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校建筑裝飾教學質量思考

時間:2022-03-04 09:52:45

導語:職校建筑裝飾教學質量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校建筑裝飾教學質量思考

摘要:當前職校建筑裝飾專業(yè)教學存在教學模式較單調、學生創(chuàng)造力較單寡、師資力量較單薄、考核方式較單一等問題。云課堂具有豐富教師教學形式,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等特點,從構建全方位互動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力、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實施教學質量的多元化評價等方面提出相應策略,以提升職校建筑裝飾專業(yè)教學質量。

關鍵詞:云課堂;建筑裝飾專業(yè);教學質量

“互聯(lián)網+”教育模式將成為教育信息化發(fā)展趨勢,越來越多的職業(yè)院校將數字化教材、微課、慕課、云課堂等新媒體運用到教學研究與實踐中。在此背景下云課堂的興起與普及,對職校建筑裝飾專業(yè)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一、云課堂的特點

1.豐富教師教學形式。云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利用云平臺開展教學活動的一種教學模式。以云教學資源服務平臺為依托,教師可以在平臺上創(chuàng)建班級、建立課程、上傳教學資源、組織教學實施等,最終完成教學評價。對教師而言,在課前教師不但能上傳圖片、視頻、音頻、課件、微課、PPT等多種教學資源到云端,而且可以利用云課堂里已有的教學資源備課,豐富了教學內容。授課時教師可以運用云課堂相關APP中的課前學習、學生課堂簽到、在線投票、在線問卷調查、在線答題、在線討論等功能,構成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活動。課后教師根據學生使用云課堂軟件的頻率與深度,跟蹤學生學習進度,做到有效評價[1]。2.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對學生而言,他們不受地點、時間的限制,利用手機等終端就能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選擇感興趣的內容學習,遇到問題可以通過云課堂向教師提問,充分體現學生學習自主性和師生互動性。

二、職校建筑裝飾專業(yè)教學的現狀及問題

1.教學模式較單調。建筑裝飾專業(yè)在專業(yè)課程設置、教學安排等方面具有藝術類專業(yè)的特征,課程多以藝術專業(yè)的技巧和技能為主,實際應用性較強,注重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但是,目前職校建筑裝飾專業(yè)教學多采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例如,室內空間設計課程教學時,教師通常用圖片教授學生辨認不同室內空間類型,讓學生掌握不同室內空間的布置方式。這種教學模式并不能讓學生對不同類型的室內空間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當時雖能記住,但課后遺忘率較高,教學質量打折。2.學生創(chuàng)造力較單寡。建筑裝飾專業(yè)作為一門設計建筑、美術、裝飾、設計等多種學科領域的一門綜合性專業(yè)[2],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藝術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但是,當前多數高職院校的建筑裝飾專業(yè)學生的設計缺乏新意,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較弱。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生源素質不高。有的學生沒有美術和設計基礎,有的學生學習能力較弱,有的學生對專業(yè)的學習興趣不夠等等,主觀上限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二是課堂時間有限。教師的教學空間局限于課堂,造成教師在課堂傳授的知識量受限,影響學生專業(yè)知識儲備,客觀上制約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3.師資力量較單薄建筑。裝飾行業(yè)的新材料、新技術不斷涌現,工藝和構造方面也發(fā)生了較大變化,教師需要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術。而當下一些教師教學、科研任務較重,較難做到自身知識與相關教學資料的及時更新,從而出現師資力量單薄的局面。此外,由于多數職校的建筑裝飾專業(yè)課教師是專職教師,理論基礎較強,社會實踐經驗不足,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專業(yè)知識實用性不夠,較難在建筑裝飾行業(yè)需求的基礎上對學生開展專業(yè)教育,影響教學質量。4.考核方式較單一。目前,建筑裝飾專業(yè)的考核多采用課程結束閉卷考試的方式,通??己朔绞奖憩F為理論課讓學生答題,實操課讓學生手繪作業(yè)或電腦設計圖稿,而很多時候實操課考試沒標準答案,以教師主觀評判為主,存在著結果的差異性[3]。學生在一門課程學習結束后,只有一次考試,不能全面體現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考核方式缺少過程性的評價,影響學生對建筑裝飾專業(yè)本身的興趣,不利于建筑裝飾專業(yè)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云課堂助力建筑裝飾專業(yè)教學建設的策略

1.構建全方位互動的教學模式。云課堂的教學模式顛覆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課堂教學模式,融合了線下和線上教學,形成一種全方位互動的教學模式。線下教師借助云課堂相關APP將知識以圖片、視頻、動畫、虛擬現實等形式表現,通過二維、三維空間直觀的表達教學內容。例如,教師在講授室內空間設計課程內容時,利用三維空間的呈現,使學生不用再想象情境,就能體會室內空間的真實感,與教學內容產生互動。教師還可在云課堂的課前、課中、課后不同時間節(jié)點設計形式多變的教學互動環(huán)節(jié),明確教學重難點,有利于教學活動的組織。線上學生在課堂之外的時間通過云課堂可與同學或教師討論問題,直接向教師提問,評價教學內容,給任課教師留言等,突破時間的限制,有利于學生及時鞏固專業(yè)知識。2.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力。教學中適當增補穿插美術和設計基礎知識,利用云課堂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更直觀的學習內容,激發(fā)學生對建筑裝飾專業(yè)的學習熱情。線上教學時教師把資料上傳至云課堂,學生可根據自身情況,有選擇性地學習?;A較弱或掌握知識較慢的學生可以反復學習教學內容,彌補專業(yè)知識的不足,為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形成提供知識支撐。線下教學時教師在課前上傳教學內容供學生預習,課堂時間則主要進行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互動、指導等活動,通過云課堂里的頭腦風暴、小組pk模塊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發(fā)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3.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面對教育技術的發(fā)展,云課堂教學方式的普及,學校鼓勵教師積極融入云課堂的教學研究,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技術培訓,組織教學設計比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建筑裝飾專業(yè)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此外,教師通過制作、檢索等方式向學生提供前沿的建筑裝飾專業(yè)知識,參與“云課堂”資源的開發(fā),提高了教師信息化教學水平。4.實施教學質量的多元化評價。由于建筑裝飾專業(yè)特殊性,課程結束后的一次考試不足以完整體現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表現力。云課堂中的“過程性評價”很好地彌補了這一不足。教師通過云課堂中的提問、作業(yè)管理、屏幕監(jiān)看和遠程協(xié)作等功能,分析學生線下線上活動,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此外,云課堂的“課程討論區(qū)”,內設“話題”“資料區(qū)”“筆記”“評價”四個模塊,構成一個多元化評價平臺。在閉卷考試的基礎上增加過程性評價,便于教師全面、客觀地對學生進行評價。

參考文獻:

[1]田其真,蔡丙嚴,徐亞亞,等.云課堂在高職院校教學中的應用[J].信息素養(yǎng),2018(2):126—127.

[2]田景娜.當前室內設計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職教幼教,2016(3):127—129.

[3]安芳.高職建筑裝飾專業(yè)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探究[J].建材與裝飾,2018(8):186.

作者:陳星宇 單位:江蘇省揚州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