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冬油菜田間管理論文

時間:2022-01-18 05:35:00

導語:小麥冬油菜田間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麥冬油菜田間管理論文

一、小麥管理

(一)冬小麥管理

1.劃鋤保墑、趁墑追肥

雨雪過后,地表基本落干后(地表呈花白斑狀時),適時劃鋤3~5厘米,視苗期和墑情結(jié)合劃鋤進行追肥,促苗早發(fā)。一般畝追施尿素7~10公斤。基肥未施磷肥或磷肥使用不足的地塊,可畝追純氮和五氧化二磷各3~5公斤。對墑情較差的地塊,是否追肥應酌情考慮。在今年暖冬和干旱的特殊情況下,趁墑促苗早發(fā)可能較有利。追肥可在剛返青時立即進行。基肥使用不足的弱苗田、個別旺苗脫肥田應強調(diào)早春趁墑追肥。早春追肥應進行深施,除結(jié)合劃鋤進行追肥外,也可采取耬施,有的地區(qū)用播種機深施化肥效果良好。

2.鎮(zhèn)壓提墑

鎮(zhèn)壓與否應該嚴格按照土壤狀況和苗情而定。

(1)一般經(jīng)冬季反復凍消后,表土層較為松軟,如果土層松軟懸浮、吊根嚴重、應該在劃鋤追肥后,及時用輕型石磙等鎮(zhèn)壓,可減少土壤中氣態(tài)水的丟失,并起到保溫和提墑的作用。通過鎮(zhèn)壓使得表墑和下層濕墑接通。播前旋耕未鎮(zhèn)壓麥田、旋耕加秸稈還田麥田,0~20厘米耕層過于疏松,應特別強調(diào)鎮(zhèn)壓提墑、促苗早發(fā)轉(zhuǎn)壯;如果土層踏實,可不鎮(zhèn)壓。對尚未返青的麥田,應該先鎮(zhèn)壓提墑,待開始返青時,再劃鋤追肥。此外,對無條件進行鎮(zhèn)壓的地塊,進行耙耱也可起到良好的效果。

(2)對于無明顯越冬期或者返青較早冬麥田,過松的土壤鎮(zhèn)壓后有斷根等危險,應視情況而定。一般如果群體適度或偏大,表墑和底墑未接通,預計鎮(zhèn)壓斷根影響較小,還是應該強調(diào)鎮(zhèn)壓。

3.加強病蟲害防治

去年我省冬小麥條銹病秋苗發(fā)病程度是近年來比較重的年份,越冬菌源量大于常年,再加上今年暖冬明顯,預計今年我省小麥條銹病將可能早發(fā),在大面積種植感病品種的區(qū)域可能且偏重發(fā)生,局部陰濕晚熟麥區(qū)可能將大流行,防控任務十分艱巨。因此要加強小麥條銹病的監(jiān)測預報,春季早準備、早防治。同時由于干旱,紅蜘蛛、蚜蟲等病蟲害發(fā)生幾率增加,也應盡早預防。

(二)春小麥播前準備

我省一般3月15日后,各地將陸續(xù)進入春播期。小麥春播準備應重點做好保墑提墑工作。主要措施如下:

1.趁墑早播雨雪過后地表落干時,各地應適期早播、趁墑出苗。今年氣溫回升較早而快,可較往年正常播種期提前5天左右播種。高寒二陰旱作區(qū)離播種期仍尚早(3月20號~4月中下旬播種),可考慮采取先覆膜保墑,后地膜栽培。春季覆膜越早越好。

2.劃鋤和鎮(zhèn)壓對此次降水不多、土壤疏松、0~10厘米表墑仍較差、不能覆膜種植的地塊,應立即及早進行耙耱保墑劃鋤保墑,在播前一周左右再鎮(zhèn)壓提墑,力爭將種子播到濕土上。

