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內容教學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18 07:03:00

導語:語文內容教學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文內容教學管理論文

摘要為了總結和反映新時期語文教學在教學內容拓展上的新成果,也為了彌補現行語文教學內容之缺漏,作者針對現行語文教學內容體系之不足,提出建構并展示了語文教學內容新體系。

關鍵詞語文;教學;內容;體系

中圖分類號G63

***

新時期的語文教學及其改革,已經大大拓展了語文教學內容空間。從前一些未被認識或確立為語文教學內容的東西,已經上升為語文教學內容;而舊的語文教學內容體系,也已不能適應或滿足這種發展了的形勢要求。對此,我們必須予以高度的重視。一個確立或建構語文教學內容新體系的工作,已勢在必行。本文擬就這個問題提出個人粗淺看法。

一、現行語文教學內容體系的不足

現行語文教學內容體系,基本上是沿襲五六十年代“知識→能力”這種平面直線式分類,往往將語文教學內容劃分為兩大塊(即知識和能力)若干條(即知識包括語修文,能力包括聽說讀書)[1],也有分為三大塊(知識、能力、再加智力開發)[2]、五大塊(知識、能力、智力開發,再加上思想政治教育和審美教育)[3]的。但無論是哪種分法,都有遺漏。最主要的遺漏,是將語文學習教育內容和文化基礎知識教學內容,排除在語文教學內容之外。語文學習教育內容和文化基礎知識教學內容,算不算語文教學內容呢?筆者已在拙文《語文教學內容窺缺》中加以論述。筆者認為,語文學習教育內容和文化基礎知識教學內容,不僅應該作為語文教學內容,而且應當引起我們相當的注意;前者是現代教學論發展要求在語文教學上的反映,后者則是一個不容忽視而長期未引起我們注意的問題。

語文學習教育內容和文化基礎知識教學內容,之所以被排除在語文教學內容之外,除了認識上的原因,主要就跟現行語文教學內容分類方法不當有關。我們知道,學科教學內容的分類,據其目的和標準的不同可以有多種分法。今天,凡是經常被人們提及而又可以作為語文教學內容的,一共可以歸納為以下14項:

1.語文基本能力訓練;2.語文基礎知識教育;3.語文學習認識教育;4.語文學習心理指導;5.語文學習方法指導;6.語文學習能力培養;7.語文學習衛生教育;8.語文學習習慣養成;9.開拓視野;10.發展智力;11.思維訓練;12.思想政治教育;13.審美教育;14.文化基礎知識教育。

這14項,據其作用和地位分,可以分為三個方面:(一)目標學習內容,即上述第一項。這是中小學語文教學的核心內容。(二)學科知識內容,即上述第二項。這是從一般語言學、文學、文章學、口才學角度,揭示語文學習特點和規律,用以指導學生學習的語文知識,也是語文教學的核心內容之一。(三)學科學習教育內容,即上述第三項至第八項。這是從一般教育學、心理學(含語文教育學、心理學)、生理學、學習學角度,或者是從語言學習和習得的條件或手段角度,揭示語文學習特點和規律,用以指導學生學習的知識。教育學上稱這種知識為學科學習理論或教學法理論。由于這部分內容是為了完成學科知識學習、實現教學科學目標而形成的所以又可以稱其為條件或手段內容。閉上眼睛想當然,一般會認為,學科學習內容是須臾不可或缺的,而學科學習教育內容則是可有可無的。但實際上就這兩種內容在教學上所出現的頻次和順序來看,學科學習教育內容,不僅也是不可或缺的,而且還應該是第一位的或第一順序的。打個比方,雖然它不是戰士,不直接消滅敵人。但就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來講,它比戰士更重要,它是能源、軍需、戰旗或軍號。它比處在前沿陣地上的戰士更具有前位性。故這種教學內容也可以稱之為前位教學內容。其余諸項,則是對以上三個方面的補充。其中,開拓視野,發展智力,思維訓練,思想政治教育(第9至第12項),既可看成是對語文教學目標內容的補充,又可看作是實現語文教學目標的條件或手段內容。而同屬教學目標內容的,還有審美教育(第13項),屬于條件或手段內容的,還有文化基礎知識教育(第14項)。若采用狹義和廣義分法,則上述三方面又可以歸納為兩方面:(一)學科學習內容,即上述一、二兩方面;(二)學科學習條件或手段內容,即上述第三方面。

但現行語文教學內容體系,采取這種以學科學習內容“知識→能力”為單一架構的平面直線式分類方法,就缺乏這種包容性,無法不將上述其他教學內容排除在這個分類之外。這是不能滿足和適應現代語文教育要求的,這也是現行語文教學內容體系在分類方法上的一個重要不足。

二、新的語文教學內容體系的特點、結構及內容

鑒于以上不足,新的語文教學內容體系,首先,在內容上要具有如下特點:

1.正確地反映語文教學內容的本質特點

語文教學內容是為語文教學目的和任務服務的。新的語文教學內容體系,必須緊緊圍繞這個宗旨來建構。一切被納入這個體系的內容,都必須是真正反映了語文教學的本質要求,有利于實現語文教學目的。

2.忠實地記錄語文教學內容的發展歷程

語文教學內容的發展變化,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新的語文教學內容,一定是新時代語文教學要求在內容上的反映。所以,新的語文教學內容體系,應該是我們這個時代語文教學內容和要求發展變化的忠實記錄。應該記錄我們這個時代語文教學內容發展變化的最佳最新成果。

