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重點訓練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20 10:47:00

導語:語文重點訓練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文重點訓練管理論文

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階段的作文訓練,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2年級)啟蒙訓練階段,重點進行詞句訓練和看圖說話、寫話訓練。第二階段(3—4年級上學期)過渡訓練階段,由詞訓練逐步過渡到片斷訓練。第三階段(4年級下學期—6年級)篇章綜合訓練階段,要求學生達到能寫有中心、有條理、有真情實感的簡單記敘文。四年級上學期的作文訓練,在整個小學階段的作文訓練體系中處于特殊的地位。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現為:(1)在片斷訓練中,要繼續鞏固低年級和三年級上學期的詞句訓練,要求學生在寫一個片斷時,做到“用詞準確,語句通順”。(2)四年級上學期與三年級下學期都要求學生寫片斷,但訓練的要求有了明顯的提高。三年級下學期只是提出“能在觀察的基礎上寫出內容真實具體、條理比較清楚的片斷”。(3)四年級上學期的片段訓練是中年級連句成段訓練向高年級篇章過渡的橋梁,因此,本學期的作文訓練要緊扣“圍繞一個意思寫好片斷”這個讀寫訓練重點,有目的地滲透有關篇的知識,為學生進入高年級的篇章訓練打好基礎。

根據第七冊的作文訓練要求,我們在教學中必須著力抓好以下幾方面:

一、認真鉆研教材,正確把握第七冊作文訓練的重點。

本冊作文訓練的重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明確重點訓練項目在作文訓練中的地位。從作文訓練的角度,本冊在第4組和第7組分別提出了“留心周圍的事物”和“圍繞一個意思寫好片斷”這兩個重點項目。“留心周圍的事物”側重訓練觀察事物的能力,教給學生“看、聽、想”的觀察方法,培養學生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圍繞一個意思寫好片斷”側重訓練寫片斷的一般步驟,即先確定寫作的對象,然后根據確定的寫作對象選擇寫作的內容,最后按照一定的順序安排寫作的內容。這兩個重點訓練項目,前者是解決“寫什么”的問題,通過訓練讓學生懂得經常留心周圍的事物,能增加見聞,豐富知識,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積累下來,作文就有寫不完的材料。后者是解決“怎樣寫”的問題,通過訓練讓學生初步掌握片斷的“三要素”——對象、內容、順序。

我們在落實重點項目時,必須處理好以下三個辯證關系:

(1)重點與一般的關系。本冊7組課文安排了兩個側重于寫的“讀寫例話”——留心周圍的事物,圍繞一個意思寫好片斷。凡安排重點訓練項目的單元,一定要把訓練落實到位。一是要把本單元讀寫例話中揭示的寫作知識貫穿在一、二類課文教學之中;二是要在作文訓練時,引導學生將寫作的知識轉化為寫作的能力。對于沒有安排訓練項目的單元,要復習鞏固學過的訓練項目,包括三年級時學過的訓練項目。如:用詞要準確、語句要通順、把一段話寫清楚。這樣做既能突出重點,又能兼顧一般,充分體現“抓住重點不放,兼顧非重點不忘”的思想。

(2)讀與寫的關系。讀與寫是一個辯證的統一體。讀是一個從外到內的理解吸收過程,寫是一個從內到外的表達過程。沒有吸收就沒有表達。反之,表達可以促使學生有目的、有重點地吸收。在處理讀與寫這個辯證關系時,我們必須著力抓好以下兩點:

①我們從調查中發現,四年級學生在寫片斷時,詞不達意的問題還相當突出,其主要原因是詞匯的積累量仍然不能滿足習作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在閱讀教學時,要有目的地幫助學生積累詞匯,通過遣詞造句,促使學生將消極的詞匯轉化為積極的詞匯。

②抓好讀寫基本功之間的聯系,使讀與寫相得益彰。例如:在進行“練習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這兩項閱讀基本訓練時,可結合練習寫片段指導學生列簡單的層次提綱??梢龑W生仿照課文中的典型段式進行仿寫練習。

(3)單項訓練與綜合訓練的關系。我們在進行某次作文訓練時,既要突出某項基本功訓練,以確保訓練重點能切實到位,又要注意滾雪球式的綜合訓練。這里的綜合訓練,一是包括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二是包括已學過的重點訓練項目之間的融會貫通;三是包括一次作文中的觀察、思維、表達之間的綜合訓練。

2、結合作文訓練,有重點地教給學生有關文體的知識。本冊教材安排了7次作文訓練,其內容分別是:寫暑假中的一件趣事,用一件事寫自己喜歡的一個人,寫一處秋景,寫一種植物,記一件印象深刻的事,寫書信,寫一個場面。針對這些訓練內容,教師應結合閱讀教學和習作指導課教給學生如何敘事、寫人,如何寫景、寫植物,如何寫場面,如何寫信這幾方面的的文體知識,教師在講授這些寫作知識時,應積極引導學生在習作實踐中領悟,切忌講空洞的抽象概念。

