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生積極情感研究
時間:2022-07-09 09:59:39
導語: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生積極情感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生積極情感因素發揮重要作用,情感因素與學習動機之間存在密切相關性。文章采用問卷調查與定量分析的方法,對英語專業學生英語學習中的情感因素現狀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英語專業大學生英語學習中的積極情感因素不盡如人意;學習層次、年級等因素使學生在情感目標、情感焦慮、學習動機方面產生差異;學生情感目標、情感因素與其英語學習動機間存在顯著相關;內在動機與積極情感正相關,情感目標與內在動機正相關,情感目標與積極情感正相關。由此可知,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內在動機、培養學生的積極情感因素是提升大學英語教學效果的主要策略。
[關鍵詞]大學英語;積極情感;內在動機;情感目標
行為心理學認為,情感與動機具有密切相關性。教育學家贊科夫認為,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情感與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會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對于第二語言習得,學生普遍存在畏難、焦慮情緒,在目前的教學模式下與英語教學環境下,積極情緒與消極情緒“此消彼長”,大學生英語學習的內在動機不強,造成當前大學英語教學水平未達理想狀態。
一、調查方法與設計
為更客觀的分析大學生英語學習中的積極情感狀態,文章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對學校大二、大三兩個年級英語專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保證問卷調查結果的準確性,調查問卷以課外作業的模式,通過各班級英語學習網絡平臺發放與回收,鼓勵學生“開誠布公”,真實反映自己的意見。調查問卷設計四個部分:①學生個人情況,包括性別、年級、英語等級、每周英語學習時間;②學生情感目標,包括對英語文化態度、對英語學習態度、對英語語言態度,以1-5分的評分制,消極為1分,積極為5分;③情感因素量化調查,包括積極情感因素與消極情感因素兩個維度;④自編英語學習動機量表,包括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兩個維度。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大學生情感總體發展狀況。從調查的整體分析結果來看,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對英語學習普遍存在畏難情緒,對情感目標持中立態度,但其對英語文化的好奇心較強,也表現出較積極的興趣態度;無論是積極情感因素還是消極情感因素,均會對英語學習產生較大的影響。調查中發現,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自信心明顯不足,利用英語表達情感的表現不確定。學生的情感因素對其學習產生很大影響,尤其是焦慮和抑制水平明顯高于平均水平,這說明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明顯存在一定的情感傾向,這給英語教師的課堂教學提供了思路,即發揮情感因素的正向引導,有利于克服學生的消極情感。在學生的訴求中發現,學生希望在和諧、輕松的課堂氛圍中學習英語,希望教師能夠“保持微笑”,“微笑”能夠給其帶來情感支持。此外,英語專業學生的內在動機明顯好于外在動機,這說明其對英語學習持有贊成態度,這需要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激發外在動機,進而激發內在動機。(二)年級與學習時間上的差異。年級維度:二年級學生在英語學習上的消極情感態度更為明顯,其積極情感因素明顯低于三年級,消極情感因素中的抑制方面更為明顯。從問卷統計中得到的原因為:大二年級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差、詞匯量小導致其跨文化交際難度大,進而產生抑制態度;英語基礎薄弱反映在測試考試、課堂競爭性提問方面,進一步導致學生焦慮情緒上升。每周學習時間:積極情感因素、學習興趣、英語語言態度等因素與每周學習時間因素存在明顯相關。問卷統計結果顯示,周學習時間越少,其消極情感因素與抑制水平越高,周學習時間越長,積極情感因素越多,對英語學習的情感目標態度越積極。(三)情感因素與學習動機的相關性。從情感因素量化調查和自編學習動機量表的統計結果來看,語言態度、學習興趣、英語文化態度、語言取向、積極情感、消極情感(焦慮與抑制)、內部動機、外部動機等各因素間都存在相關性,彼此之間的關聯明顯。具體來看,積極情感與情感目標正相關,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相關性不顯著,而內在動機與情感目標正相關。有研究表明,學生英語學習中內在動機的持續時間較長,由此可知,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采用積極方法有助于激發學生的積極情感,進而激發學生內在動機,有效的幫助學生建立肯定的情感態度。(四)情感因素對學習動機的影響。調查問卷的統計結果顯示,在影響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諸多情感因素中,積極情感、消極情感、對英語文化態度是最顯著的三項,也就是說,諸多情感因素與英語學習是通過學習動機來建立關聯的,情感目標、積極情感等是通過影響學生的學習動機來對英語學習效果產生作用的。總之,情感因素對學生的內外動機產生明顯的影響作用,其是通過動機影響英語學習。由此可知,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應注重積極情感因素對英語學習的影響作用,要多采用積極措施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從而提升英語教學水平。綜上所述,當前大學英語學習中,學生的積極情感依然不容樂觀,雖然他們對英語文化表現出一定的積極興趣,但缺乏自信、畏難、焦慮、抑制情緒等因素,嚴重影響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是大學生英語學習過程中主要的障礙。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注意學生的情感問題,要善于運用積極情感來激發其學習動力,進而提高英語教學水平。
三、英語教學中學生積極情感因素的構建
