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教學與時事政治教學結合的意義
時間:2022-12-29 03:39:59
導語:初中政治教學與時事政治教學結合的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政治教學也從傳統的課本單一知識傳授向時事政治與課本相結合的方向發展。將我國社會中的熱點問題與初中政治教材相結合,不僅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政治敏感度,增強其責任感[1];不僅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提高學生對社會時事的掌握程度,加強對課本知識的了解。
所謂時事政治,是指人類社會中的經濟、文化、交通、科技、教育等各領域中現階段發生的事情。加強初中學生對時事政治的學習,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時事政治具有現實性、時代性等特點,其能充分體現出當前社會的意識形態,因此,加強學生對時事政治的學習也可以幫助學生增強對社會形態的了解[2]。此外,時事政治能有效地將政治教學活動中抽象、生硬的政治理論概念具體化、形象化,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思想政治學習能有效促進學生形成良好、健康的思想意識,時事政治案例學習能讓學生對社會和自我行為有深刻認識,能有效提高學生辨析問題的能力。同時,學習時事政治能幫助學生了解世界格局的變化,了解國外的各種社會事件,培養學生與時俱進的精神[3]。加強時事政治學習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道德素質的需要。通過學習時事政治,使學生思想從量變達到質變,提高分析社會事件的能力。在信息高速發展的今天,初中生對時事政治的了解途徑增多,對社會事件的了解能提高學生對信息的加工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時事政治應用于初中政治課堂教學的現狀
將時事政治與傳統的政治課程相結合,形成新的時事政治課堂,借助時事實例幫助學生理解政治理論中的抽象概念。從另一個角度講,時事政治的學習實際上是初中政治課堂在實際生活中的一個延伸,與政治教學密切相關,是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實例與理論結合,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現階段部分學校在時事政治的教學中,只是簡單地引用時事發生的時間,對事件并沒有深入了解[4];還有的只是為了應付考試,采用死記硬背的教學方式,并不對其進行深入分析,因此,學生無法了解時事的內涵和本質。部分農村學校由于信息閉塞,教師并未在政治課程中開展對時事的分析,時事政治也就無從談起。
三、加強初中政治課堂時事政治教學的措施
(一)突出時事政治的教育性和時效性
在時事政治的教學中,教師應多引導學生利用電視、互聯網等媒介獲取時事信息,培養學生獲取時事信息的意識和習慣,篩選合適的時事信息引入政治課程中。將最新的時事信息應用并貫穿于課堂教學中,能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其對時事的關注度和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度,從而提高其政治素養。
(二)將時事政治融入到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
教師篩選出適合的時事引用到政治課堂中,要加強學生對事件的分析能力,可采用泰倫分析的方法,加強學生對知識概念的分析,培養學生關心社會動態的習慣;也可以讓學生自行收集時事信息并在班級中進行講述,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將理論與實際相聯系,提高問題分析能力。
(三)引導學生對時事進行評論
時事政治的范圍較廣,而初中學生的知識面較窄,因此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具有較大的局限性,對問題的考慮也不夠深刻[5]。教師可針對此類問題開展一些評論活動,師生共同參與到時事的分析和討論中,在激發學生思考的同時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使學生深刻理解時事政治的內涵。但在討論和評論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意見,并給予積極引導。
四、結語
初中階段的政治學習要求學生理解課本中的理論知識,并建立良好的政治思想。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應將時事與政治學習相結合,開闊學生的視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認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促進其全面發展。在時事政治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學生探索意識的形成,最終實現政治課程的教育目標。
作者:戴瑩 單位:江蘇省徐州市豐縣華山初中
參考文獻:
[1]章青.時事政治在思想政治課中的價值及實現[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4.
[2]卜婧.探索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如何運用時事政治[J].讀天下,2016(16):38.
[3]李柳燕.如何認識把握初中時事政治教學的方法[J].教書育人,2013(8):74-75.
[4]蘇志堅.初中思想政治時事開講教學策略研究[D].廣州:廣州大學,2012.
[5]達娃頓珠.關于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學的有效性策略研究[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