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漢語實詞教學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18 06:06:00

導語:語文漢語實詞教學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文漢語實詞教學管理論文

中學語文教師,我們學習語法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把語法知識傳授給學生,幫助他們正確掌握漢語語言的規律,從而使他們正確使用語言進行交際、表達思想。因此我們對于一切語法現象的分析除了從前人的理論體系中出發外,更應該從實踐的(即實際的)角度出發,這對中學語文教學是大有益處的,就以漢語實詞的分類看,這一點更為明顯。

(一)目前,語法學界對漢語實詞和虛詞的劃分存在分歧,有人主張把副詞歸入實詞類,從理論上看,這不無道理也未嘗不可,但它卻給中學語文教學帶來了嚴重困難(詳述見后文)因此,從方便教學的角度考慮,副詞不宜歸入實詞類。

(二)漢語詞類劃分的標準,從理論上講,結合能力是最重要的,但對于缺乏理論知識的中學生來說,詞義標準更為重要。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因勢利導,以詞義標準為主,其它標準為輔,逐漸過渡到結合能力標準上,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一個必然的過程。

要給漢語實詞分類,首先。必須要把實詞和虛詞區分開來,在此基礎上,實詞的分類才成為可能。

那么,什么是實詞呢?

實詞是具有實在意義的詞,它可以單獨充當句子的任何一個成分。這就是說:第一:這類詞在不與其他任何詞發生語法關系的情況下能夠單獨表達一個意思或反映某種意象。第二:這類詞具有成為句子的潛在能力,或者說,一旦有了語調,它就有可能成為句子而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

運用上述定義,我們很自然地可以把前人總結出來的十二類詞中的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看作是實詞,因為它們都具有實在意義。值得注意的是,黃伯榮先生把副詞也歸入了實詞類,這不夠妥當,第一:盡管副詞具有語法意義,可以幫助造句,而且較之其它虛詞它還更具有實在性,但從整體上看,既使加上語調它仍然無法單獨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只有當其結合在句子中時,其意義好像才具備了某種程度的實在性,如:他很忙。“很”表示程度,乍一看,有意義,但這時已借助于語法了。類似的“太、極、越、推、更加”等等,只要不出現在句子中,不借助于語言環境,我們對它們的理解就永遠是模糊的。第二,漢語進行詞類劃分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以此作為手段,確定句子的結構規律,從而更好去掌握和運用語言,尤其是作為中學語文教師,我們的根本任務就是教會學生正確無誤地使用語言——用語言交際,用語言表達思想。這樣,我們就不得不借助于詞類去闡述語言的結構規律或語法意義。如果我們不顧中學語文教學的實際而單純從理論上把副詞歸入實詞類,就會給語文教學帶來極大的不便。首先,我們面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無法切實有效地把實詞給學生講懂,因為他們較之于我們更注重實踐知識,只要實踐上稍有點問題。再完美的理論他們也不會接受,因此,從有利于中學語文教學的角度出發(從實用角度),副詞不歸入實詞類為宜。

以上我們只確定了實詞的范圍,接下來,我們再談談實詞分類的標準。

我們知道,漢語是形態不發達的語言,因此,給漢語的詞進行分類,就不能象給英語的詞分類那樣,主要采取形態標準。鑒于漢語的特殊性,為之分類,我們可以采取以下幾條標準:

1、句法特點:

所謂句法特點,包括詞在句子中充當句子成分的功能和詞與詞的結合能力,即句法功能和結合能力。

A、結合能力

結合能力應該是劃分詞類的重要標準,看哪些詞和哪些詞進行組合,如何組合,組合以后發生什么關系,哪些詞和哪些詞不能互相結合,根據這些,我們可以給漢語的實詞進行分類:

例如:甲組:人牛玫瑰同志老師作家

學員山計算機拳頭釘子

道德民族文化春天早晨現在

剛才星期六北京前頭遠處

屋里階段路線

乙組:批評保衛宣傳研究整頓

開始禁止走看聽說

發生演變死亡消失依靠

妨礙進來過去討論

丙組:好壞聰明迅速長久

大方平常冷硬清楚生動

美麗黑洞洞血紅生動平坦亂遭遭

甲組詞前面能加表示物量的數詞或數量詞組,如:一朵玫瑰、一位老師、一種文化、一個階段、一只拳頭,同時也可以加上由指示代詞“這、那”“這個、那個”和量詞組合成的指量結構:這個星期六,那天早晨,這頭牛,那間房等。而乙組和丙組一般就不存在這種情況,“一種研究”,“一個聰明”,“那些消失,這些清楚”從邏輯上是講不通的。當然這兩組中的有些詞從表面上看似乎可以和數量詞組、指量結構結合,如“換了一頓批評”,“這是一種妨礙”,“這種宣傳,效果不好”。“那種迅速,真叫人無法想象。”實際上,只要稍作分析,我們就不難發現,這時的加點詞在特定的語義場中,其性質和意義都發生了變化,而臨時具備了甲類詞的特性。

另外,甲組的詞一般不能重疊,而且它們也不能與“很,非常,已經,不”這類詞結合,而丙組的詞都可以和“很”,“非常”結合,很聰明,非常美麗,很主動,很生動,非常平坦。

這樣,根據結合能力,我們完全可以把甲組詞和乙、丙組詞分開,我們稱甲組為名詞。

下面,我們再看乙組和丙組:

乙組的詞一般不能和“很”,“非常”結合,而C組的詞卻能,乙組詞的前面可以加,“能愿意,應該可以”等詞,后面可以加表示動作、數量的詞,如:能聽,應該批評,可以宣傳,愿意討論,走一趟看一次,整頓一下,禁止一陣,而丙組的詞都不具備這些特征。

