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三習四元素”教學模式

時間:2022-08-27 08:36:57

導語:初中語文“三習四元素”教學模式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語文“三習四元素”教學模式

摘要:隨著語文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fā)展,人們在語文“高效課堂”不斷探索。筆者所在學校構建的“三習四元素”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正是在深入研究教學理論的基礎上,結合語文學科特點而成的新型語文教學模式。“三習”是指“預習”、“研習”、“復習”,“四元素”是指“收獲”、“互助”、“展示”、“內省”。本文將結合實踐具體闡釋“三習四元素”教學模式的操作程序。

關鍵詞:初中語文;高效課堂;“三習四元素”;操作程序

隨著語文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fā)展,人們對語文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由原來“低效課堂”走向“有效課堂”,由“有效課堂”提升至“高效課堂”。筆者所在學校構建的“三習四元素”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是在深入研究教學理論的基礎上,結合語文學科特點而成的新型語文教學模式。

1“三習四元素”模式概述

1.1“三習”。“三習”是指預習、研習、復習。預習:這是初中語文“三習四元素”課堂學習的開始。該環(huán)節(jié)主要由學生課前獨立完成學案“預習”部分。研習:這是初中“三習四元素”幸福課堂模式的核心環(huán)節(jié)。該環(huán)節(jié)主要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活動方式完成。復習:將本課所學內容完整回顧、認真整理。1.2“四元素”。“四元素”即收獲、互助、展示、內省。收獲:即復習已有知識,準備進入新課學習。互助:即通過組內成員互助的方式完成對知識的補充完善。展示:即把小組互助合作的成果進行展示交流,并進一步補充完善。內省:即學生的學后反思、教師的教后反思。

2“三習四元素”操作程序

初中語文“三習四元素”課堂教學是將課前、課中、課后三個時段貫穿整個學習過程,囊括了學生語文學習的全方位時空,具有嚴格的操作程序。下面,筆者將結合教學實踐具體闡述“三習四元素”教學模式的操作程序。2.1課前預習。教師編制學案。學案中要有明確的學習目標、預習內容、預習方式等,以便引導學生自主有效展開預習,為課堂教學的順利推進打下基礎。學生自主預習。預習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梳理出預習中的疑難,以便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重點學習。如,蘇教版八年級上冊《棗核》的“預習”環(huán)節(jié)設計如下:預習:(1)收集整理以“思鄉(xiāng)”為主題的古詩名句。(2)作者簡介。(3)背景介紹。(4)給下列加點字注音。(5)思考:文章寫了什么故事?讀了這篇文章,你的感受是什么?(6)寫出預習中的疑難之處。2.2課內研習。2.2.1檢查預習。檢查預習就是檢查學生是否進行了有效自主的課前學習。這里也是四元素“收獲”的體現(xiàn)。2.2.2激趣導入。興趣,是人們對事物喜好和關切的情緒,能夠推動學生追求知識、探索知識,促使學生全神貫注、積極思考,是學生學習的巨大且無形的動力。有關研究表明,學生在積極主動精神狀態(tài)下學習,其理解力、接受力會提高20%~40%,記憶力會提高1.5倍~2倍。常見的激趣導入方法有:圖片導入法、游戲導入法、資料導入法、復習導入法、錯例導入法等。這里筆者舉兩個例子:圖片導入法,即通過音樂、圖片、視頻等方式營造出與課文相關的情境。這種導入法可以通過刺激學生的聽覺、視覺等,直觀地呈現(xiàn)要學的內容,使學生對所學內容有初步感受和感性的認識。如,在執(zhí)教蘇教版九年級(下)魯迅的《雪》的時候,筆者以一組關于四季美景的圖片導入。師:同學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四季以其獨特的方式給與我們傾訴交流。先請同學看一組圖片。(師播放課件)生靜靜地觀看PPT,輕音樂緩緩起。師:看完這樣一組澄澈美麗的畫面,你有什么感受?生1:我感覺四季真美。師:很好,非常直觀的感受。生2:安靜地看完圖片,我感覺到大自然的語言很豐富,需要我們用心去讀懂!師:你的體會很深刻,而且感悟也深。看得出來,你不僅認真看圖片了,而且用心去感受了!謝謝你真摯的分享!體驗導入法,即通過調動學生的感官體驗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曾聽過這樣一節(jié)課,執(zhí)教內容為蘇教版初中語文課本七年級下第二單元的《柳葉兒》。課堂導入如下:上課后,教師手捧一個盒子。里面放著許多的柳葉。師:同學們見過柳葉兒嗎?生有的點頭,有的搖頭。師:今天老師這里準備了些柳葉兒。那你嘗過柳葉兒的味道嗎?生搖頭。師:嘗一嘗它的味道?(生紛紛舉手)生1取了一片葉子,放進嘴里嚼一嚼。師:什么味道?生1:苦苦的,不好吃!生2(品嘗后):還有一點澀澀的味道……師:同學們品嘗了柳葉的味道后會評價或“苦”或“澀”,那為什么文中的我卻認為“滿心里香的不行”?今天就讓我們跟著宋學孟走進《柳葉兒》去尋找答案吧!2.2.3自主學習。這是學生進入課堂后的第一步自主學習。依托學案開展,主要涉及以下幾項學習內容:(1)自讀課文,強化積累。(2)再讀課文,整體感知。2.2.4互助展示。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對課文有了整體的把握,接下來就需要對課文的重點、難點、細節(jié)進行深入探究。如筆者在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四課《安恩和奶牛》一課的學案中“研習”環(huán)節(jié)設計如下:研習:(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課文內容。(2)安恩拒絕賣牛的原因是什么?結合具體句子談談,你能感受到安恩是怎樣的一個老太太?(3)文中還有哪些地方讓你覺得她挺可愛、讓人喜歡、讓人敬佩的?(4)對于一篇小說,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進行把握呢?2.3課內小結。這一環(huán)節(jié)是課堂研習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是學生根據(jù)學習目標對本課知識點進行梳理的過程。可以是筆頭總結也可是口頭表達,可以由學生獨立完成,也可由師生共同完成。

作者:孫瑞 單位:淮安市清江浦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