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考場作文建議
時間:2022-05-05 11:06:00
導語:淺議考場作文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考場作文能否寫好,主要取決于學生平時的寫作能力,但如果在考場作文中注意一些細節問題能使考生的作文更加優秀,自然就能提升考生的作文成績,本文從寫作的開頭到結尾,從語言到情感,都提出了一些個人的看法,并適當地舉例。
關鍵詞:考場作文、支招、題目、鳳頭、豹尾
孫長江老師曾說過:“考生考場上得高分的關鍵是要讓文章亮起來,而作文能否亮起來,取決于題目、開頭、和結尾。即題目令人眼前一亮,開頭引人入勝。結尾耐人尋味。”我很贊同孫長江老師的話。寫作“平時靠積累,考場憑發揮。”平時寫作正如俗語所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一定的積累是寫不出好文章的。考場作文一筆定乾坤,所以臨場發揮得好,自然就得高分。那么臨場如何發揮呢?就此談幾點個人看法。
一:漂亮的作文題目
根據《說文解字》,“題”的本義是“額頭”,“目”的本義則是“眼睛”。“題”“目”二字并舉,可見其重要地位。題目是作文的眼睛,那么它是文章“對內搞活,對外開放”的“窗口”,一個“出彩”的題目必然能讓你的文章出位更“出眾”,在眾多題目中顯得格外醒目搶眼,它能在最短的時間內一下“粘”住閱卷老師的眼球,讓他們的眼前為之一亮,心中怦然一動——“一見鐘情”。
漂亮的作文題目,常常可以用文章中自己最得意的句話。孫長江《鋪路者的路》是他在寫一篇關于一個老師辛苦一生只為給學生們“鋪路”,可他自己的人生之路卻是那么地坎坷,于是他就用了文章中自己最得意的那句話做了標題。想要題目漂亮,常用地還有化用前人的名句,詩句,改編歌名,歌詞等。有一次中考作文的話題是:港臺的影視劇中,很多人物隨時隨地都可以文縐縐地說上一大篇話,溫情脈脈地抒上一大段情;我們的生活中也有一些人,他們有的動不動就掉眼淚,有的動不動就發脾氣。有人說他們是感情細膩豐富,有人卻說他們是矯揉造作。那么,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對于這樣的人,你是怎么看待的呢?請以“真情”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在閱卷過程中一位教師正改著試卷,忽然笑出了聲,其他教師好奇地問怎么回事,她捂著嘴指指她所閱的那位考生的作文題目,大家一看全都樂了,原來題目是“掐死你的溫柔”!與鄧麗君子一的經典歌曲《恰似你的溫柔》標題諧音,意思卻正好相反。大家頓時有了興趣,爭著看內容,與題目致,他在文中表達了對矯飾感情的批判。雖然在語言表達方面還存在一點不夠流暢的遺憾,這篇文章最后還是被閱卷教師一致評為滿分。應該說,標題在得分上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算得上是錦上添花。
二:扮靚鳳頭惹人愛
考場作文若能有一個別出心裁、讓人耳目一新的“鳳頭”亮出,必能緊緊抓住閱卷老師的目光,博得閱卷老師的認可,那么如何才能寫出好的開關呢?
1:開門見山擊靶心。所謂直擊靶心,就是指文章一開篇,便開門見山地亮出自己的觀點,或描述表現對象,或鎖定文章主旨。這種開關不繞圈子,不賣關子,入題快捷,不枝不蔓,給人以輕松暢快之感。它適用于各種文體,尤其適用于議論文,應作為考場作文開關的首選。下面是一位考生《給生命留一個缺口》的開頭語段|——大千世界,滾滾紅塵,潮漲潮落,生生不息。面對名與利,面對個人與集體、寂寞與熱鬧、失敗與成功、現實與未來,有的人不甚擠壓和重負,羈絆于生命之重;而有的人為自己留一個缺口,舉重若輕,收獲豐盈的人生。學會留一個缺口,這是生命的大哲學。這段開頭文字,娓娓道來,直接點題,觀點一目了然。2:旁征博引展文采。引用法是一種很常用的文章開頭法。它巧妙地借用詩歌、名言、典故、俗語諺語開篇,既能激發讀者興趣,又能提高文章的品位,同時還能揭示文章主要內容,突現人物事件,具有很好的藝術效果。3:倒敘開頭吸引人。倒敘就是將事情的結局,或是其中的關鍵情節,安排在文章開頭,造成懸念,吸引讀者。4:“景”入佳境展氛圍。“一切景語皆情語。”在記敘文、散文的寫作中,環境描寫是不可缺少的,它可以烘托氣氛,可以襯托人物,還可以推動情節的發展。5:題記導入秀才情。題記是寫在文章的題目下面用于開啟下文、濃縮主旨或奠定感情基調的文字。一般都是一兩句話或一節詩。文字可以是自己濃縮的精華,也可以引用名人名言或詩文。這種方式的開頭語言精練而富有哲理,形式新穎,備受閱卷老師的青睞。