通過前文分析可知,大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情感因素對英語習得效果存在直接相關性,積極情感因素對英語學習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而積極情感因素又與內在動機正相關,因此大學英語教學中,可通過積極情感因素的構建以及消極情感因素的消除,來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一)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內在動機。行為心理學研究認為,內在動機是激發積極性的關鍵因素,相對于外在動機,內在動機因素更易于引導學生持久性學習。結合大學生英語學習實際,外在動機通常是外在說教、干涉等壓力下而產生的學習動機,這是非主動性的因素,而興趣學習、自覺學習則是內在動機的主要根源,只要興趣和自覺性存在,英語學習的驅動力就會“源源不斷”。由此可見,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內在動機是推動積極情感發揮作用的關鍵,而內在動機的激發則可從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兩個方面展開。一方面,英語教師在對學生學情有充分的了解與掌握后,根據學生情感態度、興趣等情況,通過引導其自主學習激發內在動機。在指導自主學習中,要注意情感支持,包括教師的支持和同學的支持,增加相互交流與溝通,啟發與誘導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教師需要注意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策略的指導,提供學生自主學習環境與機會,加強研究性學習,及時指導學生的課外閱讀和學習,既要了解學生英語學習需求,更要滿足其學習需求。另一方面,要發揮學生合作學習的作用,利用同學間的“熟悉”開展合作學習、小組學習,利用學生優勢互補來降低其英語學習中的畏難、語言抑制和焦慮。在教學實踐中,結合學生學情與英語層次,盡可能減少競爭性學習,增加合作性學習機會,建立師生、生生間的多向交流機制,提高學生自我控制能力。學生合作學習中發現,其焦慮情緒較少,自信心增強,內在學習動機增強,尤其是學生間的合作學習,能夠使其積極情緒增加,在共同探究中增加詞匯量,提升英語水平。(二)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積極情感。調查研究結果表明,大學生英語學習的態度介于積極與消極之間,存在外在動力,但積極性又不足。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可歸納為:感覺英語太難而失去信心、與自己未來從事的職業相關性不強、教師英語素質與教學模式的選擇無法激發積極性、教學方法與教學環境低效。因此,從教師觀念轉變、師生關系轉變方面培養學生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情感,對其保持英語學習的情緒和信心有積極的幫助。英語教師先要轉變教學觀念,在教學中要做到知情并中,注重啟發式、互動式、合作式教學方法的運用,更要注意對學生學習效果評價的方法。教師要強化情感因素對學生英語學習影響的意識,這需要教師從角色上作出轉變,做好“引導者”“交際合作者”“心理治療者”“參與者”的角色,與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關系,主動了解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困難,并給予幫助,幫助其消除消極因素,增強自信心,培養其主動性和積極情感。教師還需改變傳統的師生關系,注重師生平等上的積極情感培養,多對學生實施賞識教育,通過不斷的鼓勵和賞識增強其英語學習自信心。比如在與學生交流或提問學生時,盡可能保持微笑與鼓勵的神情,對學生的回答基于肯定,平和的分析學生的答案,保護學生的自尊。課堂互動中,多給學生鼓勵,學生回答問題或交流過程中,盡量不打斷學生,遇到苦難或回答錯誤時,教師要加以適當的提示,甚至可以默許同學給予適當的提示,并始終保持鼓勵的態度,這樣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促進其英語學習的主動性。(三)實施分層教學,引發不同學生的積極情感。調查中還發現,每個班級學生的英語水平存在明顯的差異,如果教師采用大班化、統一化的教學模式,顯然會對不同層次學生的情緒帶來不同的影響,因此采取分層教學十分必要。在分層教學中,還應注意分層次教學給學生引發的情感問題,解決學生學習中的思想與心理問題。分層次教學中,英語教師要依據教學目標進行分層,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與之適應的教學目標。在分層時,不僅要考慮學生的英語水平,還要適當的尊重學生的意愿,并且要保持每個層次間的流動性。學生在分層次學習中出現的焦慮等消極情緒,教師要及時疏導,引導學生自主調節與控制消極情緒。教學目標的設計要吸納學生參與的意見,使不同學生在層次學習中完成目標,樹立信心,進而引發積極情感。(四)營造輕松自由的英語學習氛圍。美國教育學家羅杰斯認為,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互助的學習環境,不但能使課堂教學順利進行,也可以幫助學生培養健康的人格,和諧的課堂氣氛是學生創造性自由表現出來的重要心理環境。研究表明,學生英語學習中的積極情感與學習氛圍存在直接的關聯,寬松、民主等學習氛圍容易誘發學生的積極情緒。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營造寬松自由、民主平等的氛圍,使學生在積極的氛圍中激發積極情感,則有助于學生英語學習的效率。教師可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與學生共同制定一個可行的、長期的學習計劃,并組織豐富多樣的學習活動,比如定期閱讀英文報紙雜志,不定時舉辦各種英語活動,創辦英語電臺,建設英語興趣學習的微信公眾號,將有趣的英語學習方法交給學生。還可定期舉辦英語交流會,不限定形式,讓學生自由展示自己的英語才能,表現自己的英語學習成果。此外,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教師還應加大對學生的情感投入,運用各種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因素,進而激發其英語學習的內外動機。
四、結語
通過分析可知,大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積極情感表現不理想,畏難、焦慮、抑制等是最主要表現,消極情緒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英語學習。同時研究也表明,積極情感因素在大學生英語學習中發揮重要作用,激發內在動機是保持長久積極情感的關鍵。因此教學中,英語教師應注重學生積極情感的誘發,采取多種手段激發學生內外動機,幫助其擺脫英語學習的心理束縛。
參考文獻:
[1]韓遠飛.論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生積極的情感因素的培養[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7(2):192-193.
[2]譚秀敏.對大學英語教學中情感因素的調查、分析與對策[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4(1):53-54.
[3]于姝媞.大學英語教學中積極情感因素的建構[J].時代教育,2016(11):9.
[4]王璐.以大學英語為背景芻議聽說教學的情感因素[J].高教探索,2016(1):114-115.
作者:陶亞寧 單位:昭通學院外國語學院
- 上一篇:批判性思維在大學英語閱讀課的應用
- 下一篇:大學英語線上線下翻轉式教學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