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閱讀教學藝術性與實效性
時間:2022-01-16 08:43:18
導語:語文閱讀教學藝術性與實效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以提升學生的閱讀思辨能力和文學修養為目標,教師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應做好啟發式講解,指導學生精讀課文,品評佳句,利用課后時間閱讀經典作品。而且,在當前新課程改革下,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情境創設被看作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它對于拓寬學生的知識層面、閱讀的速度、閱讀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它對于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有顯著的作用。本文將舉例論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境創設的藝術性與實效性,并提出個人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情境創設;藝術性;實效性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學生可以閱讀到童話、寓言、小說、古詩詞、歷史故事、神話傳說、現代詩歌、散文等各種作品,從而啟發學生認知閱讀之美,積累閱讀常識和寫作素材,而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發展小學生的核心素養,必須做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發揮情境創設的藝術性與實效性,培養小學生的文學思辨能力,增強學生的知識儲備,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本文將簡單介紹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境創設的藝術性與實效性,并從創設良好的閱讀課堂;創新語文閱讀課堂教學語言;促進教學模式多樣化等三個方面來淺談如何發揮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境創設的藝術性與實效性。
1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境創設的藝術性與實效性
小學生作為人生發展的初級階段,對于周圍的事物還處于不斷學習的狀態,因此,教師的教學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開展語文閱讀活動不僅能夠滿足學生對于知識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使得學生的創新性學習能力得到提高,同時還獲得了一種更有利于學習的方法。從廣義的角度來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境創設的藝術性與實效性體現在三個方面,即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文學思辨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小學教學過程中,興趣是唯一能讓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學生的注意力越集中,持續時間越長,聽課的效果就會越好。反之,學生的注意力比較分散,教師不斷的重復講課的內容,但是孩子還是聽不懂或者記不住,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孩子對于語文閱讀學習的信心,而且慢慢的會對閱讀產生抵觸的情緒。因此,教師在小學的語文閱讀課堂上要不斷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得學生的學習態度不斷的轉變,從而達到理想的課堂效果。例如在解析詩歌《媽媽的愛》時,教師可以營造朗讀情景,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出媽媽對孩子無私的愛與孩子對媽媽的感恩之情。然后,教師可以啟發學生思考與體會“媽媽的愛是滴落的淚”,“媽媽的愛是責備的目光”和“媽媽的愛是親切的教誨”這三句詩的思想感情和比喻修辭手法的妙處,激發學生對母親的感恩情懷,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除此之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會進行思考,從而不斷升華自身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文學思辨能力,提升語文修養,豐富精神內涵,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
2如何發揮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境創設的藝術性與實效性
2.1創設良好的閱讀課堂。教師應合理運用多媒體輔助工具來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將重點知識整理到課件中,提升情境教學模式效果,教導學生掌握閱讀鑒賞技巧,不斷擴展學生的知識范圍,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和閱讀思辨能力。例如在講解課文《可愛的草塘》時,教師可以先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為學生呈現北方葦塘的照片,讓學生欣賞青青的蘆葦、清澈的河水以及美麗的倒影,從視覺領域激發學生對祖國山河的喜愛之情。然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擴展題目與段意,從問題入手,連續提出幾個問題并進行解答,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最后,教師應該在解析經典語句的過程中讓學生感知祖國山河的美麗富饒,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引導學生學習本課寫景、敘事結合抒情的寫作方法,從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此外,不少小學生認為古詩詞是語文學習難點,他們不理解詩詞的含意,不喜歡死記硬背。對此問題,教師也可以運用“先學后教”與“合作學習”的方法進行化解。例如在解讀王冕的《墨梅》時,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從視覺和聽覺的角度來欣賞詩詞動畫和國畫《墨梅》及其講解,激發學生的古典文化情感;然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習小組結合注釋嘗試將古詩翻譯成現代文。最后,教師應予以必要的知識補充與講解,告知學生:《墨梅》是一首題畫詩,是作者為自己用水墨畫的梅花而寫。詩中敘述他經常在家中樹邊的池塘里洗硯臺,以致樹上開的花朵都是淡墨色的。他不希望別人夸梅花的顏色好,只希望墨梅清白不污的香氣充滿天地之間。2.2創新語文閱讀課堂教學語言。在小學的語文閱讀課堂的教學語言中,教師理應使用較為生動、多樣、靈活的語言會極大地調動課堂的氣氛,讓學生能夠在快樂的氛圍中學到更多的東西,小學語文課堂的語言可以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創新課堂教學語言,采用多元化的語言,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夠使得學習的效果大大加強,因此,作為教師要采用靈活、生動、幽默、創新的語言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適當的評價,從而避免因教學語言的不恰當性給學生的學習以及身心造成傷害。例如在講解課文《全神貫注》時,教師可以從課題這一核心知識入手,用多媒體課件告訴學生:法國雕刻家羅丹早年經濟貧困,多次投考藝術學院落榜,但是他并不氣餒,全神貫注地雕刻藝術品,逐步擺脫了學院派的桎梏,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樹立了自己作為雕刻家的聲譽,使雕塑成為一種個人表現藝術。然后,教師可以對核心知識進行延伸,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評文中的佳句,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全神貫注地學習。2.3促進教學模式多樣化。發揮情境創設的藝術性與實效性,教師理應在使用情境教學模式的同時結合多種高效教學模式,如微課教學模式、互動教學模式、自主教學模式等,以此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眼界,參考新課程理念所提倡的教學方法,塑造學生的人文素養,激發學生的文學思辨意識。另外,教師還可以進行差異化的語文閱讀教學,針對不同的學生使用不同的閱讀教學模式,按照學生學習及性格分為不同的層次,即優等生、中等生、后進生。教師在對待優等生時,要遵循他們學習的習慣并進行有利的引導,教師只是起到輔助的作用,對于中等生而言,在一般班級里面會占到絕大多數,因此教師應該將注意力主要集中到這些學生身上,進行不斷的培優使他們能夠轉變為優等生,對于后進生來說,他們的學習自覺性和學習能力都比較差,教師對待這一部分學生的時候要有足夠的耐心,進而不斷的激勵他們參與到課堂的互動當中,不斷的鼓勵他們積極的回答問題,進而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從而使他們樹立學習語文的信心,同時也提高了他們閱讀學習的興趣。
3結語
綜上所述,做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發揮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境創設的藝術性與實效性,教師理應注重運用多媒體輔助工具來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創新課堂教學語言,采用多元化語言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使用情境教學模式的同時結合多種高效教學模式以提升閱讀課堂的藝術性、趣味性、實效性與文化性。
參考文獻
[1]桂華連.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3(28):219-220.
[2]錢春香.有效的教學評價成就高效的課堂教學———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實施有效的教學評價[J].陜西教育:教學版,2013(10):72.
[3]張傳燧,左鵬.學生核心素養培養應從小學抓起[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7(4):1-9.
[4]詹笑蘭.實現小學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共存共榮———論小學語文讀寫一體的有效教學[J].華夏教師,2014(10):28-29.
作者:王東 單位:重慶市黔江區阿蓬江鎮中心小學
- 上一篇:小學語文有效閱讀研究
- 下一篇:農村小學語文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