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目標操作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14 09:28:00

導語:語文目標操作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文目標操作管理論文

在教學中,如何強化閱讀基本功的訓練,用什么樣的方法進行訓練?這是至關重要的問題。濟南市教研室通過對小學語文教學現狀的調查,認為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著教學方法單一、呆板的現象,這也是教學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為此,他們在探索小學閱讀教學基本模式的同時,又進一步研究了強化閱讀基本功訓練的各種教學操作方法。

一、操作方法的形成

1.兩條線索。

一是依據學生學習方法的線索,即指導學生學習字詞句段篇和進行聽說讀寫訓練的線索;二是依據教師課堂教學藝術的線索,即如何導入新課、引導點撥、激發情感等的線索。

2.兩條渠道。

一是借鑒全國優秀教師的先進經驗和做法;二是將廣大教師教學中積累的成功課例和精彩片斷進行歸納、整理,從中提煉出帶有規律性的教學方法。

3.五條標準。

為了保證教學操作方法的科學性、可行性和實效性,他們又將整理、總結、歸納出的大量的教學方法,逐一地用以下5條標準進行了論證:①教學思想是否端正:②是否符合學生學習語文的規律;③是否能體現強化語文訓練;④是否有實效;⑤是否便于操作。

在論證中,對不符合上述標準的,再集思廣益,進行修改、補充,力求為廣大教師提供出比較合理、可行、有效的操作方法。

二、操作方法的概述

表一:

項目閱讀基本功訓練的操作方法

識字訓練據詞定音法、據詞釋義法、演示釋義法、看圖

釋義法、以形悟義法、游戲識記法、擴詞鞏固

法等

詞語訓練直觀解詞法、描述解詞法、隨文釋義法、同義

換言法、詞語歸類法、以字組詞法、選詞填空

法等

句子訓練突破重點詞語法、上掛下連法、句式比較法、

動作演示法、創設情境法、縮句理解法等

段落訓練一點突破法、結構分析法、關系分析法、逐層

分析歸納法、品讀法、想象還原法、對照比較

法等

分段訓練提取重點段法、整體分割法、部分歸并法、分

析結構法、揭示線索法等

概括主要綜合段意法、提示問題法、補充內容練習法、

內容的訓練六要素練習法、要點歸納法等

歸納中心抓開頭法、抓結尾法、抓中心句法、借助課題

思想的訓練法、借助重點詞語法、逐層深入法等

領會"表達"理解內容滲透法、品評詞句法、聯系習作法、

的訓練變式比較法、談體會法等

續表一:

項目閱讀基本功訓練的操作方法

查字典訓練填空式訓練法、表格式訓練法、選擇式訓練

法、注釋式訓練法、強化記憶訓練法等

朗讀訓練自由朗讀訓練法、范讀訓練法、分角色朗讀

訓練法、評點朗讀訓練法、引讀訓練法、對比

朗讀訓練法等

默讀訓練輕聲引讀法、瀏覽默讀法、品評默讀法、提問

默讀法、質疑默讀法、聯想默讀法等

復述訓練模仿復述法、看圖復述法、按提綱復述法、設

問復述法、結構復述法、接續復述法等

背誦訓練嘗試回憶法、化整為零背誦法、順思路背誦

法、列提綱背誦法、設問背誦法等

聽說訓練重復法、評價比較法、邊聽邊記法、用詞說話

法、變換句式法、仿說法等

表二:

項目課堂教學藝術的操作技巧

導入新課解釋課題導入、渲染氣氛導入、運用實物導

入、設置懸念導入、創設情景導入等

引導點撥設身體驗、借題發揮、聯系實際、對比分析、

演示鑒別、明知故問等

滲透思想介紹背影、范讀感染、問題探究、暗示滲透、

教育語言描繪、假設推斷等

激發情感巧設導語激情、啟發想象激情、語言渲染激

情、繪畫還原激情、模擬表演激情等

運用插圖充當角色、想象補充、還原生活、化靜為動、

拼貼圖片等

運用教具直觀展示、實際操作、直觀演示、動作表演、

分角色表演、配樂朗讀、音像配合等

處理課后圈畫自學、課內滲透、練習引路、講練結合、

練習讀寫結合、鞏固練習等

板書設計詞語式板書、貼圖式板書、對比式板書、提綱

式板書、表格式板書等

從以上表述中我們可以看出,濟南市的研究為廣大教師提供的操作方法全面具體,便于教師在教學中選擇、運用,有利于改變教學方法單一、呆板的現象,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

三、操作方法的運用

有了一定的教學操作方法,這只是解決問題的一個方面,關鍵是怎樣去運用它。再好的方法,如果不符合自己的教學實際,運用得不恰當,也是毫無意義的。對此,濟南市在如何運用好這一系列操作方法和技巧的問題上,又進一步總結出四條基本要領:

