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教學方式研究

時間:2022-05-22 03:09:07

導語:初中政治教學方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政治教學方式研究

一、精心設計導入環節的重要性分析

1.引起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是我們普遍認可的真理,對于初中生學習政治學科知識識也是一樣,教師運用有效的導入環節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學生對知識的注意力,從而學生就會因為好奇而順著老師的思路進行思考探究,進而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參與度。

2.提高知識間的聯系

在這里所指的知識之間的聯系是指“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對于任何一個學科來說,新知識都是來源于舊知識的演繹和推理,新知識總是會和舊知識之間有著各種聯系,在中學政治學科教學中也是一樣。對于政治知識而言,其自身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如果前面知識掌握的并不是很好,就會影響新政治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因此,初中政治教師設計一個高質量的課程導入環節對于學生只是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3.創造和諧課堂

新課程標準要求,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和教師的主導性作用,那么在初中政治學科教學中良好的課堂氣氛就有利于學生和教師角色的定位。而有效的教學導入環節能夠創造良好和諧的課堂氛圍,學生會在一個輕松愉悅的心理氛圍中學習,會隨著自己的感覺去探究,不會受到老師的制約和影響,導入環節的參與過程就是學生天性釋放的一個過程。故而,在任何一堂初中政治課堂中教師都要精心設計導入環節,以此來提高初中政治學科教學質量。

二、初中政治教學中常用的課堂導入方式

1.多媒體導入方式

科學技術的進步為教學效果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就大大提高了基礎教育的教學質量。所以說,在初中政治學科教學導入過程中也應該積極實踐多媒體導入方式。多媒體能夠把圖像、聲音、圖片、文字等內容融為一體,這樣的課堂導入方式就會對學生的視覺、聽覺等都產生很強的影響,這種影響就能夠大大提高初中生學習政治知識的興趣,會積極主動參與到政治教學活動中。初中政治是一種文科性質的學科,其具有較強的言論性,相關的知識內容也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如果用傳統的導入方式,就很難把學生的思維從課間活動中拉回來,對知識的理解就會很困難。在初中政治學科中要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來把枯燥、抽象、理論性強的政治知識具體化、興趣化,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比如在講授“我國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相關知識的過程中,因為這部分知識離學生的生活比較遠,了解也就不會非常深刻,因此,教師就可以通過視頻“南下南下”片段劇集的播放讓學生來感受一下新中國成立之后,我國政治經濟建設經歷了一個怎樣充滿苦難、成功與失敗并存的一個過程,讓學生認識到生產力的發展對于我國政治經濟發展那的重要意義,這種導入方式能夠提高學生的親身感受,并產生探究的積極性。

2.音樂導入方式

音樂能夠潛移默化的影響人們的情感,通過對音樂的欣賞,學生就會對音樂或歌曲中所表述的背景內容進行想象,從而會產生情感共鳴。在初中政治學科導入過程中也可以積極應用音樂的影響力,就比如在講授有關《自立自強》這一知識內容時,教師在課程正式開始之前就可以播放“《男兒當自強》、《鏗鏘玫瑰》、《壯志雄心》”等歌曲,同時也可以帶領學生一起唱響這些歌曲,讓學生從高亢的節奏中,體會歌曲所表達的意境和情感,并在歌曲播放之后問同學們,聽過這些歌曲之后有沒有產生某種情感,在情感的指引之下自己會進行哪些行為?這樣就把學生模糊不清的情感引領導到了實際行動中,讓學生明確了這種情感的實際內容。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歌曲提出一些問題來引起學生的討論,在討論中留下疑問,讓學生在政治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尋找答案,這樣學生就會一路激情膨脹的參與教學活動,就真正的做到了把課堂還原給學生的要求。通過實踐證明,這種音樂導入方式是最能夠創造輕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沒有差距和壓力的基礎上參與到政治教學活動中,為學生學習效果的提高打下了基礎。

3.時事導入方式

政治學科的教學是不可能離開時事的,所以,在有些政治知識的講授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時事的方式進行導入。這種導入方式能夠讓學生體會到政治知識的實效性,與此同時,時事導入方式所利用的素材都是社會上討論的熱點話題,學生通過網絡資源就很容易找到相關的資料,這就增加了學生學習素材的掌握,提高了學生知識的應用和提取能力。比如西藏事件對我國民族關系的影響、微創技術、航天技術等的發展對我國世界政治地位的影響、中日關于釣魚島事件中所表現出的主權態度等都是可以充分利用的時事話題,對于拓展學生的政治視野、豐富學生政治觀念等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對于學生已經有所掌握的話題他們會更加投入到研究探討的狀態中,能夠明顯的提高教學效率。

4.實例導入方式

政治知識在要求理論性時,也會適當的要求實踐性,生活中的實例會很容易引起學生的思考和共鳴的,所以,在導入過程中政治教師也可以通過學生生活中所接觸到的實例進行導入,這樣就能夠拉近學生同知識之間的距離,讓學生用情感帶動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就比如,在講授“挫折面前也從容”這一框題知識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從生活中影響較大的例子中篩選出一些能夠引起強烈情感的例子,如08年四川汶川地震是我國人民永遠走不出的噩夢,在這個夢里有很多孩子失去了親人和家庭成為了孤兒,那么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該如何面對未來的生活,如何面對現在的挫折?還比如,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在綿竹漢旺鎮有一個美女舞蹈老師叫廖智,在08年地震中她失去了雙腿,但是,現在她重新站立起來了,重新進行著舞蹈事業,她參加了《我要上春晚》節目,在節目現場說了這樣一段話‘當時只有兩個選擇,一是選擇不穿假肢,永遠都坐輪椅,生活很不方便,沒有自由,但是可以遠離痛苦;一個就是承受痛苦,享受自由。我選擇了享受自由。’”這樣的故事很顯然會引起學生們的太累和思考,那么,這時教師就可以順利的導入到新課的學習中,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難免會遇到挫折,我們不要被挫折壓倒,而是要借助挫折給我們帶來的動力勇敢前行,創造美好的生活。借助于這種導入方式,學生的情感會受到很大的鼓舞,生活觀念也會因感動而發生變化,這樣不但提高了學生對政治知識的掌握,而且還教會了學生面對人生的態度。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總結出一個規律,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只有適合該堂政治課的教學內容才會是最好的導入方式,才能夠提高教學質量,不同的政治課程特點應該選擇不同的導入方式,因此,教師在設計導入環節的過程中,要事先對學生的接受能力、知識基礎等進行把握;對課程的內容特點進行分析從而選擇適合的導入方式。良好的導入方式能夠影響整個政治課堂的教學質量,因此,我們通過對導入方式進行分析,以達到提高初中政治教學質量的目的。那么,就目前形式來看,比較有效的幾種導入方式大致如下,多媒體導入方式;音樂導入方式;時事導入方式;實例導入方式等,這些不同的導入方式雖然是針對不同性質的課程而言的,但是,在實際應用中也可以有選擇的綜合利用。

本文作者:盧有愛工作單位:廣東省東莞市中堂鎮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