當然,開頭方法遠不止這幾種,諸如欲揚先抑法、對比映襯法、設置矛盾法、以情動為法、故事鋪墊法等,都可以幫助我們快速地開篇并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寫作時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靈活處理,巧妙運用。正如明朝詩人謝榛所說:“起句當如爆竹,驟響易徹。”
三:激活豹尾,刷新視界。俗話說得好:“編筐編簍,重在收口。”作文也是如此。一個簡潔有力、活力四射并讓人回味無窮的結尾,往往能使文章大放異彩,“刷新”閱卷老師疲倦的眼球,從而收到“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效果。那么,如何“激活”出一個既充滿詩情畫意又意蘊深刻的豹尾,來“刷新”閱卷老師的作文視界呢?結合近年來的中考滿分佳作的范例,我們來作一些技法點拔的歸納:
1:卒章顯志點龍睛。在中考作文的收篇中,我們若能恰到好處地升華出思想感情的火花、生活哲理的閃光或人生意義的感悟,充分展現我們當代中學生的精神風貌、思想品位,必能得到閱卷老師的青睞。如河南省中考滿分作文《我找回春天》,文章以童話的形式,敘寫了一個深山里的桃子尋找春天的過程,文末寫道:“我突然明白了:原來春天是一個我們可以快樂成長的季節,是一段可以讓我們美麗的時光。哦,媽媽,我找回春天了!可是你還應告訴我啊:老人的幸福是春天,孩子是祖國的春天,凡是美好的東西,就都是春天。”作者所寫的春天,沒有局限于季節,而是借助桃子的所見所聞所感,在文章的結尾處,升華了主題:凡是美好的東西,就都是春天。這是多么機智的結尾,多么不俗的立意,文章也因此而被評為滿分作文。2:呼應開篇呈圓合。結尾有意識地照應開頭,巧妙點題,能顯示文章的結構圓合之美。如安徽中考滿分作文《體驗花季》就是這樣的一篇成功佳作。文中寫初中生對情感的體驗,題記寫道:“十幾歲的花季里,總是不太安分,向往那些未曾感知的東西南北,希望去體驗一下花季到底是什么滋味,哪怕是酸的也好。”最后一段這樣寫道:“柔柔的發絲拂動,下面是她的笑臉。是的,花季總是有許多體驗。哪怕是酸楚的、苦澀的,不也是一種收獲嗎?體驗花季……”二者遙相呼應,文末的省略號意味深長,將那種難以言傳然而又真實淳樸的情感體驗描述得真切獨特,首尾圓合,令人贊賞不已。3:中國的藝術非常講究意境、韻味,講究空靈,追求余音裊裊,給予讀者廣闊的想象空間,在文學上則表現出為追求“言已盡而意無窮”。4:議論抒情情氣不凡。許多佳作的結尾,都是用作者對某人或某物的贊頌、感嘆作結,把作者的獨特情感、主觀感受抒發出來,以達到感染讀者、烘托景物、營造意境的目的。5:巧妙發問引深思。一篇佳作的結尾,總要具有啟發性,展示哲思美。如同欣賞一支優美的樂曲,曲已終但余音裊裊,給人留下無窮的思考。一般而言,在結尾處巧妙發問引發讀者思考,深化文章的意蘊,能體現出作者思考的深刻性與獨特性。如湖北省中考滿分作文《哈哈鏡中的我》的結尾:“不同的話有不同的影響,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視野,不同的哈哈鏡有不同的成像,不同的心情會有不同的行動,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花香和樣子,不同的評價造就孩子不同的命運。何必要讓自己狹小的視角不公正地評價一個人、傷害一個人,何必要熄滅風中的燭光,何必要讓所有的孩子都成為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無個性的模型?”這段結尾針對老師的評語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先用排比句說明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老師不必磨滅學生個性;再以反問句收篇,擲地有聲,引人警策,發人深省,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文無定法,結尾亦無定法。謝榛在《四溟詩話》中談起文章的結尾時說道:“結句當如撞鐘,清音有余。”不管什么樣的結尾,只要能引發讀者思考,能點明文章主旨,有利于內容與表達的實際需要,就自然能達到“清音有余”的目的,就是靚麗有力的豹尾,就必會“刷新”閱卷老師的視界,讓他們駐足回眸,流連忘返。
四:表達靈活構立體,語言靈動成美文。文章的表達方式主要有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在行文中,只有準確地選擇和巧妙地運用表達方式,你的作文才有可能占得出彩的先機。
