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誠信缺失原因分析論文

時間:2022-07-12 11:20:00

導語:會計誠信缺失原因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會計誠信缺失原因分析論文

摘要:本文就近幾年經常談及的企業會計誠信危機問題,從經濟利益、社會道德、產權關系與契約關系等六個方面分析了會計誠信缺失的共性原因,并就其存在的根源提出了合理解決我國會計誠信缺失問題的一些主要對策。

近幾年。會計誠信缺失問題屢有發生。引起了全世界會計學界及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紛紛著書立說。各抒己見。本文也想就這一問題發表拙見。懇望批評指正。

一、會計誠信遇到了國際性的挑戰

所謂的會計誠信實際上就是會計對其反映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及客觀性向會計信息使用者和整個社會所提出的一個基本承諾。

會計誠信是會計的立身之本。千百年來,正是由于會計真實性的存在。才使會計得以存在和發展。

但是,會計誠信缺失問題也越來越困擾著世界各國。

在我國,會計誠信缺失大有愈演愈烈之勢。且不說鄭百文、銀廣夏等會計造假的典型案例轟動全國。就是財會和審計的檢查結果也令人吃驚:1999年底。財政部抽查了100家國有企業的會計報表,發現有81家虛列資產37.61億元,89家虛列利潤27.47億元。2000年抽查了159家企業,發現。資產不實的有147家,虛增資產180.48億元,虛減資產24.75億元:利潤不實的有157戶,虛增利潤14.72億元。虛減利潤19.43億元。2001年,國家抽查了32家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報告,有14家審計報告嚴重失實。有人估計,在我國企業會計年報中,不實報告可能達到60%左右。由此可見。會計誠信遇到了極大地挑戰。

在國外,會計誠信也遇到了強勁的挑戰。一段時間以來,美國的安然、世界通信、施樂和法國的威旺迪等國際大公司相繼曝出假賬的丑聞,在世界范圍內引起了軒然大波,安然公司會計信息失真和安達信會計公司執業質量的低下。令世界對一向以世界經濟領頭羊和國際會計楷模自居的美國的會計信息質量有了重新認識。

更為嚴重的是,安然、世界通信等公司的假賬丑聞并不是個別現象。有調查表明,多達三分之一的美國上市企業有捏造盈利報告的嫌疑。可見,會計誠信缺失問題不是一個國家的問題。而是世界性的問題。

二、會計誠信缺失的共性原因分析

(一)利益驅動是會計誠信缺失的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

中國的鄭百文、銀廣夏事件也罷,美國的安然事件也罷。他們之所以發生。并不是有些人所說的是制度上的原因。而是經濟利益上的原因。美國和中國的社會經濟制度不同。按理不應出現類似問題。但為什么會出現呢?答案只有一個。不是特性原因在起作用,而是共性原因在起作用。人類行為的共性原因很多,但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因卻是利益原因??v觀人類社會和世界經濟發展史。不難看出。人類社會發展的每一步無不與利益有關。各種社會制度的更替只所以能夠發生。也是各種利益驅動的結果。導致會計誠信缺失的首要原因是利益驅動??梢栽囅搿H绻荒塬@得一定的經濟利益或其他利益。還有誰愿意冒身敗名裂之風險去干這種違法并遭人抨擊的事呢?美國安然公司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去做假賬,就是這些假賬能夠給他們帶來莫大的經濟利益,我國鄭百文、銀廣夏等會計造假的典型案例之所以能夠發生,也同樣是經濟利益在驅動。因此。會計誠信缺失最共同和最基本的原因是利益驅動的結果。

(二)產權關系的存在和契約關系的發展是會計誠信缺失的“催化劑”

隨著公司制的不斷發展,所有者和經營者的分離已成為世界企業制度的發展方向,這種制度一方面將優秀的經營人才推上了企業高級經營管理崗位。另一方面又使經營者為了顯示自己的經營才能和業績。獲取股東或董事長的信任,鞏固已得的地位,在企業實際經營狀況不太理想的情況下,有些經營者利用經營者與所有者關系的分離,避開股東,通過制造虛假會計信息來謀取股東的信任。以便繼續延長其經營者的任期,許多股份制公司會計誠信的缺失無不與此有緊密的關系。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

越是到了現代社會,契約就更成為各種社會關系的一種本質要求,契約關系幾乎存在于社會經濟的各個角落,而在契約關系中。委托方往往遠離企業或根本找不到真正的代表。使委托方對受托方的監督有所弱化,會計誠信就失去了直接的動力和壓力。會計造假行為就會出

現并愈演愈烈。由于委托方監督缺位已成為當今世界一種比較普遍的現實。故會計誠信的缺失就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所有者與經營者關系分離的存在和契約關系的發展是會計誠信缺失的“催化劑”。

(三)物質生活的豐富化和人們對物質生活質量要求的高度化是誘發會計誠信走向缺失的社會原因

隨著物質生活的不斷豐富。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隨之不斷提高。豐富多彩的高質量物質生活對相當多的人是有很大吸引力的,而高質量的生活的需求需要以一定的經濟基礎做后盾。為了追求這種生活。一些人甘愿冒一定的風險去踐踏會計誠信。美國等發達國家之所以屢屢出現虛假會計信息恐怕無不與此有著緊密關系。

(四)倫理道德的頹廢是會計誠信缺失的道德原因

從會計誠信與社會倫理道德的關系來看,會計誠信似乎與社會倫理道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會計誠信產生于社會倫理道德形成之后。并隨其進步而發展。雖然我國和西方國家都有其較完整的倫理道德體系,并曾在一定時期內對人們的行為有較強的約束力。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各種社會倫理道德(包括西方倫理道德)均經受著劇烈的沖擊,原因在于現代人受到各種利益特別是經濟利益的誘惑和驅使逐漸使傳統的倫理道德失去其社會作用,出現了倫理道德頹廢現象。因而使會計誠信失去了其得以存在的道德根基。

(五)會計手段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是會計誠信走向缺失的技術原因

伴隨著科學的發展,不斷有新的技術和方法融入到會計領域。在使得會計工作更加有效開展的同時,也使得會計的舞弊行為更加隱蔽難以覺察。不論美國安然事件還是我國的銀廣廈事件均違背會計誠信原則,涉嫌在財務報表上大做文章,隱瞞公司的真實財務狀況,利用錯綜復雜的關聯交易虛構利潤。特別是安然公司利用一套復雜的財務系統和財務規則的漏洞以隱藏公司債務。并與其合伙企業相互勾結,通過降低其財務中的負債額,夸大公司業績、虛報利潤等手段欺騙廣大投資者。以至于連華爾街的專家和以嚴管著稱的美國證監會也幾無覺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