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思政課教學質量提升路徑
時間:2022-11-23 11:41:22
導語:高職思政課教學質量提升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職思政課是高校生系統性獲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徑,有利于培養更多優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怎樣提升高職思政課的整體教學質量,徹底發揮思政課教育的重要作用,培養德藝雙磬的國家棟梁與社會主義接班人,是當前迫在眉睫的關鍵性研究課題。對此,本文尋求摸索新時代形勢下高職思政課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路徑,為我國社會主義事業提供大量人才做準備。
關鍵詞:高職思政課;教學質量;提升路徑;研究
一把思政教育變成高職學生的人生旅程的導標
高職生由中學時期向大學時期的過渡,學習與生活有了不少的轉變,變得更具獨立性,無論是他們的政治思想,還是三觀都逐步產生變化,隨著社會發展改變而變化。而高職院校所設立的思政課正是為高職生塑造健全人格、為他們的茁壯成才的必要存在,它可使高職生認識到大學生涯只是人生的一個嶄新起點,促使他們認知了解高職生活的所有特征,明白高職教育的內涵意義與發展趨勢,掌握高職學習生活的特征及其方法,擔起大學生的歷史使命,確立個人人生目標,對于個人學習生涯與職業生涯的規劃與設計要存有培養意識。在思政教育的引領下,將個人理想和社會理想統一結合,自覺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使命,用端正的世界觀與人生觀作為人生旅程的導標,并為之奮斗不懈。高職思政教育的實施,讓高職生充分意識到思想政治素養在綜合素養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主地位與重要作用,進而擺正學習思政課的態度。思政教育一方面幫助學生深化認知自身與社會,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與主觀能動性,樹立遠大的理想與崇高的信念,養成健全的人格;另一方面培養高職生的愛國情感,培養他們形成為人民服務,熱愛生活的陽光之心;最后,思政教育可幫助高職生在人生十字路口上分辨是非黑白及曲直,初具分辨社會思潮的優劣的能力,獲知社會發展的動向與趨勢,具備積極向上、勇往直前、堅持奮斗的持久熱情。
二高職思政課教學內容的改革與創新
高職思政課的全部教學內容都應當以的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所要求的那樣,將思政內容“滲入課堂、滲入教材、滲入頭腦”。例如在思政課堂的教學中,老師除了讓高職生全面性的認知、理解及掌握基礎理論的所有內容與體系外,還要側重讓學生明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最新主要內容的內涵及歷史地位,結合新時代思想內容融入到教學中,為學生闡明其核心思想。同時為了使思政課的機制得到創新,應從以下幾方面對教學內容進行融合。1.黨政協同,將思政教育融入到學校核心工作中,一起進行、共同實行;2.師生合作,盡可能的為每位學生配備專屬指明導師,深入實現教書育人理念。3.理論與實踐并行,將思想政治理論課融入到大學日常的思政教育中。4.結合科技,互聯網時代,學生經常會處在網絡中,為此校方應注重互聯網建設,將思政教學內容搬到網上,讓學生能夠隨處可見的在生活中接觸思政教學內容;為此學生不斷的通過身邊的思政內容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逐漸的培養自己的辯證思想。
三高職思政課教學方式與手段的改革與創新
(一)現代化教學新模式
傳統的教學方式的照本宣科、死記硬背不能滿足如今日益進步、信息量豐富的新社會,授課時已然無法達到教學目標,只會讓學生的學習產生枯燥無味感;為此思政課教學應順勢采用新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如今的網絡信息、多媒體技術,將更多更豐富的圖像資料以直觀的形式展現給學生,提升課堂氣氛。能用到的主要媒介如:計算機、投影儀、數字電視、虛擬現實頭盔、多功能教學基地等等;同時利用網絡能夠檢索出大量關于思政教學的視頻資料、歷史圖片,為教學提供了更加有效、直觀的素材,使教學向更健康、全面、廣闊的空間發展。在思政課堂教學上,適當的運用現代教學方式去展現歷史資料、圖像等,對提升學習熱情、活躍學習氣氛、調動學習熱情與積極性有顯著的效果。資料的展現能夠極大的提高教學的說服力,擺脫傳統教學中無法解釋、含糊不清的內容,節約教學時間的同時豐富了教學內容,也起到了吸引學生興趣的目的,為思政教學開創了嶄新的模式。
