正處于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充分利用大學語文課程對其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和軍人核心價值觀培育,切實從根本上解決好“為誰當兵、為誰打仗”等一系列根本問題,確保學員健康成長、全面進步。
(二)能夠使民族學員樹立遠大的理想
由于軍校少數民族學員的特殊性,教員在上課的過程中要貼近教材,在教學過程中深挖教材內容,對其進行思想道德教育。例如,大學語文課本中很多傳頌千古的詩詞,都是一些偉大的愛國主義者高尚情操的寄托。如南宋詞人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一詞中的“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作者以廉頗自比,表達自己的決心,表明自己和廉頗一樣對朝廷忠心耿耿,只要被起用,定會當仁不讓,奮勇爭先,隨時奔赴疆場,抗金殺敵,還有文天祥的《過零丁洋》、岳飛的《滿江紅》等,面對滿目瘡痍、風雨飄搖的江山,他們仍然以挽救國家危亡、振興民族為己任。通過鑒賞這些詩詞,能夠激發軍校學員強烈的軍人擔當,使其在國家和民族的利益面前顯示出新時代軍人的責任意識。曾指出:“一切文化或文學藝術都是屬于一定的階級,屬于一定的政治路線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員也要注重培養學員繼承“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傳統,結合優秀的詩詞,教育引導學員發揚我軍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英勇頑強的戰斗作風。
三、在大學語文教學中提升民族學員德育水平的具體策略
(一)重視大學語文的基礎學科地位
大學語文教學不僅夯實了學員的基礎知識,培養了其閱讀、寫作能力,還培養了學員的人文精神、文化素養和個人的修養品格。大學語文教材中選入的經典作品,不僅增加了學員的閱讀量,并且使學員從深層次上理解了如何做人。軍校教育要培養“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現代軍人,大學語文對軍人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大學語文課程的基礎性作用。
(二)豐富授課形式,提高學科吸引力
目前,多媒體教學已普遍運用在各科教學中,大學語文課更是離不開這一重要的教學輔助工具。教員應根據教學內容,盡量搜集豐富的圖片和音像資料,使學生產生聯想。例如在講授《林黛玉進賈府》時,可先播放一段電視劇。《紅樓夢》雖然是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但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少數民族學員對其知之甚少。有學員問“教員,林黛玉是男的還是女的”,他們提出這樣的問題并不令人奇怪。授課時,筆者首先播放了影像資料,這樣就很容易將學員引入所學的文章中,引起他們的興趣,學員也能真正從文字中獲得體驗和感受。例如,在講到王熙鳳時,一位維族學員就說:“教員,從這個人的長相以及她能夠馬上從高興轉入悲傷,還要哭出來,而且過程還很真實,證明這個人就是一個演員,肯定是心狠手辣的。
如果一旦觸及她的利益,她將會把對方置于死地。”雖然這位學員對《紅樓夢》很不熟悉,但是,他根據文字能判斷出王熙鳳的性格,這就說明他對王熙鳳這個人物產生了興趣,并且進行了深入的思考。筆者馬上贊揚了他,并且補充尤二姐事件,充分證明了他的推斷合理性。從實踐上看,這種形式是很受學生歡迎的。由于軍校學員的特殊性,校園是他們最熟悉的地方,因此教員在教學中還可啟發學員去觀察校園的風景,比如在季節的變化中感受不同的色彩、隨著天氣的變化感受陰晴冷暖。W校的風景非常優美,植物種類很多,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美。在上課交流中,筆者發現學員們能發現更多的美景,交談中師生關系進一步融洽,教學也開展得非常順利。此外,還有排演課本劇,舉行辯論賽,進行虛擬就職演講等。這些活動都能非常有效地提升少數民族學員的語文學習興趣,使他們突破學習上的短板。
參考文獻:
[1]汪沛,楊星林,杜夢詩.武警院校少數民族學員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武警學術,2014(3).
[2]謝中清.新“五力模型”理念下高校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研究[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4).
[3].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作者:張愛良 單位:武警工程大學基礎部
- 上一篇:大學語文教學中落實中華傳統文化教育
- 下一篇:統編語文教材之新聞作品編寫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