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課程體系改革探究
時間:2022-07-21 11:28:30
導語:大學英語課程體系改革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經濟全球化以及文化多元化時代的到來,對學生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英語專業學生為了適應時展需求,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不斷對“大學英語”課程進行變革,通過課程模塊化、對“大學英語”“問題教學法”模式進行創新,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課程設計準專業化、教學手段多樣、課程評價客觀全面等,培養了一批有創新能力、高素質的英語國際化人才,為社會提供一定的社會就業崗位,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創新;創業;“大學英語”;改革;課程
隨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到來,工業不斷發展,產業結構不斷調整,社會眾多崗位逐漸被機器人所占領,對于大學生來說,要想擺脫一畢業就失業的這種現象,創新意識、創業能力變得尤其重要。目前部分學校采用傳統的章節式的課程課本教學,知識繁雜,教師不能很好地發揮自己的教學特色,只能根據大綱進行授課,課堂全程講解知識點,枯燥乏味,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欠缺,教學效果欠佳,不利于培養英語專業性人才。英語作為一種國際性語言,在經濟全球化以及文化多元性時代,具有重大的學習價值。“創新創業”為導向對“大學英語”課程體系進行研究適應了當今時代“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主題,具有一定積極意義。首先能夠提高學生興趣,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章節式課程課本教學改為多元化模塊化課程體系,所學科目有所精減,一定程度上減輕學生壓力,受到學生歡迎,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其在學習中變被動為主動,增加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效率,教學效果更佳。其次,教師在課堂上傳授相關創業經驗,能夠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創業意識,提高學生創業熱情,讓學生在無形中受到影響,為以后的創業打下堅實基礎。最后,大學生在社會中進行創業,為社會提供更多就業崗位,降低社會大學生失業率,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因此,必須堅持以“創新創業”為導向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改革,從大一開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業能力,滿足學生的就業和社會需求。
二、“大學英語”課程體系改革成果
“大學英語”作為大學階段學生必修課程之一,對學生考級、考研以及未來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在我國的大力推動下,“大學英語”課程體系堅持創新創業為導向,積極推進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一)準專業化設置課程。首先,課程設計目標發生改變。由原來的社會本位觀轉為學生本位觀,由教師為主導轉為學生為主導,由傳授知識為主轉為實用性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提高他們的思考能力及動手能力,為學生未來創業的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其次,課程設置發生改變。《“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指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英語的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讀寫能力,使他們在以后的生活或工作中能夠熟練地運用英語進行口頭或書面的信息交流,提高學生綜合素養,以適應我國經濟發展以及國際交流的需要。根據這一政策,“大學英語”課程體系改革重新劃分,有幾個不同分類。按照科目進行劃分:將傳統的聽力課和精讀課改為準專業化的綜合課、聽說課、寫作課以及練習課等,不同課旨在培養學生不同能力,促進學生英語能力的提高。按照教學手段進行劃分:將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教學手段相結合,如多媒體課、常規媒體課、多媒體與傳統教學手段結合等方式。其中多媒體主要用于聽說課,教師根據課堂內容創設交際情境,學生進行模擬的形式,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以及英語的語感;傳統教學手段主要用于寫作課,教師向學生講解寫作技巧及要領,為學生布置寫作任務,展示班級優秀作文等通過一系列寫作活動,培養學生寫作能力及鑒賞能力;多媒體與傳統教學手段結合主要用于練習課與綜合課,練習課與綜合科考察能力廣泛,采用綜合式的教學手段有利于培養學生多方面的才能。最后,英語課課時增加。由原來的284左右增加到340左右,尤其在大學一年級增加大量課時,在這一時期,通過精講精練,講練結合,以講為輔,以練為主的方式,多媒體與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讓學生做語言知識的主動者、接受者。(二)合理利用教學手段。教學手段能夠裨補缺漏,對教學效果起著重要的作用。單一的教學手段,持續性地給學生傳授知識,忽視了讀與聽的能力,容易使學生產生疲憊心理。多樣式的教學手段,太過于形式,過于繁瑣,容易使學生注意力集中于教學手段,而忽視正常的知識傳授,喧賓奪主。教學手段多種多樣,每一種都有其優勢和不足,“大學英語”教學過程千般萬化,更不應滿足一種教學手段,而應多種教學手段相結合,或不同專項講解使用不同教學手段。如練習課可綜合使用多媒體和傳統教學手段,通過實際交際活動,運用已經掌握的英語語言知識和詞語,達到復習、鞏固、加強的作用。總之,新時代“大學英語”課程應合理利用教學手段。(三)客觀全面的課程評價。《“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明確指出,教學評價是大學教師授課的重要一環,包括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之前“大學英語”教學評價主要以終結性評價為主,對形成性評價沒有過多重視。但隨著教育理念的發展,越來越發現,終結性評價已經不適合當今時代教育發展潮流。