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教學與人文精神研究
時間:2022-07-25 03:39:44
導語:初中政治教學與人文精神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初中政治教學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通過學習獲得優良的道德品質,是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方式,教師在初中政治教學的各個環節要滲透人文精神,可以從深入挖掘教材,加強師生互動,提升教師素質,開展教學活動,構建情景教學等方面入手,提高教師的政治教學藝術水平,實現初中政治教學體系的優化,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政治;人文精神;課堂教學
在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傳播理論知識,還應當加強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人文精神,指的是一個人的品格、思想、情感等多個方面呈現出來的社會文化修養,并且人文精神也是一個人自身具有的堅定政治信仰,明確的法制觀念以及健康的心理態度。初中政治是培養學生思想、道德、政治品質的重要陣地,有助于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近幾年來,中考政治試題對于人文精神的考查逐漸增多。因此,教師需要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結合人文因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一、在初中政治教學中融入人文精神的意義與現狀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社會對于學生的素質教育愈發重視,倡導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教學過程中要使學生的創造力得到充分發揮。在初中政治教學中融入人文精神,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理論知識和技能的提升。并且,還能夠使學生全面發展得到動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在文化知識的學習過程中,能夠帶著良好的心態。所以,在素質教育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在教學中融入人文精神,加強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在當前初中政治教學中,一些教師重點關注的是學生相關政治概念的記憶,雖然這樣能夠使學生在考試中獲得優秀的成績,但是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學生在成績上獲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卻并未有效地提高。在初中政治教學中主要有以下幾個狀況:第一,教師在進行教學準備時忽視了對學生情況的分析,在教學過程中,一味地推動教學進度,講解理論知識,使得學生缺乏思考的空間,與學生的互動不足。第二,在教學中教師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中一味地進行知識的交接,學生對于課堂的興趣不高,綜合素養得不到有效的發展。
二、深入分析教材,融入人文因素
優良的道德品質是人文精神的內核。在初中政治教學中融入人文因素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做好教學準備、積極開展教學活動,拉近師生關系,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修養。初中政治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獲得健全的人格,成為社會建設的棟梁之材。初中政治的教學內容包括了學生的初中生活的各個方面,但是教材中的教學內容往往只是對初中生的基本情況進行表述,同時,初中政治教材相較于其他學科教材,本身有著豐富的人文內涵。因此,教師需要深入分析教材,找出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再通過課外素材來豐富教材的教學內容,通過精心的設計,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義,感受教材中蘊藏的深刻寓意。比如,在教授《隱私的保護》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結合教材中的案例,使學生對隱私的概念有一個正確的理解,掌握如何正確運用自身的隱私權,以及當自己的隱私受到侵犯后如何處理。通過對教材中道德元素的挖掘,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道德觀念,促使學生將知識和能力有機融合到一起。在信息時代,學生基本上有著自己的社交賬號,每個學生的社交賬號中或多或少有自己的隱私,而一些學生隨意地偷窺他人的社交內容,并對其中的內容大肆宣揚,這就是對他人隱私權的侵犯。還有一些家長對孩子不放心,通過各種方式來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態,比如翻看學生的日記等。家長的這種“好奇”和“愛護”已經造成了對孩子隱私權的侵犯。從教材內容出發,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內容。
三、加強師生之間的聯系,展現人文關懷
對于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需要構建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教師需要構建合理的教學情境,這樣能夠促使學生自信、自強等優良品質的形成。實踐教學表明,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以及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能夠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所以,需要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主的課堂教學觀念,堅持以學生為本,構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給予學生相對自由和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展和完善自己。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幫助學生樹立自主探索的思維方式和創新精神。比如,在《發現自己的潛能,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布置一些教學主題活動。通過對教材中《農夫抬車》故事的閱讀,了解到人蘊藏著巨大的潛能。通過構建課堂情境,引導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分析挖掘自身潛能的方法。通過語言、記憶、身體運動三個方面的能力挑戰活動,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使學生通過科學的方式來認識和評價自己。通過這些活動,能夠使學生認識到合作的力量,形成團隊意識。