3、著力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文習慣。在作文訓練中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文習慣,不僅能有效、持久地培養他們的作文能力,而且有利于促進他們個性的發展?!读x務教育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明確指出:“教師要引導學生接觸自然,接觸社會,指導學生留心觀察和分析周圍的事物,養成觀察和思考的習慣。”“應當發揮學生的潛力,創造各種機會,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逐步養成愛動筆的習慣。”根據大綱的要求和本冊作文訓練的重點,我們在培養良好的作文習慣時,一是要著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和思考的習慣,教給學生如何思考的方法;二是要精心設計富有情趣、形式多樣和難易適中的“小練筆”,培養學生愛動筆的好習慣。

二、轉變教學觀念,改革作文教學方法,全面落實第七冊作文訓練重點

要使第七冊的作文訓練重點得到全面落實,必須從轉變教學觀念,改革作文教學方法入手,具體地說,必須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1、從引導觀察入手,幫助學生解決作文“無米之炊”的問題。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們從調查中發現,不少學生害怕作文的主要原因在于“無材料可寫”。因此,作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幫助學生解決寫作的材料問題。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從引導學生觀察入手。觀察是認識事物的前提,也是學生獲取寫作素材的重要途徑。觀察到的材料越豐富,寫作的內容越充實。

如何引導學生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呢?

(1)要教給學生具體的觀察事物的方法。這里包括:如何確定點,如何安排觀察的順序。在觀察人、事、景、物時如何抓住特點,在觀察時,如何看、聽、想,如何確定觀察的重點等等。這些觀察方法的講授,一是可以結合閱讀課和作文指導課進行;二是可以結合觀察活動進行。

(2)把觀察納入日常教學之中,使之形成一種良好的習慣。教師可設計如下觀察卡,要求學生將自己一天中印象最深的、有意思的見聞記入觀察卡,學生在寫觀察記錄時,可以有話則長,無話則短。觀察對象觀察地點觀察時間觀察的順序觀察到的內容及感受

任何習慣的形成,都必須經過持久的強化訓練,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的形成也是如此。因此,教師要把指導學生觀察貫穿于日常的教學之中,要克服為了作文而布置學生去觀察的急功近利的做法,要把做觀察筆記作為學生學習生活的一部分。

2、優化作文教學流程,培養學生自能作文的能力。

我認為,目前小學作文教學效率不高的根本原因就是:作文教學流程不規范,忽視對學生自能作文能力的培養。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從優化作文教學流程入手。

(1)抓作文“全程”訓練優化。教師在指導學生作文時,應引導他們根據作文教學目標,經歷“積累→構思→評改”的全過程,通過扎實的訓練,培養學生“自能積累、自能構思、自能評改”的能力。

(2)抓各課型教學環節的優化。各課型教學環節的優化,是提高作文教學效率的關鍵。其要求:

①積累課:教師提出積累要求,學生獨立觀察并做好觀察記錄→教師檢查督促,幫助學生解決觀察中的疑難問題。

②構思課:啟發談話,激發習作興趣→指導審題,開拓習作思路→指導選材,編寫習作提綱→一氣呵成,完成習作初稿。

③評改課:教師瀏覽習作,選好評改范例→啟發談話,明確要求→示例評改,指點方法→分組互議,相互啟發→自我評改,暢談收獲。

從以上三種課型的各教學環節來看,一是充分體現了學生是學習作文的主人;二是突出了訓練為主線,教師的“導”為學生的“練”服務。

3、指導學生進行多樣的小練筆,不斷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

所謂“小練筆”就是圍繞某一個重點或中心,進行范圍小、篇幅短的寫作練習。它是減緩作文坡度的階梯。指導學生科學地進行小練筆,其好處:(1)長期系統的小練筆,可以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材料,一旦作文時需要,就可隨手拈來,靈活運用,從而分解作文的難度;(2)小練筆的形式活潑多樣,有話則長,無話則短,這樣可以消除學生害怕作文的心理;(3)學生通過小練筆,可以使學生長期沉積在頭腦中的感知記憶得以復蘇,或喜或怒,或哀或樂,盡情表達,從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為了使小練筆更為科學合理,在表達形式和方法上,可先要求寫摘錄式練筆,摘抄名人名言和優美的詞、句、段,接著寫記敘式練筆,重在敘述或描寫,記錄一天,給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人和事、景和物,在記敘的篇幅上可由短到長逐步發展。然后讓學生進行心理、感想式練習,通過抒情、議論,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為了便于教師檢查和學生相互之間的交流,可要求學生備一本小練筆筆記本。讓他們堅持天天練筆,培養他們良好的練筆習慣。

4、優化作文的氛圍環境,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活動。

要從根本上大面積提高作文教學質量,僅僅靠有限的課堂教學還是遠遠不夠的,我們應該樹立“大作文”的觀念,從優化作文的氛圍環境入手,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活動,讓學生在語文課外活動中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

語文課外活動的形式很多,如組織學生文學社、出版手抄本、舉行作文演講比賽、舉行作文擂臺賽、開展小記者采訪活動、開辦紅領巾廣播、開展學校墻報和班報比賽等等。學生在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中,一方面可以提高他們作文的興趣,增長他們的才干;另一方面可以激發他們的成就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