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興趣教育機制分析

時間:2022-12-13 10:29:37

導語:語文興趣教育機制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文興趣教育機制分析

摘要:隨著我們國家教育改革的深化,興趣教育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學生本位理論的發展充分認識到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小學語文教育作為學生養成學習習慣和學習思維、掌握學習方法的基礎學科,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本文將以相關理論研究為基礎,深入研究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如何開展興趣教育以及新區教育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意義,并提出相關的意見和建議,希望能夠為我國教育深化改革做一些貢獻。

關鍵詞:語文;興趣教育;研究

在現代化教育理論中,教學方法和教學理論得到了不斷的優化和完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因此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如何調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小學語文作為來源于生活而又反作用于生活的學基礎學科,能夠幫助學生奠定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又能夠充分鍛煉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幫助學生在思考和探索的過程中掌握學習技巧。

一、興趣教育理論的起源和發展

中西方對于興趣教育理論的研究由來已久,最早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就已經提出了選擇對方感興趣的話題,更能夠深入探究逼近論點的本質,后來赫爾巴特正式提出了性興趣教育理論,興趣教育理論正式形成理論體系是由著名教育學者杜威完成,他將興趣教育理論在西方廣泛推廣,同時借助來華講學的機會將興趣教育理論帶入了中國。但其實我們國家興趣教育理論其實很早,最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就曾提出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西方的興趣教育理論體系進入中國之后,我們國家的學者也紛紛進行實驗和研究,對相關理論進行了進一步的發展。

二、興趣教育對于小學語文教育的意義

語文是母語教育,通過小學語文教育可以幫助小學生學會識字、閱讀理解和寫作,為其后續學科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語文又是一門來源于生活而又反作用于生活的學科,因此通過語文的學習能夠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其核心價值觀和道德品質,在學習和探究的過程中還能鍛煉小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隨著我們國家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發展,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的戰略目標,倡導建立終身自主學習型社會,這就要求要著重培養學生的情緒審美和學習興趣,引導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動力,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斷探索和學習,同時探索和學習的成果,又將幫助其更好的去探索社會和適應社會發展,這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在相關部門提出的教育改革綱要中明確提出了培養學生興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這是根據當前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迫切需要為小學生減負的實際情況所提出,事實上通過興趣教育激發小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學習主動性,能夠從心理上弱化學習所帶來的壓力和負擔,還能夠通過培養和激發其興趣愛好,來調動其學習的熱情和學習的效率,引導其接受更大的挑戰,進而實現為小學生減負的目標。

三、興趣教育作用于小學語文教育的機制分析

(一)興趣的內在驅動力

興趣是一個很復雜的概念,對于其定義的闡述和表述不勝枚舉,通常將其界定為個體,自發性的,主動性的,對于某種事物或者活動具有選擇性的態度或者較為積極的情緒反應傾向,興趣通常和動機、需求和努力相關。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興趣教育對于小學語文教育的作用機制。一是動機,動機是由興趣激發的內在驅動力,包括對于認知、自我提高等方面的內在驅動,一旦通過外在的刺激養成了某種興趣形成內在的驅動力,就能夠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自主的去進行探索和學習。二是需求,需求某種意義上來說是興趣的延伸,同時產生了興趣之后,也會導致需求的產生,這是一個相互作用的過程,有了需求會激發和加強興趣的程度,而一旦產生了興趣,為了探究和實現感興趣的事物和目標,就會進一步的衍生需求,二者之間相互作用。三是努力,在中國的傳統教育觀念中認為努力更為重要而忽視了興趣的作用和意義,但事實上二者并不矛盾,我們需要辯證統一的來看待,努力的過程往往伴隨著“刻苦”,而興趣能夠很好的激發努力的動力,使得努力的過程更為持久,而努力能夠實現興趣的目標,使得興趣落到實處,從而實現內在驅動力的可持續,因此有學者提出了“要有興趣的去做須努力做的事”的論點。

