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大學英語一流課程建設策略
時間:2022-01-14 10:38:57
導語:地方高校大學英語一流課程建設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摘要】地方高校肩負著為地方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務,課程建設更是確保應用型人才培養高標準完成的關鍵載體與媒介。高校大學英語一流課程是學校課程建設的重要構成,在課程建設中要始終堅持以培養并發展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為目的,為地方提供更符合社會發展要求英語實踐水平的人力資源保障。因此,本文在明確我國新時期對高校大學英語一流課程標準基礎上,結合當前我國地方型高校大學英語一流課程現狀,提出可操作性應用型地方高校英語一流課程建設策略,旨在為英語教育關聯人員提供有益幫助。
【關鍵詞】應用型;地方高校;大學英語;一流課程;課程建設
大學教育實施的最終目的是為現代社會塑造更多符合需求的高素質專業人才,人才的培養與發展是所有高校的基礎職能,國家從2014年開展的一系列轉型改革措施的制定與落實,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我國人才培養工作的發展進程。而轉型升級必然會涉及到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最終落實到對傳統課程的完善上,所以地方高校要進一步發展以“應用”為核心的英語一流課程建設,確保高校課程設置滿足社會對一線應用技術型高素質人才的發展要求。
一、應用型地方高校大學英語一流課程建設的必要性
應用型地方高校人才本身不同于普通的高校人才,其有自身固有的層次、知識架構、學術能力等,學校教育的重點在于培養的目標、全過程、路徑以及最終的成效管控等,屬于現代社會中全新的高等教育人才養成體系。其培養規格也是基于社會需求,培養非專業學術型的應用實踐人才培養,主要從事服務、管理、生產等一線崗位人才。在培養模式上,主要是從技術應用角度出發,設置學術、能力、素養等多方向發展的培養架構與方案,制定以應用為中心的教學課程機制,其本質就是為社會需求服務。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趨勢的不斷加劇,使英語在新課改中占據位置越來越重,也促使應用型地方高校大學英語課程對傳統課程進行優化,向現代應用技術型一流課程的變革,而這也是社會需求發展的必然選擇。一方面,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師團隊的教學水平,實現學校師資力量的進一步發展。這種課程的建設與發展能促使不少地方高校安排英語教師進行更高學歷進修,或同其余院校英語教師間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從而使本校英語教師的綜合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為英語一流課程的建設提供更好的師資力量支持;另一方面,能使學生具有更完善的學習環境,以及更主動的自我學習能力。英語一流課程建設更符合現代對應用型地方高校人才培養需求,能滿足新課改對學生素質、知識以及應用技術的標準,通過課程體系的改革,引入現代化教學理念與模式,為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激勵學生更自主地進行學習。
二、應用型地方高校大學英語一流課程建設的現狀
(一)以教師為主體,忽視學生主觀能動性。受傳統應試教育理念、教學思維模式等因素影響,部分地方高校英語教師在實踐教學中始終難以摒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并不能真正認識到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等內在因素,對教學的重要性。很多教師在教學中為了完成學校關于四六級英語考試通過率、翻譯水平等教學要求,或主動或被動地采取了強制性灌輸教學模式,導致整個課程教學質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而社會與企業需要的是能夠發揮自身能動性與實踐性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這就與英語一流課程建設目的相悖,很難真正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二)受教育空間、資源等限制,很難拓展英語一流課程建設深度與廣度。諸多地方高校由于所處地理位置較為偏僻,在高質量教育資源、教學空間等方面存在較大缺陷,與先進區域高校在教育師資力量、教學水準等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并不能真正實現教育的公平性。在教學中并不能有效實現課程深度與廣度的延伸,導致地方高校在英語一流課程建設中很難嚴格遵循關于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無法有效地解決教育的公平性與針對性。(三)思想政治因素挖掘不透徹,對學生價值引領力度不夠。大學英語本身屬于公共必修課程,在實踐教學中面對的學生規模較大、整體數量較多,所以應用型地方高校在進行英語一流課程建設時,必須要充分重視學生價值觀念的引導與思維體系的建立。但當前我國應用型地方高校在進行人才培養與英語一流課程建時,并不能很好地挖掘其中的思政因素,無法有效地發揮大學英語一流課程的良好育人職能。
三、應用型地方高校大學英語一流課程建設的策略
(一)構建智慧型教學新模式,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課堂是教育的重要陣地與主要依托,課堂教學的核心在于課程模式的改革與優化,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是應用型地方高校進行英語一流課程建設的關鍵環節。隨著現代信息技術、互聯網等的迅速普及,智慧教學、翻轉課堂等先進教育教學名詞,逐漸滲透到日常教學中,使人們對教學模式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因此,地方高校在進行大學英語一流課程建設過程中,必須要結合社會實踐應用型人才培養需求,適當引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探究式翻轉課堂、實踐性智慧教學等,促使學生更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真正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從根本上提高應用型地方高校的英語教學水平。(二)有效整合線上線下教育資源,最大限度保障教育的公平性。部分應用型地方高校受客觀因素影響,在教育資源、教育環境等方面受限較大,所以應用型地方高校在進行大學英語一流課程建設時,就需要注重構建“優質網絡教育資源”+“課堂教學互動”教學體系,實現線上與線下教育資源的整合,使大學英語一流課程教學內容在深度、廣度上得到全方位擴展。如創建微資料、微練習等,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平臺;利用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高校MOOC學習網站、雨課堂等,最大限度地實現教育資源的擴展,增加教學內涵的深厚程度,盡可能地保障教育的公平性與合理性。(三)關注價值導向,發揮課程思政育人職能。英語課程本身就存在一定的西方知識文化與價值觀念,這也使學生在英語課程學習中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社會、教育等意識形態的影響,所以應用型地方高校在進行大學英語一流課程建設時,必須要能深入性地挖掘課程的思想政治因素。如在教學中學校可以讓教師進行集體性備課,明確英語一流課程中如何融入馬克思主義理念。同時,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可以嘗試將社會熱點、思政聚焦點等引入到實際教學內容中,適當性地增加馬克思主義理念,并組織專項話題討論、辯論等對相關話題進行深入性探討、交流,提高大學英語一流課程的趣味性、德育性以及針對性。
四、結語
應用型地方高校大學英語一流課程建設,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校的綜合教學質量,為培養更符合現代社會需求與新課程標準的實踐應用型高素質專業人才奠定良好基礎。在進行英語一流課程建設時,需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從構建智慧型教學新模式、有效整合線上線下教育資源以及關注思想政治價值導向方面著手進行改進,確保大學英語一流課程建設更高質量、高標準開展。
【參考文獻】
[1]李業琪.應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大學英語課程體系的改革[J].黑河學院學報,2020,11(2):104~106
[2]陳升雅.應用型地方高校大學英語一流課程建設探索[J].科教文匯(上旬刊),2020,9:173~175
[3]雷盛燕.新時代背景下應用技術型地方高校大學英語后續課程設置的實踐研究[J].現代交際,2018,22:4~5
[4]劉文娟.應用技術型地方本科高校大學英語課程設置改革研究[J].校園英語,2017,34:4~5
[5]郭文正.淺談應用技術型地方本科高校大學英語課程設置研究的意義[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5,4:8~9
[6]官曉敏.應用技術型地方本科高校大學英語課程設置探討[J].教育信息化論壇,2018,2(3):75~77
作者:吳瓊
- 上一篇:醫院醫療設備維修規范化策略
- 下一篇:建筑設計與節能環保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