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根治術治療乳腺癌分析論文

時間:2022-02-23 09:53:00

導語:改良根治術治療乳腺癌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改良根治術治療乳腺癌分析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26個病例均為女性,年齡36~75歲,平均49.5歲。癌發生在左側乳腺15例(57.7%),右側乳腺11例(42.3%)。臨床分期:1期2例(7.7%),2期23例(88.4%),3A期1例(3.9%)。

1.2治療方法

25例患者行改良根治術1式(保留胸大、小肌)。對于1例3A期乳腺癌及術前或術中發現有1,2級淋巴結腫大者則行改良根治術3式(kodama法)[2],即在根治術1式的基礎上,沿胸肌間溝下方1~2cm處沿肌纖維走行分開胸大肌,從而更好地廓清鎖骨下淋巴結和胸肌間淋巴結,淋巴結的清掃同根治術相近。沖洗創面后,再用43℃左右蒸餾水沖洗浸泡創面約5min,吸凈,留置5-FU0.75g于創面,腋下及鎖骨下方各放置引流管1枚,于腋中線處另切口引出,間斷縫合皮膚,切口、腋窩加壓包扎,引流管接負壓吸引,24~72h后拔除引流管。術后按以下方案化療:5-FU0.75~1.0g,CTX0.6~1.0g第1、8天;表阿霉素40~60mg,第1~8天,靜脈給藥,28d為1個周期,用藥4~6個周期。放療指征在病人化療結束后,酌情選用鎖骨、內乳區及胸壁處照射。

2、結果

經跟蹤調查發現:26例中發生皮下積液需要處理的2例(7.8%),皮緣壞死1例(3.9%),經換藥治療后愈合,上肢淋巴性水腫(輕度)2例(7.8%)。淋巴結轉移情況:26例中有淋巴結轉移8例(30.8%),其中2期23例中有7例(30.4%)。3A期1例(100%)。全組獲得隨訪,至目前均健在,由于隨訪年限較短,生存率有待進一步研究。

3、討論

乳腺癌是一全身性疾病,應重視全身治療。然而手術切除對于可手術的乳腺癌乃是主要治療手段。盡管在乳腺癌的治療中對于手術的擴大還是縮小,目前仍存在分岐意見,但總的看來,還是趨向于限制性手術。本研究采用以保留胸大肌、小肌的1式改良根治術取得與典型根治術一樣的效果是令人鼓舞的,其以破壞性小,畸形輕、術后生存期長、勞動生活質量較高而令人滿意。改良根治術分為改良根治術1式和2式,1式保留胸大、小肌;2式切除胸小肌、保留胸大肌;二者對腋窩淋巴結的清掃均達到Halsted根治術的效果,對于選擇1式或2式,應視具體情況決定。改良根治術1式的適應癥:①主要適用于臨床1期和腋窩無明顯淋巴結轉移的2期乳腺癌;②3期中鎖骨下和胸小肌后無明顯淋巴結轉移,胸肌未受侵者;③全身情況良好,無嚴重臟器疾病。由于該術式保留了胸大、小肌,徹底清除淋巴結,既使胸壁有良好的外形和上肢功能,術后患者生活質量提高,又達到對乳腺癌局部區域的根治術。清除腋淋巴結時必須仔細耐心,注意保留胸神經,否則術后胸肌萎縮、纖維化,胸壁變形,使胸肌的保留失去意義。清除腋淋巴結必須徹底,勿遺漏,特別注意胸大、小肌間的Rotter淋巴結,臨床上因此術后復發者并不少見,應引以為戒[3]。

乳腺癌的治療是一個綜合性的治療,包括手術、化療、放療和內分泌治療:①術后放療:放療是防止術后局部復發的重要治療步驟。目前傾向只照射乳腺、胸壁、內乳區、淋巴結陽性者加照鎖骨上下區[4]。輔助放療應該在化療全部結束之后進行,不要將放療提前到化療之前,也不要中途停止化療插入放療。②化療:術后化療的目的是控制潛在的微小轉移灶,依*以化療為主有效的周身性藥物療法,以消滅殘存的腫瘤細胞。因為人們逐漸認識到乳腺癌不僅是一種局部病變,而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區域淋巴結具有重要的生物學免疫作用。但血流擴散具有更重要的意義。我們常用CEF(環磷酰胺、表阿霉素、5-FU)方案治療。③內分泌治療:其作用機制是阻斷和抑制激素與受體的作用,降低體內雌激素水平,抑制癌細胞的增生和繁殖。如三苯氧胺即可減少細胞內雌激素受體含量,對ER陽性者,不論年齡和月經情況、淋巴結轉移情況以及腫瘤大小,都可采用內分泌治療,均可抑制腫瘤復發和降低死亡率。

因此,對于醫療條件相對不發達地區,改良根治術仍為乳腺癌的不錯的手術方法。

參考資料

[1]佟金學,董新舒,張豈凡,等.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式探討[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0,20(5):301.

[2]郭仁宣.乳腺癌外科學[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2007.182,237.

[3]蔣書玲,張斌.乳腺癌根治術的應用體會.中國實用外科雜志,1996,16(4):240.

[4]王天峰,林本耀.解讀乳腺癌[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6.179.

【摘要】目的:探討改良根治術治療乳腺癌的臨床效果。方法:25例患者行改良根治術1式(保留胸大、小肌)。對于1例3A期乳腺癌及術前或術中發現有1,2級淋巴結腫大者則行改良根治術3式(kodama法)。結果:經跟蹤調查發現:26例中發生皮下積液需要處理的2例(7.8%),皮緣壞死1例(3.9%),經換藥治療后愈合,上肢淋巴性水腫(輕度)2例(7.8%)。淋巴結轉移情況:26例中有淋巴結轉移8例(30.8%),其中2期23例中有7例(30.4%)。3A期1例(100%)。全組獲得隨訪,至目前均健在,由于隨訪年限較短,生存率有待進一步研究。結論:本研究采用以保留胸大肌、小肌的1式改良根治術取得與典型根治術一樣的臨床效果。

【關鍵詞】乳腺癌改良根治術1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