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學質量做法

時間:2022-05-02 10:02:36

導語:初中物理教學質量做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物理教學質量做法

一、寫物理日記

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對教師的某個教學環節、某節課的想法、感受,或是對沒搞懂知識的體會,或是某次考試的總結,或者自己近期學習過程中的思想狀態,都可以用記日記這種方式,用書面語言和老師交流,一方面,自己的老師心中有數,能做到因材施教,另一方面,有利于學生重新梳理知識。如某同學寫的《光的折射-學習有感》、《我居然也得了獎》、《生活中的物理小知識》等等,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作為教師,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主動地探索知識,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可以通過學生本人對物理知識的思考,提高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2]。

二、物理小論文

小論文的寫作可以從某一個知識點出發,或是某些相聯系的知識在生活中應用的闡述,或是對某個自然現象的解讀,甚至立足于現代物理,寫出一些幻想來。如學完《重力摩擦力》后寫《假如沒有重力》、《假如沒有摩擦力》、在學完《慣性》可寫《談慣性》,由《阿基米德想到的》、或是某件家用電器的說明或維修說明,如《家庭電熨斗的維修》、或是參觀工廠后的感想,社會狀況分析,或某次課外活動課的總結,可以寫成《金子的生成》、《假如我是地球》、《某某電視劇觀后感》、或是某次科普知識講座的記錄,如《人工降雨記錄稿》、《眼睛、眼鏡和千里眼的原理記錄》,或是寫學習心得、學習方法與解題探討,如《解答慣性說理題方法》、《解題心得》等等,拓寬學生視野,提高知識水平,增長見識[3]。

三、物理“錯題本”

在學生的日常考試或者課后練習中,我們經常會碰到一些典型的、題型相似,反復犯錯的習題,可以指導學生記錄在個人定制的《錯題本》中,一方面分析錯誤的原因,理解解題的思路,另一方面,概括解題的方法與技巧,達到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與解題思維能力,讓學生從自己的《錯題本》中總結知識點,學會主動學習,不再犯相同的錯誤。

四、小實驗設計

在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把課堂演示實驗寫成實驗報告,抑或是根據所學的知識自己設計小實驗等,加深對知識點的直觀理解。例如,在學習“光的色散”這一節的內容時,作為教師,可以首先為學生通過多媒體播放雨后的彩虹小視頻,在學生為這些美景感嘆時,教師可以引出光的色散的知識點,再利用三棱鏡為學生演示光的色散現象。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親自操作,利用三棱鏡折射太陽光,學生在實際的操作中增強學習物理的興趣。這樣的教學方式也會調動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培養與鍛煉。在日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己動手設計小實驗,培養細致觀察實驗的能力,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養成觀察習慣,真正體會到科學的魅力[4]。

五、從日常生活中學習物理知識

一些學生認為物理是一門抽象并且枯燥的學科,導致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心里會產生抵觸的情緒,阻礙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在平常教學時就要注意讓學生意識到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聯系生活實際,減少學生的心理負擔。從而感受到學習的真正樂趣與意義,這樣可以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比如,在教授“升華和凝華”這一節時,就可以引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讓學生初步感知物理其實是與日常生活有聯系的。比如:為什么放在衣柜里的樟腦丸,一段時間后就會變小,甚至不見了?為什么在冬天溫度很低的時候,剛洗的衣服會結成冰,這樣也會慢慢變干,而不是先變成水再變干?為什么秋冬季節車窗的玻璃上會出現美麗的冰花?這些常見的現象與物理學習聯系在一起,都可以將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激發出來,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現在學生其實在學習物理這門課前就可以通過網絡了解了一些物理小知識,教師可以通過頭腦風暴的形式讓他們交流溝通,提高學生發散思維的能力,并且可以在討論與分享的過程中使他們融會貫通,這樣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有質的幫助。概括起來,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質量是每一名物理老師教學的基本目標,所以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在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下,設計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形成真實高效的物理課堂,為學生今后的學習與與生活奠定良好基礎,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飛.淺談物理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十一卷[C],2016.

[2]許云昆.結合生活化教學策略打造實效初中物理教學課堂[J].中學物理,2015,33(3):70-70.

[3]劉海波.提高初中物理習題課教學效率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5,(6):103-103.

[4]張久明.淺談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的幾點方法[J].新課程(中學),2016,(11):49.

作者:李廣慶 單位:山西省高平市建寧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