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文化教學生態失衡與策略

時間:2022-05-12 02:39:26

導語:大學英語文化教學生態失衡與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英語文化教學生態失衡與策略

【摘要】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但是這些問題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得到了關注和重視,教育部門也根據目前大學英語教學情況,采取了一定的措施,要求大學英語教學結合理論和實踐對學生進行教學,并給予學生更多的實踐機會,讓學生能夠將所學到的英語知識應用于實踐,提升自己的英語能力,而本文主要以此為背景,圍繞大學英語文化教學生態失衡與對策進行研究和探討。

【關鍵詞】大學英語;文化教學;生態失衡;對策;研究

1大學英語生態文化教學必要性分析

我國高等院校的發展方向就是高等教育國際化,而高等教育國際化其實就是結合了教育國際化和文化國際化的教育教學模式。而在高等教育國際化中,最重要的就是提升學生的跨文化能力,使學生能夠運用英語將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推行到國際舞臺上。而在實際的高等教育國際化實施過程中,能夠適當借鑒國外的先進教育理念,但是不能照搬國外的先進教育理念,因為我國國情與國外國情還是有很大的差異,適用于國外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不一定適用于我國。而隨著經濟全球化,我國也開始提倡對外開放的經濟社會,并著重于培養國際化人才。而高等教育國際化不僅是培養能夠對外交流的國際人才,高等教育國際化也是將我國和國際連接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獨特的國際交流形式。而在實施高等教育國際化時,必須要注意我國文化的主體地位。現階段的大學英語教學中,西方文化幾度成為教學的主體,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時,也容易被“西化”,但英語教學的本質目的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跨文化能力,使學生能夠更加順利地將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出去。不過就當下來看,英語教學本末倒置,學生雖然掌握了一定的英語知識,但是卻無法運用英語知識傳播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而這樣的教育國際化并不是我國追求的教育國際化,大學英語課程是大學生的必選課,在這門必選課上,教師應該明確教學的目的,不能因此而忽略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2大學英語生態文化教學現狀和生態體系構建

2.1傳統語言教學觀念影響。現階段,我國英語教學所注重的還是語言知識能力的提升,強調單詞和語法的重要性,但是在聽力和口語方面涉及較少,而且因為教師不注重文化教學,所以學生容易出現雖然考試成績優秀,但是英語運用卻不理想的情況。這其實也就是傳統的語言教學觀念,而大部分教師直到現在為止,還深受傳統語言教學觀念的影響,將學生的語言能力設置為英語教學的目標,并沒有注意到語言與文化之間的深刻聯系,以及這種聯系能夠為英語教學帶來的幫助。2.2受制于現行的教育評價體系。無論是學校還是社會,都開始通過學生的英語等級考試的成績來衡量學生的英語水平,但是英語等級考試的成績并不能完全展現出學生的英語水平,所展現的只是學生英語水平的一部分,而且英語等級考試也更加注重語言知識能力的考核,對于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涉及較少,但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通過英語等級考試來證明學生的英語能力,教師更加注重對學生的知識水平的提升,甚至會讓學生通過死記硬背來通過英語等級考試。然而死記硬背也許能夠讓學生通過英語考試,卻不能讓學生真正掌握英語能力,甚至還會使學生厭惡英語學習。而通過題海戰術來讓學生通過英語等級考試的方式也不可取,英語答題技巧只是能夠幫助學生寫下正確答案,但是并不能幫助學生理解英語知識,且由于教師對文化教學的忽略,會使學生的英語能力成為名不副實的存在。2.3教師文化教學意識不強。我國大部分高校英語教師都還保持著傳統的教育教學理念,教學手段也非常單一,而這也影響到了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除此之外,英語教師對于文化教學的認識不夠明確,教學內容局限于單詞、語法等英語知識,導致從表面上看,學生的英語能力有所提升,但是實際上,學生提升的只是英語知識水平,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卻沒有得到培養。2.4大學英語文化教學生態體系構建研究。教育教學的情況其實也反映著社會發展的水平,社會發展越好,社會結構越穩定,教育教學的發展也會更順利,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在英語教學中,已經無法像從前一樣取得理想的教學結果,而這也是社會進步的體現,并且社會的進步推動著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大學英語教學也開始進行改革,并創新教育教學模式。同時大學英語教學還應該結合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讓學生在了解英語知識的同時,也更加懂得如何運用英語傳播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3結語

總而言之,大學英語教學中文化缺失現象是現在一個比較普遍并且嚴重的問題,所以高校也應該對此引起重視,同時還要提出一定的解決對策,但是在這一方面僅僅依靠高校的努力是不夠的,也需要國家扶持和教師積極參與,首先國家要為高校英語教學指明發展方向,而英語教師又要結合理論和實踐,在英語教學中滲入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并提升學生的口語水平,讓學生能夠將自己的英語能力運用于未來的工作崗位上,成為自己職業能力的一部分。當學生掌握了跨文化交際能力之后,學生就能夠對外輸出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

參考文獻

[1]牟細寶,喻斐斐,張麗君.高職英語文化教學策略分析[J].職教論壇,2016(35):66-69.

[2]隆濤.大學英語教學中引入英語文化教學的方法分析[J].才智,2015(27):85.

[3]李津花.大學英語文化教學研究[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2(11):344.

[4]王豆娥.論新課標下的中學英語文化教學的內容和原則[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9(4):100-101.

作者:謝晨鷺 萬玲 單位:江西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