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試題分析論文

時間:2022-08-19 11:52:00

導語:語文試題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文試題分析論文

''''98高考語文試題繼續堅持知識與能力并舉、以能力考查為主的方向,同時從材料的選取到試題的編制又都突出了傳統文化、傳統美德、社會發展和改革精神,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與前幾年的試題比較,今年有兩個明顯的變化:一是小題數量增加了3個,二是總體難度有了明顯的降低。這對今后的語文教學特別是高中畢業班的語文復習具有很強的導向作用。

1.語音部分:一個小題(第1題),2分。考查多音字在不同詞語中的讀音,難度系數為0.73(難度系數由山東閱卷點提供,下同)。“差、解、塞、提”都是常見的多音字,掌握多音字的讀音是語文學習的基礎之一,即便不考也應該重視。

導向:常見多音字、形近字的讀音一定要準確、扎實地掌握,特別是要結合它們在不同詞語中的意義來掌握,不要單憑機械記憶。

2.漢字部分:一個小題(第2題),2分。考查同音字在具體詞語中的使用,體現了字不離詞的特點,如“具備”中的“具”與“萬事俱備”中的“俱”意義不同,用字也不同。該題的難度系數為0.62,說明部分同學還沒有扎實掌握或缺乏辨析能力。

導向:結合字義、詞義掌握同音字、形近字的字形,做到會讀、會寫、會解釋、會辨析、會使用。

3.標點部分:一個小題(第10題),2分。考查語段中逗號、書名號、句號、分號、引號、問號等常用標點符號的使用。題目提供的語段,內容、層次都很清晰,很容易選擇,難度系數為0.92,影響了區分度。這部分的考查特點一是多種標點符號的綜合考查,二是突出了對文意的理解。

導向:①注意一般標點符號的常規用法,也要注意其特殊用法。②結合具體語境辨析標點符號和斷句加標點同等重要。③標點符號的學習重在應用,特別是作文中的標點更應該重視。

4.詞語部分:三個小題(第3、4、5題),各2分,共6分。難度系數分別為0.67、0.60、0.78。分別考查了近義詞在具體語境中的區別、關聯詞語的運用、成語的意義和使用。這三個題的共同特點是都提供了時代感很強的具體的語言環境,使詞語的考查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如企業改革、市場經濟、北大校慶等;同時也注意了所考查的詞語在生活中的使用頻率,如“望其項背、處心積慮、火中取栗、拭目以待”等。

導向:①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在具體語境中的辨析和運用,特別是其意義和用法的細微差別。②關聯詞語所表示的語意之間的關系以及根據語意關系辨析選擇關聯詞語。③成語的意義、用法、感情色彩以及成語在現代漢語中的靈活運用。④詞語考查涉及面廣,形式靈活,這就要求平時的語文學習和語文復習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上大量積累詞語,仔細揣摩用法,并通過寫作訓練達到熟練運用的程度。

5.句子部分:三個小題(第6、7、32題),共7分。其中辨析病句兩個小題:第6題2分,難度系數為0.25,主要考查語病辨析,因為C、D兩個選項迷惑性太強,超出了學生的語言分析能力,所以難度過高;第7題2分,難度系數為0.53,主要考查語言的歧義現象,難度適中。修改病句一個小題,第32題3分,難度系數為0.80,要求學生刪除語句中重復的語言,難度比較低。句子部分考查的特別是注重語義和語法分析,強調語感,突出準確、清晰、簡潔。

導向:增強語言感受能力,加強對語言的語義分析和語法分析,掌握常見病句類型和修改方法,并通過寫作訓練減少以至消滅語病。

6.修辭部分:三個小題(第8、9、33題),共8分。其中第8題2分,難度系數為0.78,考查句中語言的連貫,根據上下文分句的結構選擇語氣連貫的短語;第9題2分,難度系數為0.85,考查句末分句的連貫排列,以分句的邏輯關系為考查的重點;第33題4分,考查比喻句的運用,難度系數為0.55,考查的形式是根據給定的本體和句式寫出兩個比喻句。修辭考查的特點,一是重語言的修飾,進行修辭方法分析和應用的考查;二是重語言的錘煉,進行簡明、連貫、得體的考查。

導向:①修辭方法的學習要在辨析形式、理解作用的基礎上注重運用,特別是在寫作訓練中要有意識的使用常見的修辭方法。②要有廣義修辭的思想,注意語言的修飾和錘煉,在實際語言運用中力求做到簡明、連貫、得體。