1.依據一定的教學目標來確定相應的操作方法

根據他們的經驗,運用什么樣的教學操作方法,是依據一定的教學目標來確定的。這就首先要明確教學一篇課文的目標是什么,而明確教學目標,一是要“定位”,即根據本年段、本年級、本組訓練項目來思考:這一課的教學目標是從哪里發展而來的,又是朝著什么方向發展的;二是要“立標”,即在明確了某一教學目標在本課的所處位置之后,即可將這一課例的教學目標確立起來;三是“設點”,即依據所定的“位”,所立的“標”,從課文中尋找、設計訓練的點,通過各個訓練點的教學達到教學目標。

例如,《倔強的小紅軍》一課的訓練要求之一是“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這一教學要求是在前面學生已經練習了歸納段意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是為學生以后能自己獨立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進而學結課文的中心思想服務的,這樣就明確了這一教學要求所處的訓練位置,然后再確立起教學這一課的目標,即指導學生學習運用連接段意的方法抓課文的主要內容,這是進行“立標”的一步。在“設點”的時候,就要根據這一教學目標,在教學課文的時候,有意識地設計為抓住課文主要內容服務的訓練點,為達到教學目標服務。

2.依據學生的學習實際來采用相應的操作方法

在教學中采用什么樣的操作方法,還要受到學生學習的實際狀況的制約。同樣的一種方法,在這個班,在這篇課文、這段話的教學中是有效的,而在另一個班,在另一篇課文、另一段話的教學中可能是效果不大,這就需要充分了解學生的現有的基礎,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狀況來決定采用什么樣的操作方法。

例如,練習歸納段落大意,在剛剛起步的階段,就不可采用讓學生直接歸納的方法,可以采用幾種段意比較的方法,讓學生在比較之中,知道哪種段意歸納得完整,也可以采用補充段意的方法,讓學生把不夠完整的段意補充完整。而在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歸納段意的方法之后,就可以采用讓學生直接通過抓重點句或把幾個句子意思連接起來歸納段意等方法來歸納段意。如果在這個階段,還采用比較法或補充法,就降低了訓練的要求,不符合學生的學習實際,不利于學生的能力的培養。

3.依據課堂上出現的不同情況來變換操作方法

課堂教學的突出特點是:千變萬化,較難駕馭。操作方法靈活得當,適應并能促進學生的發展,則教學效果好。反之,可能會妨礙、壓抑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這就需要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充分估計一下課堂上可能出現的情況,并能采用不同的教學操作方法,這就需要教師在設計操作方法的時候,力求多手準備,以做到左右逢源。

例如,讓學生質疑問難,可能會出現多種情況:一是學生不會,不知道怎樣提出問題;二是提出的問題是比較膚淺的,學生的思考深不進去;三是提出的問題,有的是比較膚淺的,有的則有一定的思考價值等。面對這種種情況,采用一種操作方法顯然是不能適應和促進學生的發展,就需要教師有多種操作方法和技巧。比如,針對第一種情況,可采用教師參與的方法,教師提出一個問題作樣子,讓學生仿照教師的樣子提出問題;針對第二種情況,教師也提出一個有一定思考價值的問題,同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比較,在比較之中,明確應該提出什么樣的問題;針對第三種情況,可以讓學生對兩種不同的問題進行比較,明確哪位同學提出的問題好,好在哪里,在比較之中,知道哪種問題是有價值的,應該提出什么樣的問題。

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有多手準備,有多種操作方法,并伴隨著學生思維、情感的變化和發展,靈活地運用,這才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發展,這才真正發揮出了操作方法的實際意義。

4.依據自己的教學經驗不斷地發展、創新操作方法

任何一種教學操作方法的好與不好,適用不適用,都是在一定的教學實際中證明的,同時也是在教學實踐中發展、完善的。因此,脫離教學的實際,孤立地采用某種操作方法,或者是機械照搬某種操作方法,或者在教學實踐中老是采用某種固定不變的操作方法,沒有自己的發展和創新,只能是走向教學的“死胡同”。

因此,在運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操作方法的時候,一是要密切聯系自己的教學實踐,根據自己教學實際需要來確定采用什么樣的操作方法;二是要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地發展、完善某種操作方法,使某種操作方法更加符合自己的教學實際,發揮其實際的意義和真正的價值;三是不斷地積累、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創造出自己的教學操作方法,以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風格。

總之,要在運用中完善,在實踐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這樣,才真正使教學操作方法的探索、研究,在廣大教師中“生生不息”,這也是濟南市教研室研究“小學閱讀教學模式與操作方法”這一課題的初衷和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