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綜合性探索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14 05:53:00
導語:語文綜合性探索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標準”)有一項全新的內容一綜合性學習?!皹藴省碧岢觯骸罢Z文綜合性學習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本文就綜合性學習的選題與設計,談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綜合性學習與閱讀教學密切照應
閱讀教材中,每單元之間的課文是相互關聯的,綜合性學習也就可以成為該單元的有機組成部分。以人教版第九冊第五單元為例,本組課文安排了《鯨》《蟋蟀的住宅》、《雪猴》等課文,這些課文分別講述了動物知識、人與動物之間的關系。該單元就以“人與動物”為主題設計活動。在“人與動物”這一母課題下,又按層次遞進分成這樣幾個子課題:
1.螞蟻(或其他常見小動物)生活習性探秘(實地觀察、交流介紹)。
2.生物的進化、人類的起源(搜集資料、匯報成果)。
3.動物知識知多少(知識競賽)。
4.編一個童話故事,想像人和動物之間可能發生的故事(寫作)。
學生在逐個進行上述活動時,在興趣的吸引下自行查找資料、自行安排觀察時間和方式、自行設計匯報成果……當學生們津津有味地談著一個個動物的故事時,頭頭是道地從鯨的進化,談到人類的起源,談到“物竟天擇”、“適者生存”時,你會驚異地發現,一個個“小法布爾”、“小達爾文”、“小布封”誕生了……
我以為,這樣的綜合性學習的設計思路,體現了開放性原則。以往的語文活動課常常是這樣的一種模式:先給學生提供一個極廣的活動內容,然后達到一個相對單一的目標。比如:收集歇后語。這一活動,規模較大,涉及范圍也廣,但它的學習目標是相對單一,即通過搜集整理,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這好像一個漏斗,入口很寬,出口卻很窄。而綜合性學習模式,像一個倒置的漏斗,表面看入口窄,可是一旦進入活動課程就會發現有著廣闊的空間。比如,“人與動物”,可由此生發開去,讓探究的觸角伸到歷史、未來,延伸到文學、科學,延伸到地理、生物,延伸到現實生活中。這樣的綜合性學習,不但在內容上與閱讀有著緊密聯系,而且以課文學習為生長點,是課文的一種延伸和拓展。
二、綜合性學習與社會生活密切聯系
綜合性學習若刻板地與每一單元閱讀教學聯系,未免使這一充滿智慧的學習方式缺乏靈性。“標準”指出:“各地區都蘊藏著自然、社會、人文等多種語文課程資源。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去努力開發,積極利用。”“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比纾Y合我們當地的實際情況,我組織學生開展了“正是菊黃蟹肥時”的主題綜合性學習活動,有以下幾項內容:
1.觀察螃蟹,描述螃蟹(寫作)。
2.為大閘蟹寫廣告詞,作廣告畫(廣告策劃,上街展示)。
3.采訪漁民家庭,了解蟹的生長過程(口語交際,寫采訪稿)。
4.實地查看太湖水面,訪問環保部分(調查訪問,小組匯報)。
5.為了子孫后代一致漁民的一封公開信(應用文)。
這一次語文綜合性學習,既有內容的結合,又有能力的綜合,層層遞進,環環緊扣。整個活動,培養了學生搜集、篩選、整理資料的能力,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次活動的4、5兩項內容,完全是學生在活動過程中逐漸萌發的新的想法新的方案。宣傳廣告、采訪家庭、匯報交流,都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生活動中的參與程度和合作態度,都直接影響小組的合作成果。因此,整個活動過程,強調了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