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發展方向
時間:2022-08-13 09:58:39
導語: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發展方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綠色發展理念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中國有關部門更是對生態環境保護給予了高度重視。對于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來講,其屬于中國生態環境保護監測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對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產生強有力的推動作用。因此,文章針對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現狀及其發展方向做出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分析探討;環境監測;發展方向;質量管理;現狀研究
現如今,我國民眾在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環保意識也不斷地增強,這使得環境監測工作越發受到廣大民眾的關注和重視。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是監測工作的重要環節,是監測數據真實性、準確性、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就我國而言,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起步相對較晚,在工作模式以及技術方面尚存在著不足之處,這對我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產生了一定的制約作用。筆者從事環境監測工作近二十年,對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現狀以及未來發展方向淺顯分析和探討,借以推動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不斷向著更為優質的方向發展盡綿薄之力。
1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目前存在的問題分析
1.1管理制度與社會發展形勢不相匹配
在我國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過程中,國民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等都產生了非常大的變化,越來越多的民眾開始關注生態環境污染和影響問題,越來越關注監測數據與標準的對應問題,這對我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就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來講,目前實際開展具體監測工作的過程中所用到的法規依然是1991年我國所頒布實施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規定”,由于時代的發展變化,現代產業結構以及廣大民眾的生活方式和需求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這便導致環境受到污染和影響的原因與30年前存在著很多的不同之處,故管理制度與現實需求存在著一定的脫節問題,這對于我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的發展以及切實有效地開展產生了不利影響。
1.2管理體系不夠完善
對于我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來講,是一項復雜性、專業性、綜合性較強的工作,會涉及監測法律、標準、采樣、分析、質量控制、管理等多種專業知識和專業手段,要有合理和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來維系和運行,對環境監測管理體系的合理構建提出了一定要求。從現狀來看,我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仍然存在著不夠完善的問題,這便導致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呈現出一定的單一性,不但難以讓相關工作人員對該工作有一個全面清楚的認知,同時也使得相關工作人員自身能力難以得到全面提高以及發揮,這對于我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以及高質量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制約。
1.3工作保障措施不夠充足
隨著國家充分認識到了社會發展過程中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價值和意義,我國的環境保護工作得到了高度重視,并且正在全面落實和開展,對此各地區各級政府部門也紛紛響應國家號召,不斷加強對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方面的投入,這對于我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質量以及工作效率的提升都產生了良好的推動作用[2]。不過從現狀來看,我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的保障措施目前仍然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之處,大體上能夠分為以下三點:一是相關工作人員的物質保障不夠充足。監測質量管理工作貫穿整個監測工作的全過程,需要全方位參與和管理,主要體現在個人防護物資、運輸保障和安全保障等方面存在不足。二是工作過程中應用到的技術以及物質保障不足。監測工作的采樣、運輸、保存、分析、質控、管理等全過程都需要先進技術手段和相關設施、設備,是監測數據真實性、準確性、有效性的根本措施和保障。現實工作中應用到的技術、物質保障存在不足。三是資金保障不足。監測質量管理工作離不開相關硬件、軟件,資金保障是硬件、軟件得以實施的基礎。對于保障措施來講,如果呈現出缺乏的狀態,不但可以嚴重延誤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的開展,同時容易導致人才流失,進而對我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質量以及工作效率的不斷提升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
1.4相關工作人員方面的問題
