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個性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培養

時間:2022-08-22 09:52:53

導語:學生個性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生個性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培養

一、學生活動性的增強

只有具備了實踐活動,才能對工具進行很好地掌握。所以,語文課堂不能只是單純的灌輸式教學,這樣既會使課堂變得死氣沉沉,也會將學生的思想抑制于教師局限的思維中,使學生的個性難以得到培養,甚至還會遭到扼殺,進而使其思想變得被動與僵化。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應當使學生充分利用手、腦、口來進行學習,在模型制作、發散思維以及閱讀評論中,令學生的才能得以展現,逐步培養學生的個性。

二、學生創造性的增強

對教材中便于培養學生創造性的課程內容進行深入挖掘,進而提升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意識與個性化心理。例如,教學《跳水》一課時,對船長獨特性思維的贊揚,《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中充滿了豐富的想象空間、而《司馬光》一課中對逆向思維進行了贊揚,諸如此類的課文還有很多,教師可以從這些課文著手培養學生的個性化。

三、學生自主性的增強

應當培養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創設出輕松的課堂環境,以此來激勵學生發揮自主性。創設這種環境時,首先需要考慮的就是民主教學,這樣能夠使學生的人格得到教師的尊重。同時,教師也需要正確認識到,幫助學生走向成功就是自己的職責所在。教師與學生應當在課程教學中進行平等的情感交融與思想交流,而不能是呆板的知識傳教。只有幫助學生對學習目的進行明確、將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出來,才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應當盡其所能地利用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情境等激發學生的興趣。綜上所述,要使學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得到個性化的培養,應當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增強學生的活動性、創造性以及自主性,合理地利用教材與教學活動逐步培養學生養成個性化的思維方式。

作者:陳新年 單位:湖北省潛江市周磯逸夫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