7.文學常識和文化常識部分:三個小題(第11、12、13題),共6分。其中文學常識兩個小題:第11題2分,難度系數為0.68,考查作品、作家、時代(國別)及體裁的對應關系;第12題2分,難度系數為0.65,考查文學體式特點和作家作品特點。文化常識一個小題,第13題2分,難度系數為0.50,考查了“九品中正制、國子監、六部、干支”等。試題特點是文學常識題大多與教材有一定的聯系,所以難度適中;文化常識題比較偏,學生難以掌握或掌握了也沒有多少用處。

導向:①文學常識掌握的重點是與課文有聯系的重要作家作品和一部分課外閱讀應該接觸到的重要作家作品。②文化常識掌握的重點是課文中出現過的有關稱謂、歷法、職官、地理、科舉知識。

8.名言名句部分:一個小題(第31題),3分。考查古詩文名言名句的識記能力,題型與往年基本相同(要求上改為“只選三句”),難度系數為0.80,偏易。考查特點仍是強調常見、常用、富有教育意義、貼近學生生活和時代感比較強等方面。

導向:積累一定量的名言名句(包括初高中階段所學過的),理解它們的意義,并能在生活中和寫作中靈活運用(會說、會寫、會解釋、會運用)。

9.文學鑒賞部分:兩個小題(第14、15題。現代文閱讀中也有文學鑒賞的考查,此處不作分析),4分。第14題2分,考查了對一首唐詩中重點詞語的理解,難度系數為0.92,偏易。第15題2分,考查了對詩句的賞析,難度系數為0.78,也不難。這部分的考查特點仍以正確理解和恰當賞析為主。

導向:①中學階段,古詩文的閱讀應擴大范圍,增加閱讀量,豐富文學知識,加強文學和文化修養。②通過閱讀、背誦、分析,仔細揣摩、體會,提高文學鑒賞能力。

10.文言文閱讀部分:七個小題(第16至22題),共20分。其中文言實詞兩個題:第16題2分,考查“靖、曳、覲、職”在句中的意思,難度系數為0.47,略難;第18題3分,考查“故事、全首領、有司、春秋”在文中的意思,難度系數為0.69。文言虛詞一個題,第17題3分,考查“以”在句中的意義和用法,難度系數為0.54。句子翻譯兩個題:第19題和第20題,各3分,都是兩個短句的翻譯選擇,難度分別為0.95、0.41,差別比較大。分析句間語義關系一個題,第21題3分,考查四個句子分句之間的關系,是新的考查點,學生比較陌生,難度系數為0.39。內容分析一個題,第22題3分,錯項比較明顯,難度系數為0.70。這一部分的考查特點,一是選材在課外,知識能力要求在課內;二是實詞的掌握特別重要,既單獨設題,又在翻譯、內容分析等題中起重要作用。

導向:①扎實有效的學好教材中的文言文,熟讀成誦,培養語感。②積累一定量的文言實詞和常見的文言虛詞,掌握特殊句式的用法,提高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③能夠用現代漢語準確解釋和翻譯文言語句。④選取部分難度適中、可讀性比較強的課外文言短文反復閱讀,提高自讀能力。

11.科技說明文閱讀部分:四個小題(第23至26題),共10分。第23題2分,考查根據文意對概念的理解,難度系數為0.82;第24題2分,考查對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難度系數為0.76;第25題3分,考查對文章內容要點的分析,難度系數為0.70;第26題3分,考查信息的辨別和篩選,難度系數為0.51。這一部分的考查特點,一是命題比較穩定,重在考查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二是選材難度一般比較大,科學術語比較多,距離中學生的知識基礎比較遠。

導向:借助教材中的有關說明文和課外選文進行必要的閱讀訓練,培養借助上下文內容理解重點概念、詞語、句子的能力和分析內容要點、結構層次、思想觀點的能力。同時也要注意培養速讀、精讀、研讀的能力,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12.社科類文章閱讀部分:四個小題(第27至30題),共20分。閱讀材料為一篇抒情散文《報秋》,與往年相比,降低了閱讀難度。第27題5分,主要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平均得分2.5,難度系數為0.50。第28題4分,考查對文章表達形式和作用的分析,平均得分3.2,難度系數為0.80。第29題8分,兩個小題都是考查語言的表現形式和作用,具體說是考查反復使用“便”字和“領取”的好處。該題出得巧,有深度,體現了閱讀考查的重和難點;該題平均得分2.4,難度系數為0.30,由此也可以看出學生在這方面的缺陷。第30題3分,為多項選擇題,主要考查對文章的分析和鑒賞,包括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平均得分1.60,難度系數為0.55。這一部分的考查特點,一是選文難度等于或略高于高中課文難度,便于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二是命題形式以主觀題為主,并且常常限定答題的字數,便于考查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三是經常圍繞語言的內涵、結構的層次、表達的形式和技巧設題。