因此,我們可以說:甲、乙、丙三組詞在語法上各有自己的特點,是不同類的,我們分別稱之為名詞、動詞、形容詞。

這樣,根據上述方法,我們就可以很容易地對詞類進行劃分,如:

偉大、狀大、生動、運動、勇氣、勇敢這六個詞,有些在詞義上具有為接近,初學者往往容易混淆其詞性,利用上述標準,我們可以很快將它們鑒別歸類,其中的“偉大、生動、勇敢”能受“很”“非常”修飾,這樣,我們就知道“偉大、生動、勇敢”是形容詞,“勇氣”是名詞(它不受“不”,“很”的修飾),“狀大、運動”是動詞。

但是,盡管如此,上述方法也不是完美無缺的,比如對于表示心理活動和意識的動詞它

就不再適用。

愛、恨、喜歡、討厭、想念、感謝、贊成、反對,它們都受程度副詞“很”的修飾,因此,我們必須從另一種結合能力上考慮鑒別它們。我們知道,動詞中有一類能帶受事賓語,這類動詞叫及物動詞,而形容詞詞卻不能。利用這一點,我們可以把表示心理活動和意念的動詞與形容詞區分開,盡管它們都于“很”結合愛人民恨你反對別人

那么,不帶受事賓語的動詞是否可以和形容詞區分開呢?能,這點,我們將在下段提及,此處不再贅述。

B、句法功能

句法功能標準就是根據詞在句子中充當的成分來區分詞類,例如,作主語、賓語的是名詞,作謂語的是動詞、形容詞,作定語的是形容詞等。但是,必須注意,漢語中句子成分和詞類的對應關系不是很嚴格的,因此,句法功能標準只能作為參考標準,而不能作劃分詞類的主要標準。如充當主語的一般是名詞或代詞,而名詞和代詞絕不是只充當主語,有時候,它還充當定語,類似的成分在其它成分里也有。

2、詞義標準

利用句法標準盡管可以把大量的詞區分歸類,但它也有兩個明顯的不足:

a、初學者(尤其是中學生),由于語法知識有限,不易很快掌握和理解。

b、遇到兼類詞,上述標準就不再適用,我們只能根據語言環境確定其詞性。

因此,除了句法功能標準外,詞義標準也是一個較為重要的標準,尤其是對初學語法的人,這一標準更為重要。如:

桌子、黑板、粉筆、門、鋼筆、電話、電視等不用其它標準,只看其意義,對詞性就可以一目了然。

再如:a、“下午我們去聽報告”

b、“他報告了一個特大喜訊”

c、“他代表人民去參加會議”

d、我們選他當代表

句中的“報告”和“代表”在不同的場合里具有不同的意義,因而就有不同的詞性,在這種情況下,利用句法標準就很難判斷,采用詞義標準就很簡單,a、b是名詞,b、c是動詞。

另外,詞義標準對識別詞類活用也很有用處。如:“我們也干凈干凈”,要理解其中“干凈干凈”的意思并為之歸類,就必須要聯系具體的語言環境,也就是說要采用詞義標準,這比運用其它標準簡便易行得多。當然,詞義標準也有明顯的缺陷,最主要的就是在某些情況下,我們搞不清楚有些詞從意義上該歸入哪一類,如“興奮,快樂”等,這時,就不能再用詞義標準了,因此,我們在運用詞義標準時必須和句法標準結合起來。

3、形態標準

所謂形態,就是表現詞的語法意義的形式,分構詞形態和構形形態。

a、構詞形態

構詞形態在構詞法上表現詞的語法意義的形式,如下例:

A組老師考慮阿哥阿妹

兒子種子房子剪子騙子

妻子胖子錐子聾子

花兒門兒影兒

苦頭甜頭拳頭想頭吃頭看頭

來頭勢頭石頭木頭指頭

人性靈活性原則性系統性

生動性形象性警惕性創造性

B組固化美化綠化異化腐化

形象化自動化工業化機械化

A組詞和B組詞的語法意義并不一樣,從詞義標準上看,A組是表示了物的,B組是表示動作或變化的,從結合能力看,A組的詞前面可以加數量詞或指量結構:如:

一個兒子一粒種子一把刀子一個騙子

一朵花兒一個影兒一堆石頭一方木頭

那個拳頭這個指頭

B組的詞顯然沒有這個特點,但它們后達可以加“了”。

固化了異化了工業化機械化了

這點,A組又沒有。

由此可見,A、B兩組詞是不同類的,A組是名詞,B組是動詞,名詞的構詞形態標志是老——、阿——、——子、——兒、——頭、——性,動詞的構詞形態標志是——性,——化。

b、構形形態

構形形態是在詞的形態變化上表現詞的語法意義的形式,先看例子:

A組:先生小姐同學老師工人農民戰士家長

B組:學習工作研究保衛打擊跑騎

C組:漂亮草馬虎交長

只要在A組詞后加上“們”這個構形形態,原來的詞由單稱變為總稱了。

先生們、小姐們、同學們、同志們

B組、C組沒有這個特性。

B組詞后面可以加動態助詞“著、了、過”表示動作的持續,完成,過去等:

學習著工作著保衛著

跑了研究了討論了

學習過研究過走過

A組和C組則不然。

C組的詞可以加上構形形態“著呢”表示程度加深:漂亮著呢,高著呢,A組則無此特點,B組的詞盡管也可以加上“著呢”,但意義變化和C組不一樣。

這樣,我們就可以利用構形形態有效地鑒別詞類了。

另外,詞的重疊也是漢語詞的一種形態變化,我們可以區分在文里提到的不帶受事賓語的動詞和形容詞。此處就不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