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教育教學質量對策研究
時間:2022-09-19 10:44:12
導語:老年教育教學質量對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老年教育的教學理念是“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年大學在專業、學制、課程設置上遵循老年人教育這一理念,在課程標準、教學內容、教學進度安排上充分考慮老年教育特有的性質和規律。由此也產生一些誤區和偏見,認為老年教育與普通教育不同、老年教育以娛樂,消遣為主,沒有必要研究老年教育專業、學制、課程設置,課程結構不科學不合理,不講究教學方法,不重視教學質量。課堂教學隨意性現象時有發生,從而影響老年學員學習的熱情,對老年大學的聲譽和口碑受到一定影響。
二、老年教育教學也必須講究教學質量
目前全國的老年大學屬于開放型學校,在專業、學制、課程設置,教學標準和內容選取等方面都和全日制學校有很大的不同。但是老年教育的屬性仍然是“教育”,國家也已經明確老年教師是終身教育的組成部分。因此教育水平的高低同樣關系到老年教育的生存與發展,教學質量的優劣,同樣影響著老年大學的聲譽和口碑。必須糾正對老年教育的偏見和“誤讀”,嚴格遵循教育教學規律辦事。其中最重要的是必須堅持教學質量始終是教育的生命線,老年教育的教學質量同樣也是老年教育的生命線的觀念。“教育的使命是培養美好的人性、塑造美好的人格,同時建設出美好的社會,引領人類不斷地走向崇高。[1]”老年教育同樣如此。
三、科學設計專業鏈、課程群,設置合理的課程結構課程標準
老年大學要從長遠目標出發,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遵循老年教育的特點和規律,做好專業、學制、課程的頂層設計,即按專業群和專業鏈進行框架性設計。在此基礎上,科學合理設置課程群。課程群中的課程應結合社會需求、時展,堅持多樣性、層次性、多學制原則,滿足不同老年學員群體的不同需求。隨著老年學員知識結構、年齡結構的變化,課程結構也要做相應的調整和整合,建立低中高端門數不同的課程群。課程群內的課程內容要優化、整合,改變過分強調各自的獨立性狀況。推進教學內容的現代化,比如智能手機和計算機課程有許多相通的地方,相關課程就有必要進行整合優化。同時也要研究專業鏈跨專業課程的融合,比如計算機圖像處理和攝影后期制作課程就因現實需要進行相互貫通、深度融合。課程標準規定了課程性質、目標、實施建議等內容,是開展教學活動的綱領性文件,同時檢查評估教師教學質量的依據。由于老年教育對象的特殊性,制定課程標準時要考慮到老年人生理、心理特點。老年學員閱歷豐富、理解與分析問題能力比年輕人強,但身體機能相對衰退,行動、思維相對遲緩,接受新事物不如年輕人快。因此對于理論性較強的教學內容,可以精講、快講。而對于實踐性的教學內容,比如動手打鍵盤,練形體,就要“慢慢學、反復練”。制定課程標準時,考慮這些因素,科學合理地制定課程標準和教學目標。課程標準一旦制定,就要嚴格執行,完成課程的既定教學目標,保證課程的教學質量、不能隨意縮減、變更教學內容[2]。
四、建立穩定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在教師。目前老年學校的任課教師以外聘為主,平時不在學校。因此加強老年大學師資隊伍建設,建立考核評價和教學監控體系、優勝劣汰機制,提高教師責任意識和職業道德,開展教學方法研究,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尤其重要。1.建立科學合理考核評價和教學監控體系建立科學、合理且行之有效的教師考核評價和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十分必要。老年大學要建立新聘教師面試考核制度、教師約束與激勵制度、教學過程管理制度、教學質量評估規范、教學信息反饋體系等一系列規章制度。通過建立和實施規章制度,形成一個能夠保障和提高教學質量的穩定、有效的整體,從而對整個教學過程、教學效果以及教學管理實施監控、評價、調控和反饋[3]。進而切實提高老年教育教學質量,使老年大學健康、可持續發展。2.提高教師的責任意識和職業道德教師不僅承擔著繼承和傳播人類科學技術和文化藝術遣產的重任,還擔負著精神再生產的重任,即“傳道授業解惑”,老年大學的教師也不例外。倡導教師愛崗敬業,熱愛和熱心老年教育事業,熱愛老年學員,堅守教師責任意識和職業道德,鼓勵教師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學工作中。老年大學的教師,特別是年輕教師,要學習教育理論,熟悉教育規律,按教育規律辦事。要學習老年心理學,掌握老年人的心理特點,認識老年教育和其他教育的差別,提高對老年教育規律的認識,尊重并理解老年人的學習習慣,從而提高老年教育教學水平。3.推進老年教育教學方法研究老年大學的課程一般每周僅有1次兩節課,沒有考試,測驗,也很少布置課外作業。因此老年教學特別講究根據老年學員的生理特點、在充分理解課程性質、教學目標和內容、學員的實際學習能力等諸多因素基礎上,科學運用教學方法和具體的教學手段,把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員的主體作用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出來,使有限學時的課堂教學達到最優化效果。這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教師的“三備”———“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實踐證明:教學得法,事半功倍,教不得法,事倍功半[2]。要研究互聯網+時代的教學模式,根據課程實際,選擇合適的教學形式,教學手段,教學媒介。例如采用圖像、音頻、視頻、網絡直播等新型教學形式,給老年教育的課堂教學帶來新的視覺沖擊與感受,增強老年學員學習興趣與欲望。4.建立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高素質師資隊伍在老年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方面,需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1)隊伍年輕化。我國老年學校的任課教師以外聘為主,年齡普遍較大。這有有利于教師和老年學員交流溝通的一面,也有吸收新知識新技術較為遲緩的一面。因此要利用目前老年教育事業發展的大好時機,必須加快師資隊伍結構調整,盡快建立年齡、知識、能力、專業結構合理的老中青師資隊伍。(2)建立激勵和考核機制。形成教師樂于老年教學、熱心教學、投入教學氛圍。要求教師課前認真備課和準備教案,認真熱情上好每堂課。教務處適時檢查教師的備課情況;定期組織聽課,對教師的教學水平進行考核評價。(3)多管齊下建立年輕教師培養制度[4]。老年大學應安排高年資教師為青年教師的教學指導,實行師徒結對,相互聽課,在教學上傳幫帶。定期舉辦青年教師的說課、示范課比賽,教學課件比賽,相互學習取長補短。選拔具有潛質的年輕教師作為系、校名師進行培養,通過到大專院校進行高層次的進修、學習、培訓,參與高等院校的教科研,聘請教育專家定期來校進行業務指導、定向診斷等措施,提高年輕教師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和教科研水平,促進年輕教師快速成長。
作者:薛二偉 李秉璋 單位:常州老年大學
參考文獻:
[1]陳文沛.濟寧市老年大學課程建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曲阜:曲阜師范大學,2015.
[2]葉瑞祥.老年大學教學記[M].廣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3]陳祖云.構建老年大學內部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J].老年教育,2015.3:9-11.
[4]蔣澤玲.提高老年大學教學質量的思考[J].中國科技創新導刊,2008.12:3-3.
- 上一篇:高中化學教學質量思考
- 下一篇:淺談房屋建筑質量檢測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