(二)興趣教育對語文教育的作用機制

興趣教育對于語文教育的作用機制主要表現在學習的主管能動性、學習方法和技巧的選擇、教學內容接受的效率、對學習持之以恒的意志力以及學習質量方面,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充分調動各方面的能力和潛力來提高語文學習的質量和效果。1、通過興趣教育調動語文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上述論點說明了興趣對于教育的影響和意義,對于學生而言如果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以及課程設置對于學生來說能夠激發其興趣,可以充分的調動其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其自覺、自發的對課程內容進行探究。當學生對語文教學有主動探索和學習的欲望時,即使沒有家長和老師的監督,學生也會自覺的尋找周圍可以利用的學習資源和條件,主動去探尋自己感興趣的教學內容,以十足的干勁和飽滿的熱情來進行語文學習。2、通過興趣教育優化語文教學的方式和方法諸多實驗證明學生對于自己感興趣的教學內容有著更高的記憶效率和學習效率,對于小學語文這樣有著大量背誦內容、教學知識點繁雜、閱讀理解內容量大的學科來說,通過興趣教育來引起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高度關注以及深度思考理解,能夠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思考,積極尋求恰當的方式和策略,來對學習內容進行深度的加工,通過理解和消化更有效率的掌握學習內容,同時在消化理解的過程中能夠更深入地對知識點進行融會貫通,當然當學生對于你小學語文教學的內容和課程安排有了很好的融會貫通之后,能夠使其心理上獲得自我的肯定和認可,計算題對于小學語文這門課程更大的興趣,從而反作用于課程的學習。3、通過興趣教育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傳統的小學語文教育主要是“填鴨”式的教育,學生們機械地聽課、學習,老師在不考慮學生實際接受能力和興趣關注點的情況下,自顧自地進行填充式授課,學生在接受教學內容時多是被動,學習過程中對于學習內容的加工和吸收效率慢且效果差,沒有真正融會貫通。通過興趣教育,學生及時敏銳地捕捉教師教學過程中傳達的知識點和信息,并自主地進行分析和消化,從而進行歸納總結和分析探究,整個學習的過程效率和質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消耗相同的時間成本,能夠獲得更大的學習成果。與傳統枯燥乏味的填鴨式教育相比,興趣教能夠引導學生在充分發揮自己能動性的同時,自覺降低周圍環境和其他因素所帶來的消極影響,主動自發地提高信息處理和消化的效率,從而使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得到提高。4、通過興趣教育鍛煉學習的意志力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尤其對于小學生而言,語文這門課程的學習過程尤為漫長,必須要通過日常的積累,“三分鐘熱度”顯然是不能把這一門學科學習好的,而且對于小學生而言,其年齡較小,心智相對不成熟,難以長時間第保持學習的熱情和專注,通過情趣教育能夠幫助其長時間地專注學習,同時在面對學習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時更有勇氣和毅力去突破,像愛迪生一樣沉浸在自己感興趣的事務當中不斷鉆研,最終才能夠取得斐然的成績。

四、小學語文興趣教育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從目前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和困難:一是家長和學校老師想要達到更高教學目標導致當前小學語文教學設定的目標往往高于課程和大綱的標準,小學生不得不學習和掌握更高年級學生的學習內容,這嚴重脫離了小學生所處的認知和學習能力范疇,即使學生最初對于語文這門課程充滿興趣,但因為學習目標超標準、學習過程過于吃力,導致其興趣降低,并逐漸產生厭學情緒。二是為了實現高標準的學習目標,小學生不得不應對繁重的家庭作業任務,在其有限的課余時間中學習擠占了其游戲玩耍的時間,導致其童年追求快樂時光的天性被壓制,逐漸消解其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和快樂,一旦外在的壓力被打破,就很容易被學習以外的事務所吸引,從而荒廢學習。三是教學方式方法的固化和缺乏創新,導致小學語文教學的形式和內容固化,千篇一律的教學策略和不斷重復的教學方式造成小學生對于語文課堂的期待降低,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自然被不斷消減。四是評價方式看中標準答案,“唯分數論”“死守標準”導致學生的額思維模式和思維方向被固化和約束,難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加以創新和發展,從而降低其對于學習的熱情和激情。

五、結語

綜上所述,盡管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小學語文興趣教育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和進步,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然存在不足之處,因此在未來小學語文教育的發展過程中,要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位置,從學生本身出發,結合其自身的特點,制定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來培養小學生對于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教學方式方法的不斷優化和創新,從而保持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和熱情,這對于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對于小學生奠定良好的文學素養為未來的學習生活筑牢基礎意義更為重大。

參考文獻:

[1][3]黃翠華.興趣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有效課堂的教學研究[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4).

[2]黃娟.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J].文淵(高中版),2020(5).

作者:李林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