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外貿企業崗位與商務英語課程研究

時間:2022-02-22 09:24:28

導語:新外貿企業崗位與商務英語課程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外貿企業崗位與商務英語課程研究

摘要:跨境電商貿易不斷崛起,造成人才缺口巨大。本文通過分析商務英語專業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研究新外貿企業招聘信息和工作過程,明確“互聯網+”環境下新外貿人才的需求特征。結合高教人才培養狀況,剖析“互聯網+”環境下新外貿人才培養的供需矛盾,并提出商務英語專業優化課程體系,進行課程改革的建議,開創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的新局面。

關鍵詞:新外貿;商務英語;工作過程;崗位需求;課程設置

“互聯網+外貿”的國際貿易新環境,催生了跨境電子商務蓬勃發展[1]??缇畴娚套鳛橐环N新興的國際貿易形式,在我國外貿交易額中的比重屢創新高。而跨境電商的飛速發展,也產生了急迫的“新外貿”人才需求??缇畴娮由虅杖瞬湃笨谠跀盗颗c質量、管理與技術人才、初級與中高級人才、專業性與復合型人才等方面上都有較大需求。跨境電商領域內新外貿人才的短缺正阻礙著我國小微企業“走出去”的腳步,因此高教商務英語要對接跨境電商行業人才需求,進行課程改革,服務社會區域經濟發展。

一、新外貿《中國電子商務發展報告2019-2020》

在2020全球電子商務大會上對外發布:“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繼續保持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態勢。2019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商品總額達到1862.1億元,同比增長38.3%。”[2]由此可見,中國外貿領域跨境電商行業出現了一番“繁榮景色”。利用傳統線下的方式進行對外貿易屬于傳統外貿,即“外貿1.0”階段。舊式外貿電商平臺模式,即“外貿2.0”階段,主要利用線上供求信息平臺,但未利用大數據支持。現如今出現的新式跨境電商外貿平臺,稱為“新外貿”或“外貿3.0”階段。它是憑借線上供求信息平臺,利用大數據去重構外貿環節[3]。

二、高教商務英語的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一)商務英語屬于交叉性學科

商務英語學科是屬于帶有諸多社會學科要素的人文學科,多學科交叉性決定了其屬性的特殊性與復雜性,商務英語經過長期發展,已經脫離了純語言文學學科范疇,獲得了獨立發展的地位與空間。英語專業或純語言研究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地方應用型和技能型大學學科的發展。語言的工具性決定它必須結合行業知識,落實到具體的社會崗位和職業技能,使得人才培養對接市場需求。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目標只有聚焦具體行業或職業才能實現緊密對接地方經濟發展需求,實現多元化、靈活性、自主性發展。

(二)商務英語缺乏政策性指導

商務英語專業近年來迅速發展,眾多高等院校開設了商務英語專業,但多數院校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同質化,尤其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缺乏特色。目前出臺了《商務英語專業本科教學指南》,對本科商務英語教學有明確的指導意見,但高職??粕虅沼⒄Z缺乏政策性指導。商務英語專業本??凭蜆I崗位有區別,高等職業院校商務英語課程設置要遵循人才培養規律,其重點不僅要學會語言交際,更要培養商務交往,達成交易的能力。因此,商務英語要以圍繞商務交往為目標,培養復合應用型人才,其中涉及學科種類繁多,諸如:英語語言、國際貿易、物流、保險、工商管理、跨文化交際、電子商務以及金融會計等。

(三)商務英語學制短,課時少,學生層次參差不齊

高等職業院校商務英語學制短,課時少,在校期間除了頂崗實習,真正在校學習的時間只有短短兩年多。同時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強,整體知識層次較低,學習熱情不高,知識接受能力相對較弱。如果不進行科學、合理的課程設置,學習過多過雜過難的內容,容易導致學生因畏難情緒喪失學習興趣,不分主次和重難點,眉毛胡子一把抓,既浪費寶貴的學習時間,也會導致所學內容在未來職場和就業崗位中學不致用。

三、新外貿企業的工作流程和崗位需求

(一)區別新外貿企業和傳統外貿企業

2020年7月,國家發改委等13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意見中提出:“加快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步伐,助力降低數字化轉型難度,發展線上線下融合的業務發展模式,提升企業發展活力[4]?!币虼?,只有清楚地區分傳統外貿和新外貿的工作流程,在設置商務英語課程時才能做到方向明確,有的放矢,主次分明。新外貿企業與傳統外貿企業主要區別在于:傳統外貿環節多,流程為工廠→出口商→進口商→零售商→消費者,主要是B2B模式,實施線下銷售。新外貿企業環節少,流程為工廠→跨境電商公司→消費者(有些工廠本身自己也做跨境電商)??缇畴娚探档土酥虚g成本,減少了進出口環節,多以B2C模式為主,實施線上銷售。傳統外貿牽涉到復雜的關稅,增值稅、消費稅等,進出口環節復雜,而跨境電商的稅收比較簡單,其中很多只是郵稅,減少了辦理許可證、報關之類的繁雜手續,簡化流程。因此,傳統外貿崗位是以培養“國際貿易+英語”為核心能力,而新外貿崗位核心能力則是“網上營銷+英語”。