四、開展教學活動,展現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重視對個體的自我關懷,對于人類精神文明的傳承和發展也非常關注。在初中政治教學中,需要教學內容都與自我關懷和社會精神文明有關,不過,雖然教材中對相關內容有較為清楚的闡釋,但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生不僅要在課堂中學習理論知識,還應當親自到生活中去感受和實踐。所以,需要通過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來展現人文精神。站在學生的角度,對于個人性格特征的培養是教育的重點。一些學生有著較強的集體榮譽感,一些學生對于個體發展更加重視,教師可以組織持不同觀點的學生進行辯論會,引導學生在辯論的過程中認識集體榮譽和個人發展的聯系,以此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站在學校的角度,社會精神文明的建設是教育的重點。通過組織集體活動能夠構建良好的校園環境,比如,在《認識新自我》《過有情趣的生活》教學結束后,可以組織開展全校范圍的集體活動,通過黑板報或者海報的形式,引導學生來展示自己的個人生活圖景,學校方面可以通過組織糾錯隊,引導學生對自己的不良行為進行糾正。這樣能夠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社會建設中,在過程中得到自我的發展,這也能夠體現政治教學的價值。
五、提高教師素養和能力,更好地培養學生人文精神
思想政治課本身是一門很具有魅力的課程,這不僅是其自身所蘊含的真理的能量,還有著政治教師個人的影響,教師自身的道德品格、知識能力、行為作風、思想情感等都會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教師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有著多種方式。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具備榜樣的意識,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通過自身良好的形象,使學生自覺地進行模仿和學習,使學生獲得優良的道德品質。比如,在時事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在教學開始之前需要收集、整理相關資料。如最近發生的抗疫事件,通過社會上的真實事件來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還可以列舉一些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典型事件,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教師在對教材內容進行延展拓展的過程中,自身需要對時事有深入的了解,然后有效地結合教材內容,對國內外形勢的變化情況和發展方向進行分析。以此來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促使學生的人文素養得到發展。
六、構建良好的情景教學,為學生人文精神提供表現平臺
情景教學的優勢在于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豐滿形象的場景,為學生提供自由、輕松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加強對教學內容的記憶,將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激發出來。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通過情景教學的方式為學生提供表現人文精神的平臺,推動學生課堂思維的發展,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引導學生在寬松開放、豐富多彩的情境中豐富自身的情況,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情景教學的感染作用非常有效,教師可以通過視頻、歌曲等形式來調動學生的情緒,發揮學生的情感,使學生的精神得到充實和滿足。因此,良好的情景教學能夠使學生充分地展現自己的內心實際,有助于發展學生的人文精神。比如,在《揚起自信的風帆》一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歌曲《瀟灑走一回》,使學生感受自由不羈、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引導學生不必在意他人的看法,學會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而奮斗的精神。可以向學生講述上世紀我國以及世界上那些偉大的先驅,為了保家衛國,不惜拋頭顱灑熱血,最終建立新中國的事跡,引導學生了解成功背后有多少的汗水和鮮血,成功需要堅定的信念、不斷地堅持。通過向學生播放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的表演,引導學生正確看待自身的價值,使學生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以良好的情緒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挫折。通過構建教學意境,使學生獲得視覺和心理上的享受,在情感上得到熏陶和感染,在精神層面得到愉悅,保持心態上的平靜與寧和,使學生的精神得到升華。比如在《對不良誘惑說“不”》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一些以不良誘惑的危害為主題的視頻,使學生直觀地感受到不良誘惑的慘痛后果,在心靈中受到沖擊,教師并不需要進行說教,就可以獲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從中可以發現,在課堂教學中構建情境是非常有意義的。
七、結語
初中政治教學和人文精神的結合,不僅是現代教學的要求,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所以,教師需要將人文因素有效地融入教學活動中,以人文精神引導學生,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自我的不斷完善和發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參考文獻
[1]梁曉穎.淺析初中政治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育途徑[J].中外交流,2018,000(008):281.
[2]賴秀梅.初中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途徑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9,000(009):161.
[3]盧小利.初中政治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培育相關問題初探[J].文理導航,2018(4):84.
[4]孫小蓮.對初中政治教學中人文精神培養的幾點思考[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8,000(011):658.
[5]黃建輝.凸顯人文精神,彰顯思品魅力———從這里出發[J].東西南北:教育,2018(3):40.
[6]黎昆.初中政治教學中凸顯人文精神的策略探討[J].新課程(教師版),2018,000(007):270-271.
[7]巫小翠.融入人文因素彰顯政治魅力——淺談人文精神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滲透[J].考試周刊,2018,000(026):154.
作者:吳雪
- 上一篇:公立醫院財務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策略
- 下一篇: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實施策略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