3.準確地反映語文教學發展的趨勢或走向

語文教學內容的發展變化,是整個語文教學發展變化的一部分,而且又總是包含或預示著語文教學新的發展趨勢或走向。新的語文教學內容體系應該包含和預示這種趨勢或走向。

4.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語文教學,具有積極的現實的啟迪和指導意義。

新的語文教學發展趨勢或走向,對現實的語文教學具有極強的制導作用。所以,新的語文教學內容體系,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語文教學,應該發揮這種積極的制導作用。

綜上所述,新的語文教學內容體系,其結構和內容可以如下圖所示:

(附圖{圖})

在分類方法上,新的語文教學內容體系,則宜采用以學科學習內容“知識→能力”為核心的復式立體分類方法,即在確立學科學習內容核心地位的情況下,還要將實現學科學習內容所需要的條件或手段內容,納入到語文教學內容體系。這樣的體系必定是既具有較好的網羅性或張力,能夠使人一看便識語文教學內容各層次各要素之間的因果聯系,便于指導語文教學;又具有較好的內斂力或包容性,便于及時吸收或反映語文教學內容新成果,不斷促進語文教學。

三、其他需要重視及研究的問題

這只是一個初構,再加上它反映了舊體系的一些提法,所以,有些問題還有待我們繼續予以重視及研究:

1.必須盡快給出各教學內容的構成要素并且努力實行量化

例如,聽說能力訓練,究竟應該包括哪些訓練項目。又例如,語文學習認識教育,究竟應該包括哪些認識教育。再進一步,聽說能力方面,有關聽知能力部分,又應該包括哪些內容。語文學習認識方面,有關教材認識方面,又應該包括哪些內容等等。有些是原有體系項目,已經具有明確的說法,但要進一步研究,有些是新設項目,尚無具體內容,需要盡快給出說法。而所有給出內容,能夠實行量化的,最好實現最化。

2.必須充實和加強核心教學內容的實用知識技能部分

語文基本知識,可以分為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知識兩種。前者為一般語言學、文學、文章學知識,后者為一般閱讀學、寫作學口才學知識。現行的語文教材缺乏的是后一種知識。所以,現在也不能籠統地說,要減少“知識短文”,要降低“知識傳授”的調子。對于現行教材中,那些理論性強,實用意義不大,純粹只適合背誦和考試的內容,的確要壓縮削減。但是對于那些實際指導意義很強的直接幫助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知識,不僅不能壓縮削減,而且還要大大加強。由于語文課是以語言能力培養為主的,所以,語文課本,就是要盡量多載一些具體告訴學生怎樣去聽、去說、去讀、去寫的知識。

實用技能部分,目前需要加強的,主要是那些適應現實社會發展需要的東西。聽說方面,如如何進行電話交談,如何作電話留言,如何進行跨地區、跨文化的語言交流;閱讀方面,如如何讀廣告,如何辨別語言媒體中的真假信息,如何處理語言(信息)垃圾;寫作方面,如如何簽約,如何填寫銀行儲蓄存取單;綜合語言能力運用方面,如如何推銷,如何求職,如何投訴,如何利用終端存取電腦資訊等。就是已經納入訓練的內容,也要注意增添時代色彩。例如書信,要教如何寫求職信;申請書,要教如何寫營業申請書等。

要充實和加強實用知識技能部分,就必須重新考慮核心教學內容的重心和比例問題。總的原則應該是,在新時期已經取得的重實用的成果基本上,語文教學要繼續朝求真、務實、有用方向邁進。

3.必須加強對語文思想教育內容的研究

思想教育,是語文教學內容的一個重要部分。但是,語文教學中的思想教育要“花開兩朵,各表一枝”。語文教學中實際上存在著兩種性質和目的相區別,而內容與方法又相互滲透聯系的思想教育。[4]如何理解這兩種思想教育呢,又如何確立這兩種思想教育各自的內容呢,也有待研究。

4.必須明確界定幾個概念

舊語文教學內容體系,存在著一些概念界定不明的問題,例如“開拓視野”(上述第9項)。何謂“開拓視野”呢?是指不斷拓展學生的文化知識面(即開拓學生的文化知識視野)呢,還是指不斷引導學生認識語文與生活的廣泛聯系(也即開拓學生的語文學習視野)呢,還是這兩方面的意思都有呢?又如例“發展智力”、“思維訓練”與“審美教育”(上述第10、第11、第13項)。這些概念,究竟是個一般教育學概念呢,還是個語文教育學概念呢,還是作為雙重概念使用呢?如果作為語文教育學概念使用,它指的是語文學習內容,應該包括在語文學科學習內容里。如果作為一般教育學概念使用,它指的是實現語文學習內容的條件或手段,就應該包含在語文教學的條件或手段內容里。如果是作為雙重概念使用,那么它有時是指語文學習內容,有時是指實現語文學習的條件或手段內容。而“智力開發”與“思維訓練”,是屬同一個概念呢,還是兩個具有屬種關系的概念呢,等等,都有待我們研究。

注釋:

[1]此種分類見《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和《全日制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修訂本)》。

[2]此種分類見蕭士棟主編,中南六省(區)師專通用教材《中學語文教材教法》,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6月第1版。

[3]此種分類見于亞中、魚浦江主編《中學語文教育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等教材。

[4]詳述請參見拙文《語文教育中的思想教育目的與屬性兩面觀》,載《韶關大學學報》199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