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小學語文教學審美功能

時間:2022-04-19 03:44:00

導語:談論小學語文教學審美功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談論小學語文教學審美功能

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得到的不僅僅是語文知識,而且還有更多美的感受。語文學科的審美教育不同于美術、音樂課程中的審美教育,它主要憑借優美的文章或優秀的文學作品來展開。因此,語文學科中審美體驗的方式具有間接性,它需要通過教學來進行轉化。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審美教育是內容美和形式美的統一。語文教學過程中通過對語言文字和表現形式的分析解讀,感受和體悟文章或文學作品所內涵的自然美、人物美、心靈美等,進而激發學生創造美的欲望,進而塑造學生美的心靈。

1.小學語文教學的內容美其一,感受文字美。

語文是以語言和文字為載體的學科,因此,文字美成為其獨有的特點,也是其進行美育的重要工具。通過對語言文字的解讀和研讀,能夠使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的美,進而提高其審美情趣。漢字是民族文化和精神的表征方式之一,通過不同形式的文體、文章得以展現。不同于其他學科顯性的審美教育,語文教學中的文字美而是一種隱形的美,需要學生和教師的解讀才能展現出來,而這種美恰恰是語文教學所獨有的。其二,發現自然美。語文教學的育美之道不僅可以讓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的美,還可以使學生感受自然美。而自然美的感受是通過品讀課文中關于景色描寫的段落來實現的。社會論文

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發現美的意識和能力,就需要語文教師盡可能發掘教學媒介(主要是教材)中的有關描寫自然景象的課文及段落,引導學生仔細研讀,在研讀的過程中感受文字中散發出來的美。通過這一過程,可以培養學生發現自然美的眼睛,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體會其中蘊含的思想感情等,進而激發他們創造美的能力。其三,體悟心靈美。語文教材中每一篇課文的選擇都蘊含著一定的教育價值,體悟心靈美是其中最主要的方面。通過對語文教材中的課文的研讀和欣賞,加之教師的引導,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就會感受到社會生活的美,體悟到人物的心靈美,自己思想得以碰撞,心靈也受到熏陶,利于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和品質。

2.小學語文教學的形式美

小學語文的載體是不同形式的文體,如議論文、記敘文、詩歌、說明文、散文等形式。每一種文體有不同的表現形式,例如說明文是通過對某一事物的特征、作用等用簡潔的文字進行描述,散文則是通過優美的語言文字和形式將作者的思想感情表露出來。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除了讓學生學習基本的語言和文體知識外,更應該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方式品讀不同形式文體的獨特之處,領會漢語的形式美,也為學生自己創作美文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