1:懸念入勝法。敘述是一種藝術,俗話說:“文似看山不喜平。”敘事不僅要把事情交代清楚明白,還應善于運用事件的曲折性、復雜性,極盡一波三折之妙。如果在文章中巧妙地設計出扣人心弦的懸念,就會使讀者產生追根究底的欲望,欲罷不能,收到吸引讀者的神奇效果。2:細節激活法。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一棵樹,那么敘述就是挺拔的枝干,而描寫就是枝頭飛舞的葉子,細節描寫則是葉間的花朵。一個細節,足以激活一個人物,激起一段往事,激現一篇美文。文章最感人的莫過于細節,有細節的文章內容才充實,有細節的文章才能表達出真情實感。3:烘云托月法。不從正面描寫客體形象,而從側面落筆去描寫主體的印象、感受來突出客體的特征,讓讀者獲得強烈的審美效應。巧妙地運用烘云托月法,可以產生鮮明的對比,在對比中增強文章的表達效果。4:點石成金法。在敘述中恰當地穿插一兩句議論、抒情,有時就能使一篇貌似平常的文章變得粲然生色,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5:排比出彩法。排比,用以敘述,則清晰深刻;用以描寫,則形象生動;用以抒情,則情深意濃;用以說理,則鞭辟入里;用以舉例,則連貫充分。排比表達,句式工整,內涵豐富,語氣連貫,可以增添語言的氣勢美,可以構建形式的整齊美,可以打造文章的層次美。6:生動有趣法。葉圣陶先生說:“說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來說話,說明文未嘗不可帶點風趣。”生動有趣可以讓說明文更具有文采,更具有可讀性。只要我們把握事物的特征,合理安排說明順序,恰當使用說明方法,并滿含感情地去觀察、去體驗,再加以活潑的語言表達,你也能寫出好文章的。
五:用真情撥動心弦。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說過:“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的確,文章不是無情物,唯有真情可動人。只有充滿真情實感,文章才會獲得生命。那么,在中考中,怎樣才能讓自己筆下的文章充滿真情,做到以情動人呢?下面介紹幾種方法,供同學們參考、演練。
1:描摹細節,細微之處見真情。世間也許存在那種轟轟烈烈、驚心動魄的情感,但更多的卻是具體真切、細微平凡的。其實,在我們身邊真情無處不在:一聲親切的問候,一個鼓勵的眼神,一杯熱氣騰騰的牛奶……無不流淌著濃濃的情愫。因此,我們要煉就一雙慧眼,善于從日常生活中捕捉飽含真情的細節,通過那些點點滴滴的瑣事來展現人與人之間的那份圣潔而真誠的情。2:巧設情境,關鍵之時顯真情。大音稀聲,直覺無言。有時候,往往越是深沉的感情,越不輕易流露出來,因而也越不容易為人覺察。但是,一旦到了某個特定的關鍵時刻,這種真情的會展現無遺,令人回腸蕩氣。因此,在作文時,要有意識地擷取這種關鍵時刻,通過創設一個特定的情境,來展示真情。[精段品析]:于是我們不約而同地停住了腳步,站在那兒注視著爸爸遠去的背影。爸爸依然篤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沒有什么東西會讓他回頭……可是他走到拐彎處,就在他側身向左拐的剎那,好像不經意似的回過頭來,很快地瞟了我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彎處。(《拐彎處的回頭》)文章記述了一個感情“冷漠”的父親,面對腳被尖利的石頭割破、纏著繃帶的“我”,竟然沒有一點同情和憐愛,只顧自己上班。就在“我”十分委屈、在發牢騷的時候,同學勸道:“其實他很愛你,只是不善于表達罷了。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彎的地主,他一定會回頭看你。”在大家半信半疑中,發生了上面一幕。作者別具匠心,將父親置于“拐彎處”,通過父親不經意似的一回頭,把無言而深沉的父愛表現出得淋漓盡致,令人動容。3:直抒胸臆,張揚真情打動人。總有一種真情,讓我們感動萬分、總有一份愛意令我們不能自己。當我們沐浴在真情的光輝中,心里會涌起陣陣暖意,產生一種想要傾訴的沖動,那么,就請你大膽地表白吧!用自己的感動去感動別人,盡力張揚真情的力量,讓整個世界都籠罩在濃濃的情意之中。這樣,你筆下的文章,也一定因此而獲得巨大的感染力。4:胸懷天下,升華真情感染人。人類的情感包羅萬象、復雜多樣,因而有真假、好壞之分,美丑、濃淡之別。在作文中,我們一定要彰顯美好的人性,用你的真誠,你的善良,你的悲天憫人,激起讀者的的情感共鳴。為此,不僅要關注來自身邊的親情、友情等“小情”,也要放眼世界,胸懷整個人類甚至宇宙萬物,以博大的胸懷去擁抱世間的一切,抒寫崇高的人文精神和悲憫情懷。
