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學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實踐
時間:2022-09-16 09:14:37
導語:情境教學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語法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但語言學科的抽象性特征決定了語法教學內容必然是乏味的。因此,我們要想方設法轉變英語語法教學形式,盡量將抽象乏味的學科內容轉變為形象有趣的知識呈現,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英語語法的興趣。近幾年,筆者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嘗試運用情境教學法,將生動形象的情境融合到英語語法教學中,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本文中,筆者對情境教學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重要意義和實踐思考進行簡略闡述。
一、對情境教學融入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重要意義的認識
1.有效促進語言表達能力提高
學生學習語言學科的終極目的是進行語言表達的靈活運用,促進聽、說、讀、寫等全方位語言能力的提升。因此,語法教學的目標不應該是讓學生死記幾個句式結構,然后進行語法的機械套用,而應該是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靈活運用所學語法知識,不斷提升語言表達能力,避免出現“啞巴英語”現象。通過情境方式進行語法知識教學,有利于學生利用實際場景進行表達,增強靈活運用語法知識意識,提升語法準確表達能力。
2.有效落實立學教學的理念
英語語法教學中,不少老師喜歡自己直接講授,將語法的用法、結構等知識直接教給學生,而結果卻不如人意。語法教學和其他學科知識一樣,應給學生一個思維自主生成的過程,讓學生對語法知識實現內化,在應用中實現固化。將情境教學方式融合于語法教學,其實就是有效落實立學教學理念,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通過靈活的表達、反復的操練實現語法思維的自主提升,增強對語法知識靈活運用的準確性。
3.有效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
毫無疑問,情境教學中,語法教學的乏味、單一、抽象等特征將會被生動活潑的呈現方式所取代。在生動形象的情境中,學生好奇心被激發,生活親近感增強,語法知識理解的難度降低,語法知識的學習興趣被迅速激發。這比傳統的教學方法顯然更加事半功倍,學生對英語語法的學習效益自然也迅速提升。
二、在情境中進行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1.設置情境導入,迅速激發學習興趣
語法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用情境導入,如視頻、圖片、小故事等形式,通過多種形象手段,迅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思維和注意力迅速進入學習新知的狀態。如在8A《Unit1Friend》的語法內容教學中,我們可以結合疫情期間的網課教學,播放微視頻《全世界都在聽釘釘話》進行導入,提問與線上、線下授課有關的問題,引導學生迅速融入比較情境,關注英語比較級和最高級的構成與用法。這種導入方式,既有趣,又貼近學生生活,抽象的語法知識瞬間化為了學生熟悉的形象感知,為后續良好教學效果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2.進行形象呈現,挖掘新知“生長點”
英語語法知識的呈現,如果由老師出示句式直接呈現,學生是沒有思維內化的,學習效益也是低下的。語法教學,要通過大量的貼近學生現實生活又與語法內容密切有關的情境表達,引導學生融入情境,在情境表達中觀察語法用法,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同時結合已有知識,有效歸納語法規律,循序漸進地挖出新知“生長點”。這既能促進學生及時鞏固已學知識,又有利于學生及時理解和內化所學的新語法知識。如在8A《Unit4Doityourself》的語法教學中,對于祈使句的呈現方式,我們可以以游戲化的情境進行。教師可以先給出一個祈使句的范例,然后可以以師生、生生、小組為單位,一方發出指令,另一方按照指令操作。游戲情景結束后,就可以讓學生歸納祈使句的特點,挖掘新知“生長點”。學生通過觀察很容易看出肯定祈使句以動詞原形直接開頭,而否定祈使句則是以Don’t+動詞原形開頭,這樣一來,學生對肯定祈使句和否定祈使句的使用方式就非常直觀、一目了然。
3.開展針對操練,落實語言交際功能
學生初步掌握了語法基本知識后,教師要通過情境化的反復操練來加強學生對語法知識的印象,促使學生對語法知識的掌握由內化實現固化,有效提升教學效果。語法操練是學生語言學習的必經步驟,而通過情境化的充分操練,能有效彰顯語言的交際功能,提升語法準確應用意識,強化語言表達能力。因此,學生運用語法進行語言知識的操練時,我們要盡量給學生創設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情境,有效拉近學生與語法知識之間的距離,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輕松愉快地解決語言交際問題。如在8A《Unit8Naturaldisasters》的語法內容教學時,當學生根據老師的呈現初步了解過去進行時的句式結構和表達方式后,我們就可以運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進行語法操練。如可以結合本課Reading內容給學生呈現一封Timmy寫給Sandy的信,信中描述了Timmy遭遇地震和獲救的過程。基于信件內容,可以讓學生運用所給詞匯的適當形式進行填空,完整地完成這封信件。然后,教師還可提問,引導學生根據信件內容,運用所學語法知識進行針對性口頭表達。語法操練要有層次性,要本著先易后難、循序漸進、交際需求的原則逐步開展。這樣,學生學會正確運用語法知識的同時,也提升了語言表達的想象思維、邏輯思維和創新思維。
4.重視形象展示,促進語法綜合運用
經過操練環節,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相應語法知識,但是如果此時就結束教學任務,那么學生的語法運用能力也只能停留在機械套用、不懂靈活和綜合運用的層面。因此,我們在語法教學的最后,要重視在情境中進行展示環節的開展。讓學生在生動形象的情境中,通過角色扮演等方式進行展示,讓學生全方位傳遞聲音、動作、表情、內容等語言信息。展示可以先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有利于適度減輕學生心理壓力,讓學生在小組內的角色扮演中更自信、大膽地展示自己,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與交流能力。小組展示結束后,可以本著自愿的原則推薦最優秀的小組到講臺前展示和表演,帶動全班同學鞏固、內化所學知識,對語法知識的感知印象,提升對語法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也提升與他人溝通協作的能力。展示也可以由老師提出一個具有思維開放性的情境問題,引導學生從不同層面回答,以提升語法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如8A《Unit6Birdwatching》的語法教學內容是關于運用to+動詞原形的方式來表示某種行為的目的。學生基本掌握了這一課的語法知識后,教師就可以設置這樣一個開放性的情境問題:“WhatdoyouthinkofZhalongNatureReserve?”引導學生運用所學語法知識進行回答。總之,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重點應體現語言交際功能,落實在交際運用而不是機械套搬的層面。因此,我們指導學生掌握語法結構或者用法只是語法教學的淺層要求,更重要的是我們要讓學生在情境中增強對語法知識、語法功能、語法意義的認知,提升對語法知識的熟練運用能力。新時代背景下,初中英語的語法教學要脫離考試的指揮棒,本著立德樹人的原則,從提升學生語言素養的角度出發,加強情境中的語法教學,增強情境中的語法認知,提升情境中的語法運用,認識情境中的語法意義。英語教師要根植新課程改革要求,根據語法內容和學生生活實際,結合學生語言發展水平,在課堂導入、語法呈現、針對性操練、形象展示等環節創設適宜情境,實現語法教學由枯燥向趣味、由抽象向形象的轉變,不斷優化和提升初中英語的語法教學效益。
作者:倪亞琴 單位:江蘇省如皋市東陳鎮東陳初中
- 上一篇:微課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應用
- 下一篇:高中英語語法教學效率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