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詞語教學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20 11:34:00
導語:語文詞語教學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自從“現代語言學之父”、世界最著名的語文學家索緒爾于本世紀初提出“語言是一個符號系統”的觀點以來,詞語之間的系統聯系一直是語言學家關注的焦點之一。特別是近幾十年來,詞語之間的語義聯系越來越受到語言學家重視,圍繞詞語之音的語義聯系問題,語言學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新理論、新方法和新概念,如語義場理論、義素分析法等等。傳統語言學只注意到詞語之間的同義關系和反義關系,而實際上詞語之間還有許多別的重要的語義關系。有些語義關系已被語言學家發掘出來了,還有一些則有待于進一步發掘。這里談談除了同義反義關系之外的幾種重要的語義聚合關系,并談談他們在詞語解釋中的作用。
一、上下義關系
上下義關系是詞語之間語義上的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凡是一個詞語的全部語義(概念意義)包括在另一個詞語的語義之中,這兩個詞語就構成上下義關系。上下義關系就是邏輯學上的屬種關系,具有屬種關系的一組詞就是上下義詞,其中表示屬概念的詞是上義詞,表示種概念的詞是下義詞,如:“筆-鋼筆”、“人-男人”、“聽-偷聽”、“銷售-批發”、“紅-粉紅”、“白-雪白”等等。其中“筆”是“鋼筆”的上義詞,“鋼筆”是“筆”的下義詞。其余依此類推。
上下義詞都有屬種關系,沒有屬種關系的詞不是上下義詞,如構成整體與部分關系的詞就不是上下義詞,如“中國-北京”、“衣服-衣襟”、“森林-樹”、“船-船隊”都不是上下義詞。表示等級關系的詞也不是上下義詞,如“博士-碩士”、“處長-科長”、“年-月”都不是上下義詞。因為這些詞語之間并沒有邏輯上的屬種關系。
上下義詞具有包容性,上義詞的所指范圍包容下義詞所指范圍,可以進入“乙是甲”的格式,但不能反過來說“甲是乙”。如可以說“鋼筆是筆”,但不能說“筆是鋼筆”。從邏輯上講,如果乙真,則甲必真;如果乙假,則甲或真或假。如,“這是鋼筆”為真,那么“這是筆”必真;若“這是鋼筆”為假,那么,“這是筆”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
上下義詞具有相對性,甲詞是乙詞的上義詞,乙詞又可能是丙詞的上義詞。如“槍”是“武器”的下義詞,又是“手槍”的上義詞。
由于上下義詞還具有傳遞性,若甲詞是乙詞的上義詞,乙詞是丙詞的上義詞,那么甲詞也是丙詞的上義詞。反之亦然,如“人”是“男人”的上義詞,“男人”是“老漢”的上義詞,那么“人”也是“老漢”的上義詞。
由于上下義詞具有傳遞性,因此上下義詞的上下義關系有遠有近。具有最鄰近的上下義詞,就是直接上下義詞,其他上下義詞就是間接上下義詞,如“人-男人”就是直接上下義詞,“人-老漢”就是間接上下義詞。
上下義關系是詞語之間的重要語義關系,我們平常解釋詞語,給概念下定義,常常要利用詞語之間的上下義關系,構成“屬加種差定義”。如“鋼筆是筆頭用金屬制成的筆。”“石雕是在石頭上雕刻形象、花紋的藝術。”這種“屬加種差定義”是最常見的定義方式。
二、總分關系
總分關系是詞語之間語義上的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如果一個詞語所指的事物屬于另一個詞語所指事物的一個構成部分,這兩個詞語之間就構成總分關系。具有整體部分關系的一組詞是總分詞,其中表示整體的詞是總義詞,表示部分的詞是分義詞,如“中國-上海”、“大學-系”、“房子-客廳”、“教學樓-教室”、“身體-頭”、“鞋子-鞋底”、“四季-春天”、“森林-樹”、“船隊-船”等等。其中“中國”是“上海”的總義詞,“上海”是“中國”的分義詞。其余依此類推。總分詞中分義詞所指對象是總義詞所指對象的構成部分,可以進入“乙是甲的一部分”的格式。如“上海是中國的一部分”。
總分詞與上下義詞有類似之處,都可進入“甲包括乙”的格式。但上下義詞之間是屬與種的關系,可以進入“乙是甲”的格式,總分詞之間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不能進入“乙是甲”的格式。如不能說“上海是中國”。