對于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來講,相關工作人員屬于其實施管理的主體,所以相關工作人員自身的學識水平、專業能力以及工作經驗等都可以對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的實際工作效率、工作質量、工作效果等產生直接影響。從現狀來看,我國針對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人員的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之處,再加上保障措施不夠等方面的原因使得相關工作人員的實際工作效率并不高,這對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以及健康發展都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和制約。例如:在實際開展環境質量管理工作的過程中,通常情況下都會涉及到非常多的樣品采集、保存、數據記錄還有儀器操作等,如果相關工作人員缺乏良好的專業素養、操作能力以及相應專業知識,便會對環境監測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有效性造成不良影響,從而可能導致后續工作產生工作重心偏移的問題。
2我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的發展方向分析
2.1質量控制以及監測體系將不斷完善
對于我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來說,其起步相對較晚,所以存在部分監測機構對監測體系并沒有一個足夠的了解和認知,其監測水平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3]。如果沒有一個較為完善的監測體系那么相應的質量控制工作將會不夠規范嚴謹,所能夠取得的數據也將無法保障真實性、準確性、有效性。所以,不斷完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屬于該工作的一個主要發展方向,唯有完善監測體系,才能夠保證質量控制工作能夠切實有效地做好,從而取得真實準確有效的環境監測數據,進而為相關部門提供真實可靠的數據依據,如此才能切實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2.2將更為注重人才培養
對于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來講,其屬于一項技術性非常強的工作,所涉及到的專業知識也較為廣泛,同時伴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進步,國家和民眾對于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的要求也將會越來越高,這便使得相關從業人員也必須受到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相對較為辛苦、枯燥,這使得很多高水平、高素質人才對此望而卻步。因此,接下來我國相關部門必然會對此問題給予足夠重視,一定會不斷加強人才培養力度,積極做好宣傳工作以及資金投入工作,在保證現有人才能夠對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有全面有效的了解和認知的同時,吸引高新技術人才加入到監測隊伍中來,從而推動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取得較為良好的發展。
2.3將大力開展環境監測信息化建設工作
首先,環境監測大數據將會成為該工作的發展主旋律[4]。對于大數據來講,其具備著數量大、種類多、精度高以及速度快等諸多優勢。接下來,我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信息化建設當中必然會對大數據進行全面有效的應用,通過對數據的有效分析以及整合來保證我國能夠實現跨部門、跨區域之間的數據信息共享、分析以及處理。從現狀來看,我國有很多環境監測機構正在對此作出努力,為了能夠有效提升我國不同區域之間環境監測數據的可比性,對此,我國相關部門陸續出臺了具備統一性的環境監測技術規范以及標準,所包含的內容有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大氣、噪聲、生態、固廢等諸多方面。在這個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我國實現跨部門以及跨地區的合作,能夠有效保證環境數據信息的共享,可以真正地體現出環境信息大數據的價值以及作用,這對推動我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不斷向著更為優質的方向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其次,加強智能技術的應用。在新時期,物聯網在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當中具備著非常大的應用前景。通過對物聯網技術的有效應用,能夠保證相關工作人員可以獲取到更為及時、精準以及動態化的環境監測數據,進而達到監測自動化以及智能化的目的。針對物聯網技術來講,其包含了遙感技術、紅外技術以及傳感器技術等,能夠有效提升環境信息監測效果。從現狀來看,我國對于物聯網技術已經有了較大范圍的應用。例如:內蒙古地區構建的“三位一體”環保監控平臺,該平臺便是在物聯網技術之上建立起來的,再如江蘇地區利用傳感器技術、衛星遙感技術等來對我國太湖水域進行監測,這一監測體系也是在物聯網技術之上建立起來的。由此不難看出,物聯網技術能夠在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當中發揮出極為重要的價值和作用,隨著其不斷創新和改良,將會更加有助于環境監測工作實現合理化、現代化以及科學化建設,對此我國必然會給予高度重視,這也是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未來的一個必然發展方向和趨勢。
3結語
綜上所述,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能夠對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相關部門必須注重對環境監測工作目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并且明確環境監測工作未來發展方向,合理采取有效措施來不斷優化和提升環境監測工作,強化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促使其能夠真正地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作出更為優質的服務。
參考文獻:
[1]王永娟.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環境與發展,2020,32(07):141-142.
[2]歐天養.關于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現狀及發展對策分析[J].環境與發展,2019,31(08):158,160.
[3]張如峰,余廣彬.環境監測技術應用及質量控制[J].環境與發展,2020,32(12):69-70.
[4]徐敏.環境監測采樣質量管理對策和建議[J].環境與發展,2020,32(12):221-222.
作者:閆金蓉 單位:張家界市生態環境局慈利分局
- 上一篇:地表水環境監測進展分析
- 下一篇:大數據技術在電子政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