導向:①現代社科類文章的閱讀要通過語言分析,體會關鍵詞語、句子的含義和特點,培養感受語言的能力。②課內閱讀是例子,要強調語言感知,突出方法指導,探索閱讀規律。③課外閱讀是學生獲得并提高閱讀能力的必要途徑,一要擴大閱讀范圍,二是精選層次較高的閱讀材料,三要對部分閱讀材料從字詞到語句、從內容到形式進行精要的評點、分析、鑒賞和評價。④通過討論、答問、填寫等形式加強學生語言表述能力的訓練,養成言之有據、善抓要點、簡明扼要的語言習慣。

13.小作文部分:第34題,20分。題目是補寫《媽媽只洗了一只鞋》,提供了作文的開頭和結尾,要求補寫200字左右,并與上下文銜接。這道題既有較強的限制性(指開頭和結尾),又給學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間,考查的是記敘和描寫能力,但又沒有具體限制,所以命題形式比較好。抽樣結果,平均得分14.72分,難度系數為0.74。評分標準強調了內容(立意和情節)和表達(銜接和語言)。多數學生能看出媽媽“只洗一只鞋”是有意為之,目的是啟發教育小樂,所以補寫內容把握得好,有的設計還很巧妙。也有的把“只洗一只鞋”看成偶然事件,錯解了命題者的意圖。小作文考查的特點,一是以單項能力考查為主,二是貼近學生學習生活實際,實用性比較強。

導向:①作文訓練要結合閱讀培養學生的單項寫作能力,明確要求,掌握方法。②要通過口頭作文、日記周記、讀書筆記、片斷練習等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③結合校內活動和校外活動,培養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能力。

14.大作文部分:第35題,40分。題目是根據材料和要求,從“堅韌——我追求的品格”“戰勝脆弱”兩個題目中選擇一個或另擬一個題目作文。與小作文一樣,既有限制(材料、題目和要求),又有自由(選擇題目、任意運用表達方式等),適合不同地域和不同層次的學生作文。因為材料和要求比較明確,又貼近學生實際,所以跑題的作文比較少。抽樣統計,平均得分28.75,難度系數為0.72。存在的問題:①從學生作文的內容看,有的忽略了“自己的事例”;有的明顯虛構事例或機械照搬別人的事例,造成大量雷同。②從表達方式看,部分作文敘述和議論、描寫和抒情等方式結合比較自然、恰當,但也有的通篇議論而沒有事例,或通篇記敘而缺乏內涵的挖掘。③從語言表達看,錯別字、語病現象仍比較常見。大作文命題的特點,一是限制與自由相結合,材料與要求比較具體,降低審題難度,便于學生把握和發揮;二是命題接近學生的心理和生活實際,便于學生選擇作文素材;三是評分標準突出了對語言表達的評價。

導向:①作文訓練要引導學生更多地關注身邊的生活、關注學生成長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包括思想、心理、道德品質、行為習慣以及社會上的一些熱點問題。②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認真觀察,勤于思考,能記敘,能描寫,能議論,有觀點,有思想,言之有物,持之有據。③要重視語言表達和語言規范,力求書寫工整,語言流暢,標點準確;敘事生動,描寫形象,議論嚴謹。

高考試題所反映出來的是對學生知識能力的較高要求,要達到這樣的要求,必須通過扎扎實實的語文學習才能完成。本文對高考試題的分析和導向的研究,旨在強調高考試題對知識和能力的要求以及必要的學習方法和途徑。那種通過試題分析想投機取巧或根據高考試題的形式盲目訓練的做法都是要不得的。當然,現在的高考語文試題還有許多應該改革和改進的地方,如考查的知識點和能力點的選擇、命題的形式、試卷的結構等等。教學是一門科學,考試也是一門科學,只有不斷改革,試題的導向性才能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