新課程理念也明確指出了形成性評價的重要意義。形成性評價即為關心學生,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學習策略、能力、所表現出來的發展潛能及掌握基礎知識和學習內容的水平等。這種評價方式區別于終結性評價的是不再只關注結果,而是更加關注學習的過程。對學生進行正確、客觀的評價,能夠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和動機,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一定推動作用。目前,以“創新創業能力”為導向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改革,倡導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其中,形成性評價占期末考試的70%,終結性評價占比30%,自此,學生開始注重出勤,課上表現,作業完成度等,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效果得到積極展現。
三、“大學英語”課程體系改革的途徑
當今“大學英語”課程知識蕪雜,沒有合理的結構安排,教師在進行授課時課堂較單一,教師上課提問較少,以教師為中心的模式導致學生積極性及主動性不高,創新力不夠。對“大學英語”課程體系進行改革,可對以往存在問題進行革新,接下來將從課程、教師上課授課兩方面進行分析。(一)課程模塊化。根據課程目標實行“課程模塊化”,設置綜合性課程,促進不同專項之間相互聯系,相互滲透。教學方面,擺脫以前單一性、三段式教學模式,堅持“創新創業”為導向,堅持能力本位原則,實施專業標準與創業標準、崗位標準相貫通的培養模式,可將其貫徹到每個教學時段。可將教學時段分為一、二、三、四學期,第一、第二學期重在課堂教育,在課堂上通過情景教學等一些其他方式培養學生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第三、第四學期重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業等相關知識與能力,并適當時間進行具體實踐操作。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師資隊伍的優劣性,對教學質量的好壞起著決定性作用,同時好的人才培養方式也必須以強大的師資作為后盾,因此,以“創新創業能力”為導向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改革必須提升師資力量,優化教師結構。學校相關負責人,可尋求政府的幫助,政府可利用其具有的權威等,對學校進行資金支持、人才供應等,學校還可招聘外教,或聘用創業成功的人才進行授課,并對所聘用教師的教學方式進行培養,從教師方面入手,推進教學改革,培養出一批創新創業能力極強的英語專業型人才。(二)“大學英語”“問題教學法。”模式創新“問題教學法”是采用教師提出問題、學生進行回答的形式,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增加學生的創業熱情,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從教師層面說,“問題教學法”要求教師提出的每個問題保證有效性。教師在提問問題時應抓住問題的實質,問題簡單明了,便于學生能夠運用自己所學過的詞匯和語言形式進行回答。同時教師提出的問題還應與所學材料、學習價值有關,學生對問題的回答能夠激發學生的思維,有利于學生對上課所學內容的進一步掌握。教師提出的問題還應具有趣味性、刺激性和挑戰性,但同時也要注意與學生知識結構、生活經歷有關,適當進行知識性拓展,保證班級大多數學生都能回答出來。另外,教師還應具備把控課堂的能力,在課上創設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能夠毫無顧忌地回答問題,將學生的課堂參與計入學生的平時成績,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最后,對于學生對問題的回答,教師應該去尊重理解每位學生,并適當對學生給出的答案進行評價。從學生層面說,首先,學生應該積極去回答老師的提問,積極參與到課堂,真正做到教師引導、學生主體。其次,作為一名學生,應具有主動提出問題的意識。上英語課時,學生應該跟著教師的思路,面對課上不懂的問題,應及時進行提問,課上不適當提問的時候學生可私下向教師請教,養成愛英語、會說英語、會學習的良好習慣。最后,學生課前需做好課前預習,對于課本中出現的文章應多讀、多記不認識的單詞。“大學英語”問題式教學方式,對教師和學生的考驗是極高的,都應提前對課本知識進行了解,這樣才能有效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以“創新創業能力”為導向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改革任重而道遠,需要各個教師以及專家在實踐的基礎上共同探索,讓學生學習英語基本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四、結語
英語作為一門國際性語言,本身就具有很大的研究價值及可塑性,以“創新創業能力”為導向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體現了21世紀“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方針政策,同時也意味著中國“大學英語”課程體系改革的發展與完善,“創新創業能力”為導向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改革是致力于打造一批英語專業能力扎實、創新能力顯著、創業意識高漲的大學生團體,培養出符合時展的人才,以此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進步,國家的發展。因此,對其進行研究時,應始終保持全面、發展的理念,共同促進“大學英語”課程體系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金鳳.探索“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思路[J].現代技能開發,1999(12):31-32.
[2]李閏濤,吳林檜.基于學生興趣出發的英語教學改革思路分析[J].福建茶葉,2019(7):164.
[3]樊婭莉.高職高專“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思路的探討[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09(3):35-36.
[4]魏際蘭.以內容為依托的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思路[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12(2):113-117.
作者:權宇 單位: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