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期權制度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08 11:09:00
導語:上市公司期權制度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從經濟學角度來看,股票期權的作用是改善公司治理機制、協調經理人與股東之間的利益、防止企業經理人員的短期行為,降低成本。股票期權賦予管理者與股東一樣的關于企業成功與失敗的心態,它象回報股東那樣去回報經理人,促使經理像股東那樣思考與決策。期權計劃使經理人的一部分報告處于不確定狀態,必將刺激每位理性的經理人員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時實現股東財富最大化,從而達到股東控制經理人行為的目的。
我國當前推行股票期權制度有如下意義:發展與扶持高新技術產業高新技術企業在發展初期,用于研究開發費用大,風險高,現金凈流入少。因此用股票期權替代高額現金報酬來吸引、激勵、留住優秀核心技術人材與高級經理人員,鼓勵他們與股東風險共擔、利潤共享。
促進國有大中型企業上市公司建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長期以來國有企業政企不分,所有者虛置,高層經理人員大多由政府任命,由行政人員擔任,企業管理水平低下。通過期權計劃制約與激勵國企老總,遏制短期行為。
培養職業經理隊伍期權計劃將引起社會對職業經理人力資源價格的普遍關注,催生經理人市場,來自職業經理市場的競爭將進一步減少成本。
設計我國股票期權制度應注意以下幾點:適當控制期權規模我國股票期權制度的正確定位是激勵約束機制,因此,相對于美國將股本總數的20%定為可授予期權的股票數的最高限,我國期權規模將大大少于這個比例:參照香港主板和創業板證券股份計劃有關條款規定,我國股票期權計劃可授權期權的股份數額不得超過本公司總股本的1%,任一參與人在每一計劃中僅能持低于25%的數量。此外,期權持有人的持股比例不得超過5%。在期權規模不大的情況下,為保證期權計劃實施效果,參與期權計劃的人員范圍也不宜過大,期權授予對象應是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核心技術骨干和有突出貢獻的職工,不應盲目效仿國外將期權授予范圍向一般員工擴大。上述安排能防止股權的過分稀釋,導致原股東控制權的下降及每股收益的稀釋。此外限制期權計劃規模,也保護了在計劃執行過程中債權人的利益,因為負債與所有者權益比率的提高,將意味著企業的財務風險增大。有重點有選擇的授權能避免將期權制度成為普惠制,一種公司的基本福利制度;避免其演變為內部職工股并由此滋生腐敗,而喪失其應有的激勵作用。
適當延長行權期限期權計劃充分發揮激勵約束機制的前提是:證券市場規范,股價與經理的行為相關。根據CAPM模型,股價是公司所承擔總風險的反映——包括公司特有風險及市場風險。市場風險(系統風險)導源于會影響到所有公司的因素,如經濟衰退,戰爭,宏政政策變化等。此外,由于我國證券市場尚未完善,公司經理層與員工的努力工作并不必然導致股價上升。除市場風險外,其他人為的干擾因素,如違規交易,莊家炒作等都可能使股價背離公司內在價值及經營業績。因此,在我國這樣一個弱勢市場中,要使股權計劃發揮其應有作用,減少市場噪音對期權計劃的負面影響,一方面要加強證券市場監管,整頓宏觀金融秩序;另一方面行權期限不宜定得太短;參照西方慣例,可定為10年。但較長的行權期限,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激勵的力度,不過更能有效抑止經理人員的短期行為。此外,每年行權窗口期開啟時要避開有可能造成股價異動的時日,如(1)影響股價的事件發生時直至有關信息披露為止(2)公司業績公布前一個月內(3)公司重大事件公告之前5個工作日內。
股票來源期權計劃中的股票來源,按國際慣例是增發、預留、回購、轉讓。我國《公司法》149條規定,公司不得收購本公司的股票,但為減少公司資本而注銷股份或與持有本公司股票的其它公司合并時除外;此外,我國境內上市公司尚無為實施股票期限而增發新股的先例,所以我國當時采用增發與回購方式將存在法律障礙,有待于《公司法》修改后及證監會頒布相關批文后在我國上市公司中實施。當前較恰當的股票來源有:
1)公司配股對國有股放棄配股的部分,由于配股價格大都低于市場價格,從而易于為上市公司所接受。
2)國有股存量部分,盤活國有股存量作為期權計劃的股票來源,其約定價格與公司的市場價格較接近,且與國家體制改革如國有股減持及補充社保資金并行,同時也減少了國有股上市對證券市場的沖擊。
