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教育在高中語文教育教學的體現

時間:2022-11-07 08:54:56

導語:審美教育在高中語文教育教學的體現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審美教育在高中語文教育教學的體現

一、高中語文教學審美教育概述

語文審美教育就是使用語文這門學科對學生開展審美教育。具體實施方法就是教師科學合理地運用語文教材和實踐活動來引導學生去感受美,教育學生去認識美、體驗美、欣賞美,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語文審美教育就是把語文教育教學和審美活動結合起來,具有形象性、性感性、愉悅性、真實性等特點。高中語文教師應該根據語文審美教育的各種特征,遵循高中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才能探索出正確的審美教育手段,科學合理地開展審美教育,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品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高中語文審美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審美教育是落實素質教育的具體體現。審美教育本身就是一種最基本的素質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素質教育要求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引導學生通過語文知識和技能的學習來完善自我品格,使學生能夠在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實現綜合素養的發展,同時完善教學目標。首先就需要使用美感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主動去探究,提高學生思維活力,拓寬學生眼界,使學生的思想更加活躍,見解更加新穎。把審美教育融入高中語文教學當中正是落實素質教育方針的具體體現,能夠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為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奠定良好的基礎。(二)高中語文教學改革的需求。高中語文教育的目的決定了其必須進行審美教育。語文學科既具有工具性,也具有人文性,高中語文教學中需要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提高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創新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審美能力,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的思想道德品質和良好的科學文化素質,才能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語文教育本身就是一個豐富而生動的美的體系,而高中語文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美,例如自然美、人性美、社會美、哲理美等,這些美為學生構造了一個充滿魅力的美麗世界,是教師開展審美教育的重要資源,但是受傳統教育思想的束縛,多少教師并不重視審美教育,導致語文教學改革效果不理想。新課改強調,高中語文教學當中必須重視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較高的審美情趣,這是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在高中語文課堂上開展審美教育可以充分體現語文學科自身的美和語文教材中蘊含的美,從而滿足高中語文教學改革和創新的需求,使語文教育的功能得到全面發揮。(三)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符合中學生審美心理發展的需求,高中階段的審美教育比較關鍵。這一階段的學生的審美需求比較強烈,但是由于缺少社會閱歷和自制力,使他們的審美價值觀存在一定的偏差,最終影響綜合素質的發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充分發揮語文的美育功能,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素質,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這是塑造學生完美人格的重要途徑。

三、高中語文教學中審美教育的具體體現

(一)深入語文教材,品味語言美。語言作為文學作品的物質載體,語言美屬于審美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高中語文教師應該深入鉆研教材,從各個方面引導學生去品味語言美,學生才能領悟語言的表達方式,從而加深對文章主旨的理解。品味文章的語言美,是其他方面的審美教育進行的基礎。高中語文教學當中,引導學生深入品味和欣賞教材中的語言美,使學生感受到語言的魅力。例如學習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整篇文章當中運用了較多妙語佳句,使荷塘月色的景和人物內心的情感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例如比喻手法的使用,“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新奇的比喻,使荷花在作者筆下變得圓潤有光澤,嬌美、潔白,讓人喜歡。一個平凡而荒涼的荷花塘,到了朱自清的筆下就被描畫成一個令人目眩神搖的境界,顯得那么秀麗迷人;通感和聯想的連用,“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和“光和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鈴上奏著的名曲。”從表面上看,這些比喻都不合乎常理。“清香”為什么像“歌聲”呢?月光下的“荷塘”像一“夢”,也讓人感到無比驚訝。把“光和影”比喻成“名曲”,更使人感覺新鮮奇特。但是大聲讀上幾遍,仔細品味一番,就能夠感受到作者神奇的妙筆生花之處了。作者使用通感以及比喻的手法把感覺進行轉化,進而構建了鮮明的形象美。聯想推動感覺的移動,聯想把沁人心脾的荷香和悠揚縹緲的歌聲聯系起來;把光影朦朧的月色和小提琴的美妙琴聲聯系起來,在學生心中產生強烈的美感效應。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讓學生多讀多品味語言美,才能領會情感美。把文章的第四、五段作為閱讀重點內容,讓學生多讀,放聲朗讀,細細品味語言修辭當中蘊含的情感,才能獲得較高的審美享受,最終使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得到有效培養。(二)個性解讀文章,領悟意境美。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使他們獲得的審美感知不同,致使審美情感也會出現較大差異。因此,高中語文教師應該在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基礎上進行審美教育,重視學生的個性化閱讀,以學生自身的知識、經驗和技能等為出發點,促使學生審美能力得到發展。學生的個性化和差異化解讀也屬于一種獨特的個性化的審美,這在提高學生審美創造力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比如學習《故都的秋》這篇文章時,學生用自己與眾不同的視角來分析文章的思想,從而道出自己個性化的審美思想。有的學生說該文是贊頌秋天;有的學生說該文主要是在訴說作者的哀傷和希望,表達超脫和執著。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不要代替學生分析,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解讀,積極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獨到的見解,從而培養學生的個性化審美能力。(三)激發想象力,提高審美能力。審美鑒賞能力屬于一種綜合能力,是通過調動學生的感知、想象、情感以及理解來品味和評價審美對象的活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力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更是高中生必不可少的重要能力。高中語文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就要激發學生聯想和想象,引導學生用具體的形象來表達抽象的概念,進而獲得審美的樂趣。同時教師應該把學生的注意力和思維活動集中到一起,使學生走進審美境界,通過對文本的鑒賞獲得較深領悟。通過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想象來構建審美畫面,豐富學生的審美感受。比如《項鏈》這篇文章結尾處戛然而止,給人留下想象的空間,使人對剛才的文章回味無窮。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續寫一段情節,不但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審美教育是整個教育體系當中必不可少的內容。高中語文教學當中,審美教育發揮著重要作用。把語文教學和審美教育相互結合,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文章蘊含的情感和美學元素,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美學觀點,從而提高學生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當中應該重視審美教育,才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映暉.淺談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審美教育[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6).

[2]袁敏容.高中語文審美教育的個性化教學策略[J].華夏教師,2018(15).

作者:李建勤 單位:甘肅省岷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