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主動性開發的探究

時間:2022-09-10 11:28:30

導語: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主動性開發的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主動性開發的探究

一、學生政治學習主動性缺失的成因分析

(一)學生自身原因。1.學習態度:對政治學科認識不夠,思想上總是重理輕文,覺得文科特別是初三政治到最后中考反正是開卷,只要搞個考前突擊就可以了。因此課堂表現差,聽課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2.學習能力:一部分學生因種種原因,學習自覺性、主動性、堅持性、思維性等意志品質較差,認知發展水平相對滯后,再加上思想政治課本身理論性很強,開卷后的試題也越來越靈活,即使上課聽課筆記做得很詳細,也可能考不到一個理想的分數,導致有些學生長期缺少成功的情感體驗,從而失去學習政治的信心,造成學生上課只知道迫于教師的壓力而被動地做好筆記、不能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3.學習興趣:思想政治課本身是一門理論性很強又非常抽象的學科,所學的內容離學生現實生活又很遠,學生一般很難理解,比如初三政治課中講到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基本經濟制度、分配制度等內容,最終導致學生喪失了學習的興趣,造成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非常被動,跟不上老師上課的節奏,只是記好老師講到的問題及答案,之后就只知道坐在位子上發呆。

(二)外在環境原因。1.家庭原因:家庭成員特別是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一般地說,如果家長首先在行為和言行舉止上把孩子所學的科目進行三六九等的劃分,那么,如何讓孩子平等對待每一門學科,久而久之,學生在學習中也會自己區分主和副,特別是由于前面提到的初三政治中考實行開卷,更加導致學生的不重視,最終喪失了學習政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2.學校原因:學校師資力量的嚴重缺乏,初一初二沒有正規專職老師教授,導致學生難以從初一就能正確對待這門學科;教師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單一,也是不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政治的重要原因。3.社會原因:目前中考高考的指揮棒作用,社會傳統觀念和輿論導向的影響,使得“重語數外物化課學習輕視政史地等小學科”的現象長期存在。

二、學生政治學習主動性開發的方法

針對研究所得的政治學習主動性缺失的現狀及成因,筆者嘗試在所任教班級政治學習被動的學生中進行實驗,取得了一定的實際成果。簡單總結幾點,希望可以為政治教育工作者研究如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政治課堂教學中提供參考依據和研究方向。

(一)喚醒動機,樹立信心,讓學生“想”學。有的學生是因為長期認真聽課做筆記,但由于沒有掌握相應的學習方法和答題技巧,考試成績不夠理想,最終沒有了學好政治的信心,也就沒有了積極性和主動性。所以給他們樹立信心,喚醒學習動機,才能真正促他們具有較強的學習主動性。上課時,我有意請那些基礎較差但平時學習認真的學生回答問題,當他們答錯時,不表現出任何厭煩、急躁情緒,而是熱情地表揚他們動腦筋了,并耐心地給予啟發引導,直至回答正確為止,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這也給了其他學生一個良好的心理暗示:老師注重的不是答案的對錯,而是注重在課堂上有沒有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從而使學生樹立自信心,讓他們在平時的課堂學習中敢于發言,積極思考。

(二)培養興趣,激發情趣,讓學生“樂”學。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讓學生積極主動有效地學習政治,關鍵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學有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深深地意識到這一點,因而教學時注意對學習材料采取有趣的、變換的呈現方式,例如,在講授“愛國主義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時,我運用多媒體課件,播放了我國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父”的科學泰斗錢學森艱難回國、報效祖國的視頻,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這些感性材料將教學內容化靜為動、化遠為近,把政治課中的概念、原理等抽象的東西變成具體的、形象的東西,使學生樂于接受。除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外,還重在培養學生參與意識。如在初二的政治課堂教學中,我采用了課堂5分鐘演講,由學生按學號,每節課兩位同學上臺演講,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加強學法指導,改善學習方式,讓學生“會”學。“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這充分說明了學習方法的重要性,它是獲取知識的金鑰匙。學生一旦掌握了學習方法,就能自己打開知識寶庫的大門。因此,教師不但要幫助學生“學會”,更要指導他們“會學”。特別是現在的中考越來越重視對學生能力的考查,改變了以前那種單純考查知識的做法,如果學生的學習方式方法還停留在被動地死記硬背的層面和政治閉卷考試的階段,那么結果是功夫沒少下,可是效果卻不明顯。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教學生“讀讀劃劃”,讓學生“講講記記”,帶動學生“想想做做”,引導學生“復復練練”,等等。例如,學到我國改革開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這一內容后,找出重要的句子,“改革開放是我國的•強•國•之•路,是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邊讀邊劃邊作記號,可以讓學生明白本課的重點,加深理解,強化記憶,也為日后復習指明了方向,到時翻開書本就能在最短的時間里找到課文的重點內容。需要注意的是,各種標記和符合可以由教師統一規定,也可以學生自己規定,但必須要做到規范統一,始終一致,否則會造成日后翻閱時理解混亂。

(四)區別對待,異步達標,讓學生“恒”學。為了鼓勵學生特別是學習被動生上課認真聽講,我強調有兩種情況的同學要做15分鐘課后作業。一是被老師發現上課聽講不認真,筆記未記好的同學。二是我們在學期初對每位同學都確定了一個目標分數,對不同層次的同學提出不同的分數要求。當每月的測試結束未能達到自己的目標分數的同學,就要完成老師布置的課后作業,下次月測根據考試成績再進行重新調整。這種方法學生認為比較公平,因為誰都有機會不做作業。我們也經常對學生說“機會面前人人平等”。讓他們知道“只要跳一跳,誰都可以摘到桃。”當有些學生從原先要做作業的行列跑進免做作業的隊伍中就特別開心,老師就鼓勵他們再接再厲,爭取都無需做課后作業。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極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每個月一次的調整,也讓學生能保持一種良好的學習狀態。

三、結語

要讓學生主動地學習政治,教師必須營造一種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區別對待,分層指導,樹立學生學好政治的信心;重視對學生進行學習興趣的培養,以培養內在動機為主,以外部動機為輔,改變學生學習政治中所存在的被動狀態;重視人的發展性和主體性,采用正確的方法和策略。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真正促進每個學生健康、主動地發展。

本文作者:朱惠艷工作單位:蘇州市吳江區盛澤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