(二)跨境電商工作流程和崗位需求對接商務英語人才培養

跨境電商企業的業務基本流程包括海外市場調研、選品、上傳產品信息、定價、產品優化推廣以及傳統外貿中所涉及的訂單處理、發貨、出境報檢報關、收款、售后服務及客戶維護等,交易基本都是通過網上交易完成。筆者在智聯招聘網對多家跨境企業的招聘啟事的崗位需求進行了分析,并調研多家跨境電商、小微企業產業的需求。在歸納總結對比中發現,跨境電商企業需要招聘人員多為跨境電商采購專員、跨境電商網絡采編、跨境電商營銷專員、跨境電商客服專員、跨境電商物流專員等。崗位職責包括熟悉產品,按平臺和公司要求選品,上傳產品,優化listing;產品詳情頁面的修改和優化;產品關鍵詞的調整和優化;部門之間的良好溝通,協同辦公,提高產品轉化率,提升店鋪流量;公司產品在阿里巴巴國際站,速賣通、亞馬遜、蝦皮等跨境平臺上的銷售及推廣工作;了解平臺規則,做好市場分析,了解客戶需求,洞悉海外顧客消費習慣;線上線下及時回復客戶詢盤,解答客戶疑問,促成訂單,并妥善處理客戶問題進行跟蹤訂單,及時維護好售后工作以及做好日常運營和維護,針對店鋪出現的問題及時處理,提升運營技巧。由此可見,網上營銷和服務能力是今后高職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的重點。商務英語專業能力要求主要集中在以語言為特色和優勢,用郵件或電話的形式開發客戶,通過電話溝通與國外地推,平臺維護與建設,回復詢盤,優化產品,處理售前、售中、售后的客服工作,社交平臺運營,日常動態發布,策劃線上活動,安排營銷工作等。如何幫助跨境電商企業按照各國文化風俗,成功選品以及利用語言優勢,開發客戶,為客戶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務,維護客戶資源,這將成為商務英語課程設置的重中之重。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間和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當傳統外貿受阻,如何開拓跨境電商業務,提升語言溝通和營銷服務能力更顯得尤為重要。

四、優化課程體系,進行商務英語課程改革

(一)適當簡化學習內容,降低學習難度,節約有效學習時間,學以致用

高等職業院校教學在課時少,學生基礎薄弱,在層次參差不齊的客觀條件下,適當減少復雜關稅、信用證及報關內容,進行提煉整合。刪除或減少原外貿崗位需求對應的一些理論性強、實用性小且晦澀難懂的課程,諸如“國際金融”“國際結算”“企業管理”等課程,因為這些對高職專科學生作為初級技能型人才用處甚微。

(二)對必要課程和教學內容進行整合或升級

作為具有語言專長的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中應重視“商務英語寫作”和“外貿函電”兩門課程,在適當增加課時量的同時,升級教材內容。學生要學以致用,用人單位更加青睞可以迅速上手的員工。“商務英語寫作”不僅僅局限于介紹各種應用文寫作的格式及基本內容,還應以圍繞營銷為目的,提供諸如如何介紹企業、品牌故事、產品描述、使用指南、產品說明書、廣告標語、廣告內容、官網新聞、媒體推銷軟文等素材,提煉寫作方法,切實培養學生商務寫作能力。“外貿函電”教材有的還停留在傳統外貿中應用的環節,用大量的篇幅介紹信用證和保險的知識和概念。對于高等職業院校商務英語專業學生,應弱化信用證和保險知識,強化學習諸如,在銷售函電中如何建立業務聯系、推銷公司產品、回復客戶詢盤、與客戶談價格、談樣品、交貨和付款知識。在跟單函電中學習如何在生產前和客戶確認訂單、回復買方催促交貨、驗貨溝通、貨物裝運細節、回復客戶貨損索賠、售后跟進二次銷售等內容。

(三)課程設置圍繞“溝通”開展

從商務英語的崗位需求和人才培養目標來看,應大力培養“語言+溝通+商務技能”的綜合型素質人才。商務英語特有的核心課程通過英語語言進行傳授,人才培養對準涉外行業,突出語言技能與職業技能兩位一體的發展方向,從而區別一般普通商科類專業。課程設置圍繞溝通開展,以溝通語言為核心,開設英語聽、說、讀、寫、譯類專業核心課程,貫穿兩個學年,增強學生語言素養;從溝通內容上來看開設“外貿實務”“跨境電子商務實務”“外貿函電”“國際營銷”等作為專業拓展課,培養學生商務技能;從溝通技巧上來看開設“溝通藝術”“跨文化交際”“外貿談判”等素質培養課程,利用畢業跟崗實習前開設十周課程,培養學生溝通技巧。

五、結語

跨境電商行業飛速發展,人才缺口已經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之一。通過分析商務英語發展現狀,研究新外貿企業的工作流程和崗位職責,從而有針對性地適時調整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方案,優化課程設置。只有政府、學校、企業、行業協會共同合作,才是解決跨境電商行業人才需求的長久之計。

作者:宋慶福 解璐 單位:安徽工業經濟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