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探究
時間:2022-10-09 08:19:10
導語: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研習“陶理”,教師觀念生活化
正如陶先生的名字所示,陶先生要告訴我們每一個從事教育事業的人,一定要改變教學分離的現象。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呈現出的狀態是老師按著自己的教案走,不管不顧學生的反應。學生的學習十分低效,這種教學分離的狀態讓學生的學習十分的死板。陶行知先生說:“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簡短的三句話,卻道出了教育的本原。一直以來,每位教師都在工作中努力的學習著,積累著,而這種經歷多年的教育教學積累,讓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并領悟出:沒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作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作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生活教育的內涵是將生活納入教育,以生活來教育,為生活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在此思想指導下,我明白作為一名語文老師就更要讓自己變成一本活教材,只有自己走進生活,與生活有更深的接觸,感悟生活,自己有了生活的靈感,才能讓自己的學生也能熱愛生活,從這本取之不盡的書本中學會更多的知識和技能。讓學生透過我們的眼睛,探索世界萬物的奧妙;通過我們栩栩如生的講述,感悟世間萬物的真情。語文教師們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顰、一舉一動都給學生以啟發、以靈性。
二、鉆研教材,教學設計生活化
老師是知識的傳遞者,針對現在的教材要進行組織取舍。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們很難用有限的知識、生活儲備理解文本內容中那些深奧的道理。因此,我們老師要進行大膽的取舍。
1.課堂教學生活化
低年級的孩子要以識字為主,但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在課堂上千篇一律的教學模式失去了興趣。因此,在課堂教學時,我會利用學生資源,引導大家交流一下“哪些小朋友已經認識這些字了?你在哪認識的?”有一位小朋友交流道“我最喜歡喝飲料,我爸媽又不經常給我買,我認識的才幫我買,所以我認識很多飲料的字哦”,一次不經意的課堂教學交流,讓我也有了想法,對啊,社會就是大課堂,是識字的好課堂。我的課堂教學可以引導孩子與社會與生活發生關聯,給孩子啟示。這樣的課堂調動了大家的經驗,課堂也更加有效了。在教學口語交際《買菜》一課時。我改變了以往“看圖——說圖意——交流程序——總結——演練——點評”的陳舊的模式。“買菜”本來就是生活中每天都要發生的事,總有孩子經歷過。因此,事先我就讓家長帶孩子去買一次菜,讓孩子有體驗。在課堂上,我也改變了自己以往的教學模式。我把課堂變成了菜場,事先準備好了一些教具。課堂伊始,我們就交流了自己的體驗。隨之演一演。我們的孩子演繹的十分鮮活,有討價還價的,也認識了許多的蔬菜瓜果。然后引導孩子將自己的經歷口述,此時句式的練習已經不用去練習了,自然而然的也就會運用了。后來,我們進行了遷移,買菜延伸到買文具,買體育用品等。葉圣陶說過“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覺親”。這樣的課堂學生有了活力,教學也鮮活起來。
2.豐富課外活動,走進生活
課堂是學習知識的主要場所,但要讓學生有舉一反三的能力,能夠自主的進行學習,那才是會學習。孩子還小,缺乏觀察的能力,更缺的是意識。因此,我們老師要善于引導,通過課外活動這一契機,讓孩子意識到社會就是我們學習的大課堂。為了讓學生能夠主動的去認一些字,我每周開展一次集體交流識字課。“我來教你認一認”,低年級的孩子對識字還是充滿好奇的,在逛街,進飯店吃飯,買菜等很多時候都能識字。讓孩子知道走在小區里,走在校園里看到的指示牌,廣告牌讀一讀,認一認。于是,我要求小朋友在周末出去時記下自己新認識的字,然后回來做一回小老師。一年級的孩子剛開始學習寫字,良好的書寫態度是寫好字的關鍵之一。因此,我也開展了“書法大比拼”,讓學生在學習書法,彼此良性競爭的過程中去體驗生活。這項活動的開展既達到了豐富學生業余生活的目的,同時又為學生正確對待成功與失敗上了一堂生動的演練課。讓學生們通過比賽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知道“失敗是成功之母”的真正含義,意識到“驕兵必敗”、“一招不慎,盤盤皆輸”的內涵。若沒有這樣的生活體驗,單靠老師在課堂上的教,試想學生能體會的這么深刻嗎?
3.精心作業設計,提高應用實踐力
生活化的教學,要有生活化的作業配合,讓語文的教學真正的延伸,真正的回歸。建立起大語文的觀念。我們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的設計中,要充分關注教學模式的靈活、多樣性,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引發了他們實踐的需求,讓他們不再局限在聽從安排的教室里,帶領學生自己做學習的主人公。我們的作業設計要減少那些反復無休止的抄寫,要多讓他們有時間去體驗生活,接觸生活,了解生活,融入生活。改變他們“被動”的現象。
三、總結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華,陶行知先生認為兒童創造性的培養的來源和土壤首先是生活,抓住了這一個切入點,我們的日常教學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豐富有趣的生活化的教學,調動了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同時也讓家長意識到社會這個大學堂,生活是本大教材。有了家人的加入,孩子學習變得不再那么枯燥,就如自己的生活一樣自然,使他們的學習有了更多的歡樂。我們語文教師應學會用生活的方式教語文,讓學生們學會用生活的方式學語文,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語文資源,使語文教學呈現出了勃勃生機,為語文教學打造了一片新天地!
作者:戴逸 單位:昆山市城北高科園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