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串識字教法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21 05:53:00
導語:詞串識字教法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詞串識字是蘇教版特有的一種識字課文類型,國標本1—2年級學段共編人詞串識字17課。
什么是詞串識字呢?二年級上冊《識字6》就是“詞串識字”。表面看來,好像是幾行排列整齊、毫不相干的詞兒,其實它是聯系緊密、語義相關的,而且是押韻合轍的,是詞兒的串連,就像北京的冰糖葫蘆兒那樣,所以稱它為“詞串”。
《識字6》共四行,“駿馬秋風塞北”是講的塞外風光,“杏花春雨江南”是講的江南景色,“椰樹驕陽海島”是講的南國椰林,“牦牛冰雪高原”是講的青藏高原。縱向看,第一列是各地典型的動植物,第二列是反映一年四季的典型事象,第三列是祖國不同的地域。二、四兩行押凹韻,讀起來瑯瑯上口。
具體地說,詞串識字有以下三個特點。
一是整體性。一篇課文往往是圍繞一個中心,將相關的詞語串連起來,用以展示某類事物或描繪某個場景。如一年級上冊《識字5》便是表現了大海的美麗與富饒。一年級下冊《識字2》則是展示了常見的體育運動項目。
二是形象性。詞串是用并置的意象營造的一個情境,并配以形象生動的情境圖。如二年級上冊《識字2》:“城樓紅燈金水橋/大典檢閱海陸空/禮炮焰火狂歡夜/神州騰飛中國龍”。兒童邊誦讀詞串,邊觀賞情境圖,眼前就好像出現了天安門前聲勢浩大的閱兵場面。
三是可讀性。詞串排列整齊,押韻合轍,或為2—2—2音步,或為2—2—3音步,是可以作為一首六言(或七言)小詩來誦讀的。
詞串的語文教育功能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是識字教材,所以識字的功能應是第一位的。
在識字教學階段,如果讓兒童去學一個個不能表音的單字,那會是十分困難的,而且枯燥乏味,引不起學習興趣,勉強學了,也不容易記住。將生字編成韻語,念起來順口,聽起來悅耳,既合乎兒童的興趣,又容易記憶,這顯然比學一個一個的單字好,比一上來就念參差不齊的句子好。啟蒙識字課本差不多都是韻語,如《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因為非常有效,所以一直流傳下來。凡是不采用這個辦法的,不管你是多大的權威(如朱熹的《小學》),都不能收到好的效果,甚至被淘汰。“詞串識字”吸收了傳統識字教學的這一寶貴經驗,就能有效地提高識字教學效率。
讓兒童誦讀詞串,還有利于加快識字的“自動化”整體認知過程。兒童認識了生字,并不能馬上進入閱讀。小學生在讀書的時候,如果只有把每個字的細微末節看清了才能識別,那就無暇把這個字放到上下文中去領悟語義,也就是說不能順利地進行閱讀。因此,閱讀對漢字識別的要求就不僅僅是能識別,而且要達到“自動化”的整體認知。也就是說,不必看清字的每一個細節,只要看到字的輪廓或特征,就能準確無誤地加以識別。詞串識字,要求學生識了就讀,能加快這一進程。
其次是幫助兒童認識事物和享受審美樂趣。
詞串的編排具有認識功能與審美功能。就拿一年級上冊來說,兒童讀了“識字2”(太陽鬧種小鳥/穿衣下床起早/刷牙洗臉早餐/上學升旗做操),就能知道小學生的生活常規,從而養成每天按時早起、按時到校的良好習慣。詞串描繪了早晨的情景:太陽露出了笑臉,鬧鐘調皮地呼喚“懶蟲起床!懶蟲起床!”小鳥在枝頭歌唱。能讓小朋友感到早晨景色的美好,給他們以美的感受。
第三,可以發展兒童的想像力和整合力。
詞串只列舉了一些典型的事象,如《夏夜》:“夜晚繁星亮晶晶/爺爺奶奶小丁丁/竹椅蒲扇螢火蟲/李牛織女北斗星”。除了“亮晶晶”是描述性的,其余的都是表示人或者事物的名稱。詞與詞不連貫,中間有“留白”。如“竹椅”是誰坐著的?“蒲扇”是誰用著的?“螢火蟲”在哪里?“爺爺奶奶小丁丁”跟“牽牛織女北斗星”有什么聯系?都沒有說。但兒童讀了,卻可以看到一個夏夜祖孫乘涼的生動圖景。這是什么原因呢?原來人的大腦是有整合功能的。盡管詞串提供的信息并不完整,但它卻能夠將兒童頭腦中儲存的相似模塊激活,與之進行相似匹配,從而將這些并不完整的信息整合起來,建構成各不相同的、打上個人相似經驗印記的圖景。兒童邊誦讀邊在頭腦里“過電影”,就能發展他們的想像能力和整合能力。
這類課文該怎么教呢?我們還缺少比較成熟的經驗。重慶市人民路小學鄭荻老師在教學國標本一年級上冊《識字4》一課時做了有益的探索,她的一些做法值得大家借鑒。
《識字4》是介紹常見昆蟲的一篇課文:“觀察采集昆蟲/m野樹林花叢/蝴蝶天牛蟋蟀/螳螂螞蟻蜻蜓”。第一行是講兒童的活動,有的在觀察昆蟲,有的在捕捉昆蟲,準備做標本。第二行是講昆蟲生活的地方。第三、四行是講常見的昆蟲。下面擬結合鄭老師的教學,談談“詞串識字”的教學方法。
一、把識字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剛入學不久的兒童學習了漢語拼音,認識了80多個常見字(其中60多個是部首字),初步具備了認讀漢字的能力。只要我們把識字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善于調動其識字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就能夠逐步形成小學生的識字能力。
鄭老師就是這樣做的。在教學這篇課文之前,她鼓勵學生通過各種渠道了解課文中提到的昆蟲。有的學生看了錄像,有的學生去問大人,有的學生在父母的幫助下上網查詢。通過這么一番準備,學生不僅開闊了眼界,而且激發了學習這篇課文的興趣。
教學開始,她先請同學們按照下面的程序自學生字。其程序是:在課文中劃出生字(詞)——自己拼讀生字字音——自己拼讀詞語讀音——同座同學互相幫助,如相互指認等。
- 上一篇:識字鞏固研究管理論文
- 下一篇:英語語音教學法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