總分詞也具有相對性和傳遞性。甲詞是乙詞的總義詞,乙詞又可能是丙詞的總義詞,如“頭”是“身體”的分義詞,又是“鼻子”的總義詞,那么“身體”也是“鼻子”的總義詞,反之亦然。但總分詞的相對性與上下義詞有所不同。由于不同的事物可能有相同或相似的構成部分,因此,同一個詞(同一種意義)可能是幾個表示不同事物的,沒有上下義關系的詞的分義詞。如“駕駛室”既是“輪船”的分義詞,又是“汽車”的分義詞;“根”是“樹”的分義詞,也是“草”的分義詞,上下義詞一般沒有這種性質。
與上下義詞類似,總分詞的總分關系也有遠有近,也可分直接總分詞和間接總分詞。表示最鄰近的總分關系的詞是直接總分詞,如“中國-華中”就是直接總分詞;表示間接總分關系的詞就是間接總分詞,如“中國-武漢”就是間接總分詞。
總分關系也是詞語之間的一種重要的語義關系,有時解釋某些詞語概念時,也要利用詞語之間的總分關系。如“花是種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花由花瓣、花萼、花托、花蕊組成……”。其中“花”與“花瓣”等是總分關系。利用總分關系解釋詞語概念,可以說明事物的構造,也是一種常用的定義方式,這種定義方式可稱為“構造定義”。
三、類義關系
類義關系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類義關系是指表示同類事物現象的詞語之間的語義關系,包括上下義關系、總分關系、同義關系、反義關系和狹義類義關系。如一般所謂類義詞典的“類義”,就是指的廣義類關系,狹義類義關系是詞語語義上的同屬異類關系,即詞語所指事物屬于同一大類(或整體)而分屬不同種類(或部分),不包括同義、反義、上下義或總分關系。這里只談狹義類義關系。具有狹義類義關系的詞就是類義詞,如“蘋果、梨、桃子、香蕉……”、“花瓣、花萼、花托、花蕊”、“蛙泳、仰泳、蝶泳、自由泳”、“煮、蒸、炒、炸……”、“東、南、西、北”、“博士、碩士、學士”、“夏朝、商朝、周朝、秦朝、漢朝……”等等。“蘋果”、“梨”等都屬于同一個大類“水果”,但分別是屬于不同的各類;“花瓣、花萼”等都是“花”的組成部分,所以都是類義詞。其余依此類推。
類義詞與反義詞有些瓜葛。如:“東、南、西、北”是一組類義詞,但其中“東-西”、“南-北”又是反義詞。不妨說,這種反義詞是類義詞的一種特殊形式。又如有些詞語一般看作反義詞,如“中醫、西醫”、“父親、母親”、“寒假、暑假”等等。反義詞是意義相反或相對的詞,問題是什么叫意義相反或相對,沒有明確的標準,有時就不容易判斷。“中醫、西醫”等語義上是否相反或相對,就可能見仁見智。又如“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一般容易認為“哥哥”的反義詞是“弟弟”,“姐姐”的反義詞是“妹妹”,但“哥哥”與“姐姐、妹妹”語義上似乎也有相反相對之處,它們是不是反義詞呢?可能就有不同看法。為了避免糾纏,不如把這些詞都看作類義詞。
類義詞可以從兩個不同的角度分類。根據類義詞之間有無順序關系,類義詞可分為有序類義詞和無序類義詞兩類。有序類義詞之間有某種大小、先后、高低、方位等順序關系,如“大學、中學、小學”、“初一、初二、初三、初四、初五……”、“教授、副教授、講師、助教”、“東、南、西、北”等等。無序類義詞之間沒有這種順序關系,如“金、銀、銅、鐵……”、“小說、詩歌、散文、戲劇……”、“田徑、體操、游泳……”等等。
根據類義關系的遠近,類義詞可以分為直接類義詞和間接類義詞兩種。具有共同的直接上位概念的類義詞是直接類義詞,如“車、船、飛機”,具有共同的直接上位概念“交通工具”,是直接類義詞。而“汽車、輪船、飛機”也是類義詞,都屬“交通工具”,但它們的直接上位概念各不相同,是間接類義詞。
類義關系也是詞語之間的一種重要語義關系。我們解釋詞語概念時,常常也要利用詞語之間的類義關系。如“學位是某些國家根據專業學術水平而授予的稱號,如博士、碩士、學士等”。這種定義方式就是“枚舉定義”。此外,“構造定義”也要利用詞語之間的類義關系,如前面所講的“花”的定義中,“花瓣、花萼”等也是類義詞。
以上所說的三種語義關系,是詞語之間最基本最重要的幾種語義關系,整個詞匯系統的概念語義網絡,主要是由這三種語義關系構成的。其中上下義關系和總分關系都是詞語之間的縱向聚合關系,上義詞與下義詞,總義詞與分義詞分別處于語義網絡中的不同層級;類義關系則是詞語之間的橫向聚合關系,直接類義詞處于語義網絡中的同一層級。如“學校”下面可分“大學、中學、小學”等,“大學”等下面又可分“教師、學生、教學設施”等,“教師”下面又可分“教授、副教授、講師、助教”等。其中“學校”與“大學”等、“教師”與“教授”等都是上下義關系;“大學”與“教師”等是總分關系;而“大學”與“中學”等、“教師”與“學生”等、“教授”與“副教授”等,都是類義關系。
- 上一篇:食品藥品監管局局長述職報告
- 下一篇:自讀課文教學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