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方法

時間:2022-05-22 04:00:06

導語:政治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政治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方法

1.體現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

在各類評價活動中。評價應是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教師應通過評價使學生學會分析自己的成績與不足,明確努力的方向,幫助學生實現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

2.注重形成性評價對學生發展的作用

無論何種方式,都應注意評價的鼓勵作用。教師要根據評價結果與學生進行不同形式的交流,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鼓勵學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提高。

3.注意處理好教學評價與即時反饋的關系

課堂教學是一種師生雙方參與的動態過程,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這個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引導者。過去教學之所以不能使大多數學生達到學習目標,就是因為沒有正確處理好即時反饋與課后反饋的關系,使評價和教學相脫離。新課程改革特別注重這一點,它提倡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給學生提供充分教學活動的機會,幫助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識與技能。這種新課改形式,充分體現了先進、科學的教學理念,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及時反饋、及時調控。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僅憑“察言觀色”去判斷學生的接受程度,也不能采用頻繁的小測驗、小提問去了解學生的接受程度。比較有效的辦法是課后再對學生所學習的知識內容進行考查,以獲取更加全面的反饋信息,當然這就使所獲取的反饋信息出現滯后。為了克服這種矛盾,達到即時反饋與課后反饋相統一,在教學中兩者應緊密結合,使定性與部分定量相結合,判斷反饋信息的大小,進行即時調控,待集中反饋取得學生的信息后,再次進行調控。這樣經過多次反復的反饋調控,就能使教學效果更接近教學目標值。

4.終結性評價要注意考查學生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終結性評價(如期末考試、結業考試等)是檢測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高低的重要途徑,也是反映教學效果的重要指標之一。終結性評價必須以考查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為主。總之,新《高中政治課程標準》要求我們利用多種評價方式改變傳統的對學生的評價方式,建立開放、寬松的評價氛圍,注重過程評價,建立能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評價體系;同時還應注重小組評價和學生自評、互評或請家長參評等評價方式;重點發展學生的自評能力,使評價有機地融入教學過程。教師要時刻關注評價的良好效果。教師要常常問自己:評價是否促進了學生自主能力的發展和自信心的建立?評價是否促進了學生學習的成就?評價是否反映了學生學習的問題和不足?

本文作者:陳軍工作單位:江蘇省泗洪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