最后,說說中考作文的字數控制技巧。
1:字數規范莫忽視。任何地區的中考作文命題,對字數都有明確的要求,常見的有“不少于500字”“不少于600字”“600字左右”等。如果題目中要求寫作“不少于600字”,你只寫了不到500字,那最后被扣去的分數,就不僅僅是作文評分中明確規定的“每少50字扣2分”的4分。因為寫作內容過少就顯得單薄,閱卷老師也會認為你缺乏最基本的觀察生活、表達生活的能力,自然你的作文也就很難得高分。就我多年閱卷經驗看,如果字數低于題目要求50字,至少會額外損失5分;如果少于100字,至少會額外損失10分以上;如果少于200字,肯定就會評為不及格的作文了。講到這里,有同學會以為:哦,字數少了不行,字數多了應該行吧!其實,這話只說對了一半。一般而言,我鼓勵考生寫作時比題目規定的字數多一些。比如,題目要求“不少于500字”,你最好寫到550—600字。如果太長了,會給人一種表達啰嗦的感覺。況且,試卷提供的作文字格是一定的,如果寫得太多,把字格都定滿了,甚至寫在了字格外面,視覺上不美觀。不整潔的卷面,也會影響得評分。
2:結構習慣培養。要使字數符合寫作要求,不能就字數談字數。沒有哪個人能在寫作前就知道自己這篇作文成文時是多少字的。所以,我建議考生從謀篇布局入手,培養構思文章結構的習慣。有人習慣定長的文章,一出手就是洋洋數萬言;有人習慣寫千字文,每次寫下來都是千把字。我們若留心歸納就會發現:寫作時,有人的文章總是略短,有人的文章總是偏長,有人的文章總是不長也不短。原因其實很簡單,就在于各自謀篇布局的習慣。習慣會造成每個人寫作時對結構的把握。如果你每次寫作都是偏長或略短,可以有意在結構習慣上作出調整。我們經常把作文結構分為三部分:開頭、主體、結尾。寫作時,習慣偏長的同學,往往在開頭、結尾的語言表達啰嗦,對此我們可以練習“一句話開頭法”“一句話結尾法”:每次寫作文時都用一句話開頭,點扣題目,開啟下文;一句話結尾,呼應開頭,升華主旨。寫作時,習慣略短的同學,應多在主體部分下工夫,依據兩三個核心材料,或轉折,或并列,或承接,以縱式結構或橫式結構連綴起來,把每個材料都能有效鋪展,并對材料進行必要的敘述、描寫、說明議論,使材料充實、豐滿。我們應該有意識地調整、強化自己構思文章結構的習慣。比如,把開頭、結尾均控制在50字以內。主體部分如果由兩個核心材料組成,每個最好控制在250字到300字之間;如果由三個核心材料組成,每個最好控制在150字到200字之間。每次都用一種統一規格的作文紙,練習幾次之后,你就能比較熟練地自由控制作文字數了。
3:臨場救急有妙招。一般而言,只要考前調整得好,臨場就不會出現字數不足或者字數過多的情況。不過,萬一出現了這種情況,也不必害怕。如果你是在行文中間發出字數略微偏少,這時可以增添一些細節刻畫。比如,動作描寫之外,再添兩筆神態描寫;正面描寫之外,再補兩側面描寫。或者說在敘事、定人之后,增加兩句抒情、議論。如果字數相差很多,就可以考慮從正反、主輔、虛實、詳略等角度再補充一個核心材料。如果是在行文將盡方才發現字數不夠,少三五十字的,可以運用排比句收束全文等。字數少得多的,可以考慮再綴上一首小詩。詩歌是分行的,三五個字一行,可以詩歌只有三四十字,但看起來似乎多了百十字。此外,還可以補一個后記或者寫兩三個感情強烈、意蘊豐富的句子,獨句成段。如果你平時寫作時總是字數不足,考試時應提醒自己多分段落,一般有8到10個段落都是可以的。穿插分行式對話描寫,必要時也可以用進去。如果你平時寫作時總是字數過多,應提醒自己快速入題,果斷收尾。
寫作,這個自由遼闊的精神世界,讓我們盡情地思考,即興揮毫。抒寫真情,描繪大自然,鞭撻假惡丑,謳歌真善美,張揚個性,放飛情思,詠嘆人生,感人心扉,悅人心神,誨人自省,益人心智,讓我們在書山學海中盡情地遨游。
參考文獻:
謝榛《四溟詩話》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第213頁
孫長江:《鋪路者的路》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
孫長江:《跟我學寫作文》吉林文史出版2008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2004、2、1第198頁
- 上一篇:解讀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
- 下一篇:深究生活空間的未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