(二)調動學習積極性的方法
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對教學質量起到了重要作用。1.思考,讓學生一直處于思維活躍狀態,適時的提出一些問題,帶動學生思維,去思考“為什么”,擺脫傳統教學的照本宣科、枯燥乏味。2.討論,采用分組討論、小組競賽等對課堂氣氛的提升有積極的作用,教師提出一些問題,學生通過查看資料等方式獲取相關信息,并歸納總結找出答案,在學生之間的討論中得到肯定,每個學生都充分的參與其中確認答案,有助于增進學生之間的感情同時也鍛煉了團隊合作意識與辯證思維。3.交流,交流能夠增進師生感情,間接提升學習積極性;在課后教師與學生可以單獨的進行溝通交流,對學習中產生的問題,或生活難處都與教師進行訴說,教師給予開導或講解,并適當給予鼓勵,能夠有效的增進師生之間的信任,使學生產生親近感,從而上課時沒有拘束,更加專心。
(三)課堂內容的社會實踐具有現實意義
實踐對于思政教學是一項很重要的內容,對于學生更好的去理解“思政”課有很大的幫助與實際意義;如今的大學生一直處于學校的保護中,逐年的基礎課程學習使學生們極少接觸社會,對一些問題的理解上顯示出迷茫之情;為此就需要社會實踐,讓學生能夠充分的分析問題、理解問題、獲得寶貴的生活閱歷,將理論融入實際生活中,深入的去感受思政教育的核心思想,并將其運用于問題的處理上,感受此種處理問題的方式;教師可以布置一些問題,去讓學生放假或閑暇時間到商場、公園等人流較多的地方去進行問卷調查等,運用所學習的知識內容去思考、歸納總結,寫出調查報告,并備注在調查中所遇到的奇遇或感受。對學生遇到問題時的正確解決能力有極大的提升,對課堂教學同樣具有現實意義。
(四)新的考核機制是為更好地培養學生修養
教學模式的改革,對學生成績的考核同樣產生這變化,學生成績不再像傳統模式的試卷分數為主要依據,而是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對學生作出綜合評定,確認學生學習狀況。對學生的日常聽課狀況、紀律的遵守、課堂內容的參與、課堂上的活躍度、作業完成度、行為、道德規范等全方面的日??己硕甲鳛槌煽兊囊徊糠?;試卷主要考察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可以采用開卷、閉卷、論文、情感體會等??荚嚨膬热輵撘岳碚撝R的實際運用為核心目的,讓學生能夠將知識靈活運用到生活中。促使學生通過點點滴滴的理論融入日常,逐漸的提升思想道德修養,達到教學目標。
(五)思政課的網絡教學延伸
飛速發展的科技,使教學產生了嶄新的變化,在教學中互聯網的運用顯得尤為重要,能夠幫助教師獲取更多的資料,幫助學生提升辯證思維。課堂教學中,對于難懂的馬克思主義的核心思想教育,可以大量引用視頻等,讓學生深入的去體會、理解;授課變得更加簡潔,教師結合資料進行分析,更加深入的講解,學生理解起來顯得更加容易。還可以通過建設的校園網,創設思政網絡課堂,在網絡課的教學中,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通過網絡信息對學生進行引導教學,幫助學生去判斷與選擇,進一步培養辯證思維,對教學進一步延伸。校園網要做好安全防護,堅決杜絕不良信息的滲入,為學生提供一個健康綠色的網絡環境。
四結束語
綜上可知,高職生的思政教育是一項任重道遠的戰略性任務,可見,高職思政課教學質量的提高絕非易事,怎樣讓高職生對思政課產生濃厚的興趣,讓他們喜愛思政課,是教育者需要探究的重要課題,需要給予多方努力及實踐。只有通過鍥而不舍的探究、改革、創新,繼而總結實踐經驗,相信高職思政教育的開展必定可收到理想的成效,有效的提高思政課教學的質量,最終讓高職生終身受益。
參考文獻
[1]張衍麗.高職思政課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面臨的挑戰及對策[J].教育現代化,2016,(34):75-77.
[2]郭松江.提升高校思政課教學質量的途徑探析[J].社科縱橫,2013,28(02):154-156.
[3]高碧青,高飛.提升高校思政課教學質量的認識與探索[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3,11(04):365-368.
[4]丁玉霞.提升高校思政課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探索[J].現代商貿工業,2012,24(07):142-143.
[5]羅文英,王延輝.加強實踐教學,提升高校思政課教學效果[J].中國電力教育,2011(10):163+170.
作者:梁淳一 單位:廣西英華國際職業學院
- 上一篇:探析如何提高中學音樂教學質量
- 下一篇:動態多效介入式高校藝術教學質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