3.選用抗旱品種各地一定要選擇種植適合當?shù)胤N植的抗旱、豐產(chǎn)品種。我省有許多地方農(nóng)民亂引亂種,在旱地常采用一些水地類型品種,在大旱之年極有可能絕收。

4.抗旱播種如果表墑太差,預計正常播種難以出苗,可考慮采取深種淺蓋,深種到濕土上后,不耙不耱,保留播種溝,利用豁開土的自然回落覆土3~5厘米。在播種技術上要確保覆土不能超過5厘米,否則出苗困難。有些地方可適當推遲播期(推遲10天左右),等雨播種。

5.適當降低播種量底墑和表墑都較差的地塊,應適當稀植,減輕土壤水分負荷,可在常年播量基礎上下調(diào)1.5公斤/畝左右。

二、冬油菜管理

3月10~15日我省出現(xiàn)普遍降雨雪天氣,其中東部地區(qū)降雪量較大,對緩解當前旱情十分有利。這次降雪后油菜生長開始進入返青抽薹期,為促進油菜生長發(fā)育,把旱災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奪取油菜高產(chǎn),應加強田間管理

(一)中耕松土。中耕松土能破除降雨后土壤板結(jié),利于返青后根系對土壤養(yǎng)分的吸收,改善土壤水肥氣熱環(huán)境條件,減少土壤水分蒸發(fā),促進根部通氣,增強根系活力,加速新根生長,而且可以壅實根部起到保溫防倒春寒的作用。施足底肥:畝用渣肥1500斤,過磷酸鈣50斤(根腫病發(fā)病區(qū)用鈣鎂磷肥),碳銨30斤,糞水30挑。

(二)看苗追施返青肥。由于持續(xù)干旱,我省油菜長勢普遍偏弱,結(jié)合這次降雨,返青后及時追施氮磷鉀復合肥,免耕直播田要視苗情增施尿素。若田間墑情仍然較差,應采取人工葉面噴施尿素、磷酸二氫鉀、硼砂混合液2~3次,隔5~7天一次,從而促進苗情轉(zhuǎn)化升級。

(三)間苗、定苗。返青后適時進行間苗、定苗拔除多余苗、雜苗和病弱苗,防止形成高腳苗、弱苗,提高油菜抗逆能力,達到高產(chǎn)。勻苗定苗,噴施多效唑:一葉一心勻苗,勻密補稀;二葉一心定苗,每平方尺留10苗;定苗后每分苗床地用15%多效唑5克兌水15斤均勻噴霧,不能重復噴。

(四)早施、穩(wěn)施薹肥。根據(jù)天氣、苗情、土壤情況合理施用薹肥。返青至抽薹期溫度高、雨水充足、地力肥沃、油菜長勢強,宜少施薹肥;氣溫低、土壤肥力差、油菜長勢弱,特別是薹莖呈紫紅色且有早衰趨勢的,要早施重施薹肥,防止脫肥早衰。

(五)病蟲防治:畝用50%多菌靈2兩或70%托布津1.5兩或70%的乙錳2兩兌水100斤噴霧防治霜霉病、白銹病和猝倒病;畝用40%全殺斃40~60毫升或5%銳勁特乳油20~30毫升兌水100斤噴霧防治菜青蟲、蚜蟲、跳甲蟲、猿葉蟲和小菜蛾。雙低油菜出苗期易受蟋蟀危害,應盡量避免在花生地和紅苕地育苗,作廂時施用辛硫磷殺滅地下害蟲,出苗期用全殺斃等噴霧防治。

參考文獻:

[1]何念祖.植物營養(yǎng)原理[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60-193、403、409-424.

[2]孟賜福,周健.浙江省紅壤地區(qū)硫素平衡以及施硫?qū)τ筒说脑霎a(chǎn)效應[M].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2000:372-377.

【摘要】進入四五月份,我省小麥冬油菜等作物的田間管理特別重要,特別是雨雪過后的田間管理不容忽視。

【關鍵詞】小麥冬油菜田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