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公寓思想政治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10 10:27:00

導語:學生公寓思想政治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生公寓思想政治管理論文

摘要:本文分析了新形勢下高校學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新情況,并提出了當前做好高校學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對策。

關鍵詞:學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新情況對策

改革開放以來,各地、各高校高度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學生公寓的思想教育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績,為高校穩定和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但是,隨著近年來社會整體競爭日趨激烈,高校學生公寓出現了一些令人擔憂的負面現象。據報道,廣州市某高校一個月內連續發生5起學生跳樓自殺事件。所有這此惡性循環事件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引起世人的思考:學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漏洞在哪里?挽救這些年輕失足者的良策在哪里?

一、當前高校學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新情況

(一)獨生子女群體的出現,給學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添加新的課題

在我國實行獨生子女政策之后,獨生子女的問題就日漸突出,這些問題在教育方面優為明顯。總的來說,獨生子女有其優勢,但是由于家庭過度溺愛、以孩子為中心等因素的影響,相當多的獨生子女從小就養成了很多的缺點,如習慣于以自我為中心而自私自利、心胸狹窄、依賴性大、心理脆弱而經受不住任何打擊,自理能力和自主性差而社會適應性不強等等。獨生子女這些缺點的存在,使他們難以適應大學的獨立生活,不能正確面對現實,不能正確認識和處理自己遇到的各種問題,給其心理造成嚴重影響,加劇了心理問題的形成。所有這些都對高校學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亟待解決的課題。

(二)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深化,增加了學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難度

高校后勤改革處處長朱寶銅在2006年全國深化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推進工作交流研討會指出:后勤改革的關鍵在于逐步開放高校后勤服務市場,在確保校內服務市場前提下走向社會,積極參加社會競爭,在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學生公寓作為后勤社會化改革的排頭兵,必然首當其充,學生公寓物業管理面向社會,全面實行社會化、市場化運作符合高校后勤的發展趨勢,但如操之過急,在各種硬軟件沒有及時跟上就推向市場,必將得不償失。高校學生公寓社會化后,既然按市場化運作,學生公寓的育人功能必然與公寓管理者的經濟利益相沖突,這樣一來,增加了學生公寓思想工作的難度,甚至會變成一句空話。

(三)貧困大學生數量急劇增長

據官方公布的數字,目前在全國普通高校中,經濟困難學生約240萬人,占在校生總數的20%,37.3%的貧困大學生有靠勤工儉學補貼生活費的經歷,26.1%的貧困學生靠親友的資助進行學業,還有11.1%的貧困學生的生活費靠政府的助學貸款等各方面的資助。作為大學里的特殊群體,特定的成長環境造就了他們自強不息,刻苦上進拼搏的逆境性格,但對多數貧困大學生而言,特殊的成長經歷所帶來只是苦澀、無奈和不盡的憂慮。調查顯示,70%以上貧困生的衣食住行受到影響,尤其是吃飯問題,為節約伙食費,一天只吃兩頓或饑一頓飽一頓的現象很普遍。更為可怕是,經濟貧困導致精神貧困,使廣大貧困生承擔巨大的心理壓力和心理素質的缺陷,容易產生自卑、抑郁、焦慮、孤僻等心理問題,給高校學生公寓的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困難。

(四)課堂文化教育與生活上心理健康教育嚴重脫節

從2004年2月份云南大學學生馬加爵殺人事件到2006年廣州市某高校不停的跳樓自殺以來,社會界從不同角度對“馬加爵事件”諸類事件進行討論和反思,從教育學及心理學角度看,暴露了當前我國高等教育在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上所存在的問題,給我們以一定的警醒和啟示,是當前高校學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活教材。“馬加爵事件”諸類事件的原因也許比較復雜,但是,課堂教育與生活心理教育脫節,對學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不夠重視,缺少對學生生活上心理疾病、精密障礙進行有效引導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明確課堂教育與生活心理教育的關系,重視學生在生活社區的心理健康,盡快形成一套完善的學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機制是當務之急。

(五)大學生面臨前所未有的心理壓力

隨著高校招生與畢業生就業體制改革的深化,“交費上學,自主擇業”的全新就業理念已把大學生推向了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從我國國情出發,這項改革勢在必行,但是同時給大學生造成前所未有的以心理壓力。對普通家庭大學生特別是特困生群體來說,他們要承擔學業上、就業上、經濟上的三重壓力,一方面要利用業余時間打工掙錢,以維持正常的一日三餐;另一方面,繁重的學習任務是大學生群體最基本的壓力,由于承擔著親人的厚望且持續時間之長,其影響之大不可低估;此外,當前惡劣的就業環境成為大學生的主要壓力源,根據一項在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顯示,75%的大學生認為壓力主要來源于社會就業,50%的大學生對于自己畢業后的發展前途感到迷茫,沒有目標。所有這一些壓力使他們身心憔悴,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

二、做好新形勢下高校學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對策

(一)結合實際加強對獨生子女人格教育、挫折教育等

獨生子女教育是當代我國社會、學校、家庭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更是高等教育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瓶頸”,在研究獨生

子女成長過程的基礎上,發現獨生子女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制定一套有效的獨生子女思想工作方法和措施,是我們的當務之急。高校學生公寓作為學生行為養成教育的場所,是高校獨生子女教育的主戰場,公寓管理者要充分借助這個交流平臺加強對他們的人格教育、苦難教育、愛心教育。人格教育強調道德,追求知、情、行的統一,公寓管理者在工作中要灌輸自主、自尊、言行一致、以誠相待的思想,并嚴格規范言行舉止,率先垂范,培養起一種健全的人格氛圍。缺少挫折與磨難是獨生子女的主要特征之一,公寓管理者要深入基層,增強他們正視挫折的非凡勇氣和戰勝挫折的信念,學會冷靜分析原因,如何克服困難,通過挫折的積累,產生出一種抗挫折的經驗和能力,讓他們明白,挫折是人生經歷的無價之寶.(二)積極探索后勤社會化新形式下學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徑

袁貴仁副部長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后勤管理分會成立20周年慶祝大會上指出: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從根本上來說有兩個基本要求,一是后勤服務的市場化,二是高校后勤組織的企業化。不可否認,市場化、企業化是我國高校后勤發展不可逆轉的趨勢,但如何做好市場化環境下學生公寓的思想政治工作、避免“經濟效益”與“育人功能”的沖突,是教育界對后勤社會化的憂慮所在。新形勢需要新思維、新方法,首先,學生公寓管理部門要加強公寓輔導員隊伍建設,形成一支作風端正、能力過硬的思想政治工作團隊,要積極推進學生輔導員進公寓,疏通學生與學校信息交流的渠道,使學生中的很多問題在萌芽狀態就得到解決。另一方面要加強各種進步社團建設,積極推進學生黨團組織進公寓,積極推進公寓文化建設,營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圍。此外,加強與物業管理部門的交流合作,正確處理經濟利益與公寓育人功能之間的關系。

(三)針對貧困學生的特點,從物質與精神兩方面做好資助工作

解決好高校貧困學生問題,是保證我國高等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高校學生公寓作為學生生活休息的場所,為解決貧困學生思想問題提供了一個良好環境,公寓管理者要充分利用這有利條件做好貧困學生的思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