設立薪酬委員會健全內部控制推行期權計劃,要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和內部控制制度。首先要在董事會下設立薪酬委員會,負責公司股票期權管理的日常事務,獨立董事和獨立監事為其當然委員,其他委員由董事會任命。薪酬委員會負責制定期權計劃,并報請股東大會審批。為了在期權授予上保持客觀、公正的心態,薪酬委員會成員與經理人員之間應保持相對獨立;避免相互勾結形成新一輪的腐敗,降低期權計劃的效用。值得注意的是,作為薪酬委員會成員的獨立董事等,可能會持有一定數量的股票期權,在此情況下,為使他們的利益與股東的利益保持一致,他們的行權方式須有別于其他非薪酬委員會成員。此外,隨著我國公司治理機制的進一步完善,可在董事會下設立審計委員會來監督檢查薪酬委員會的工作及內控的實施情況。
選擇適當的業績評價制度期權計劃將拉開公司一般員工與高級經理薪酬水平,經濟利益的懸殊將勢必影響一般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加大企業管理難度。恰當的業績評價制度使期權計劃建立在相對公平合理的基礎上,減少執行期權計劃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但股東及經理人員對選擇何種業績評價方式存在分歧;經理人員愿意用財務會計指標作為企業績效評價手段和報酬計量依據;而股東更偏愛市場評價指標-尤其是股票價格,他們習慣用股價來計算公司價值及所能控制的財富,以此作為支付經理薪酬的依據。股東認為股價反映了市場對企業發展的未來預期,反映了其潛在價值,而會計數據僅是對企業過去經營成果及財務狀況的反映;此外,由于會計方法的可選擇性,財務報表數據易被操縱而造成會計信息失真。一個好的業績評價體系,須兼顧股東及經理人員的需要。我國企業通常采用財務會計指標來評價其經營業績,但在既定的會計程序及會計準則的限定下,它不能向股東傳遞有關經理人員所創造價值的詳細信息。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在企業內部推選以EVA(經濟附加值)為核心的業績評價制度——一種以會計為基礎,而又超越會計的業績評價制度;在對企業的會計利潤進行調整,扣除資本成本后,相對公允的反映了人為股東所創造的財富。它必將為期權計劃的制定奠定公平合理的基礎。
完善所得稅法及相關的會計制度由于我國目前尚未開通資本利得稅,因此,股票期權持有人所獲收益主要涉及個人所得稅。股票期權計劃誕生初衷之一是替公司高層經理人員規避由于高額現金報酬所產生的個人所得稅。所以,股票期權計劃若在所得稅法的真空地帶里執行,將引發上市公司濫用期權計劃進行雙重避稅:一方面公司通過低價授予員工股票期權來提高期權執行成本,降低公司的應稅所得,減少了公司應交所得稅;另一方面員工也無需就超額期權收益交納所得稅。因此,在稅法及財務會計制度沒有對股票期權進行規范的情況下,執行期權的社會成本是巨大的;它不僅直接造成稅收的流失,同時為上市公司進行盈余管理、利潤操縱增加了一條新路:在國有企業"內部人控制"現象依然嚴重的情況下,借期權計劃來轉移國有資產將成為一種新腐敗。因此,完善稅法迫在眉捷。期權計劃的制定與執行跨越了多個會計年度,涉及到股權轉移,資本交易,期權成本定價等諸多方面,加之市價的波動,行權日期的不確定性,勢必給會計計量、確認及信息披露帶來困難。制定我國期權會計制度,可適當參照美國APB25及FASB123中的會計處理方法及信息披露的規范。
完善相關的經濟法規首先針對股票回購問題,修訂《公司法》中的有關條款。其次要適當調整股票期權利益兌現環節所涉及到的一些法律、法規,為避免上市公司經理利用職權進行股票內幕交易,非法牟取暴利:《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第38條規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將其持有的公司股票在買入后6個月內賣出或賣出后6個月內買入,由此獲得的利潤歸公司所有。《公司法》第147條規定上市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所持有的公司股票在其任職期間不得轉讓;《證券法》規定經理人員在職期間不得通過二級市場買賣本公司股票——這些規定限制了經理所持股票的流動性,股票期權收益成了不能及時兌現的帳面收益,從而使期權計劃的激勵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如何在保證期權計劃的有效性的前提下,防止經理人員的腐敗行為,是我國經濟法及商法所面臨的新課題。
受市場經濟發展階段及資本市場完善程度所限,我國推行股票期權制度不可能一步到位,基本框架及具體細節均有待于在實踐中不斷修訂和完善。
精品范文
10上市公司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