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職能分析
時間:2022-02-07 09:09:03
導語: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職能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農產品的質量安全越來越成為人民關注的焦點,當前我國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過程中最缺乏的是基層政府的監管,其中鄉鎮政府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從政府角度看,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最重要的是監管機制的建立,而鄉鎮政府對農產品源頭把和質量控制具有基礎性的作用。文章通對鄉鎮政府的政府層次、監督體系、權力范圍三個方面進行研究,處理好鄉鎮政府、市場與農戶之間的關系,正確分析鄉鎮政府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中的職能,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鄉鎮政府;農產品質量安全;職能定位
一、引言
農產品質量安全是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重要問題,鄉鎮政府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過程中具有基礎和前瞻性作,可是目前仍然可以看到農產品質量問題頻發,原因之一就是鄉鎮政府沒有界定清楚的職能,無法有效發揮其職能。地方政府,其職能主要是履上級部門交代的工作,同時代表當地居民或者服務受眾反映情況,出面處理相關事宜。通過對鄉鎮政府在層次、體系、和權力范圍這三個方面進行研究,有利于充分協調政府、市場、與農戶間的關系,不僅解決鄉鎮政府所面臨的人員和經費上的問題,更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有重大的意義。
二、鄉鎮政府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中發揮職能的必要性
(一)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防控建設不足近年來,國家在農產品質量安全防控上下了很大的時間和精力,例如大量設置農產品安全監測中心,而且這些獨立設置的機構逐漸增加,推動了縣級農產品質量監管的力度,可是在鄉鎮政府上的執行力上有待提高。2015年農業部監測了全國31個省市152個大中型城市,相對2014年減少了1個城市,但品種擴大至117個品種,參數擴大至94項,檢測樣品擴大至43998個。比較2010年至2015年的檢測范圍,可以看出我國農產品檢測范圍在不斷擴大,檢測品種不斷增多。但是,依然很多區域沒有專門的監督機構,主要依靠農業部的抽檢來判斷區域農產品質量水平,這顯然與事實存在巨大差距。從此我們可以看到更需要發揮鄉鎮政府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的作用。(二)農產品生產與經營模式單一化。我國的農產品生產經營和西方的不同,我國的農產品生產經營因為人口的數量而趨向分散經營,這種經營模式導致了農產品質量防控更加困難,且農戶更容易為了獲得利益而忽視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風險。一方面,我國的農產品生產經營模式反映了這一問題的急迫性,我國在城鎮化發展的快速階段,大量農村青壯年離開鄉村,使得從事農產品種植的人員素質降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產品產業鏈的穩定性,加大了發生安全風險的可能性。(三)農產品市場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市場信息不對稱是指市場交易中的一方掌握的信息比另一方多的狀態,產品內在屬性難以感知、市場環境復雜、市場主體數量龐大且分散等是導致市場信息不對稱的重要原因。信息不對稱指的是在市場交易過程中間的經濟個體存在著掌握信息不均勻的狀況,在農產品市場中,只要農戶和消費者需求存在不一致的狀況,就會導致一方為了經濟效益而盲目地增加或減少產量,這在一定程度上給農產品質量安全帶來了一定的風險。在我國農產品交易市場中,鄉鎮政府在基層農戶與批發商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只有做好農戶與市場之間的傳信人,才能為農產品市場健康發展提供正確的咨詢,為農戶有正確的判斷提供信息來源。現實的情況也需要鄉鎮政府繼續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中發揮著職能,為我國創造安全農產品生產環境作出貢獻。
三、鄉鎮政府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中的職能分析
鄉鎮政府在我國政府改革中也在不斷地改善自己的職能,我國要走一條有中國特色的農業發展之路,就必須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上找到新的突破,而鄉鎮政府作為國家政權組織的最后一節,具有統籌、協調、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的重要地位,是聯系廣大農戶的紐帶,要發揮橋梁作用,因此我們必須對鄉鎮政府進行正確的職能分析。(一)鄉鎮政府在政府層次中的職能。我國政府在做任何重大決策的時候都是先做頂層設計,再由上往下逐步推動,對于農產品質量事件頻發的現狀,不能僅僅靠著政府由上到下的逐層監管,而是要充分發揮基層政府的活力與積極性,通過“頂層設計”+“基層探索”,政府上下良性互動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取得新的進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必須要有中央決策推動,2017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堅持質量興農,實施農業標準化戰略,突出優質、安全、綠色導向,健全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在基層探索上,必須牢牢把握鄉鎮政府這個主要角色,需要根據農村農產品生產狀況與發展需求,理順各級政府的職權關系,促進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向前邁進。(二)鄉鎮政府在監督體系中的職能。作為直接面對農民的最基層的行政機構,鄉鎮政府與農村農民聯系最緊密也最廣泛,承擔著供給農村農民公共服務的責任。當地鄉鎮政府與農戶相關的公共事業有著極大的關系,農戶也期待可以通過鄉鎮政府內部的組織結構改革來使得其服務的效率能夠提高,但是單純地依靠鄉鎮政府不足以來應對目前的農產品質量監管狀況,要把市場與農戶的力量融入到整個治理主體中來,鄉鎮政府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的職能定位一定要從以往的單一主體向多元主體轉變,政府與市場。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要走多元主體共同治理之路,農戶都有自己的職能,做到不越位,做好本職工作,同時鄉鎮政府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中扮演者基礎性的地位,同時把市場與農戶的聲音納進去,是構建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機制的必然之舉。(三)鄉鎮政府在權力范圍中的職能。鄉鎮政府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治理過程中應該做到不錯位、缺位和越位。鄉鎮政府“社會服務者”的角色源于鄉鎮政府的公共性。政府的重要職能之一就是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作為一項服務群眾的公共事業,而鄉鎮政府必須把監管農產品質量的橋頭堡作用發揮出來,以更加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確保鄉鎮政府不錯位、缺位和越位,這也是鄉鎮政府工作的主要職責。一方面,鄉鎮政府要努力履行自己的監管職責,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另一方面,又要充分市場的調控作用,把社會組織的作用發揮出來,這樣才能保證鄉鎮政府正確履行自己的職能。我們可以看到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過程中,如何確定鄉鎮政府的職能范圍,對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盛義龍,李芝蘭,楊振杰.委托理論視角下地方政府職能定位與作用———以鄉鎮義務教育為例[J].湖北社會科學,2015(05).
[2]李靜,蓋志毅.我國農產品質量監管中存在的問題與改革方案[J].現代經濟探討,2016(06).
[3]沈艷斌,胡浩,唐炫玥.農產品質量安全收益保障機制及“互聯網+”的影響效應[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2).
[4]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N].農民日報,2017-02-06.
[5]李曉玲.鄉鎮政府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路徑選擇[J].華東經濟管理,2017(04).
[6]賈鳳姿,劉建濤.鄉鎮政府環保角色矛盾分析[J].理論探索,2014(02).
作者:李成輝 單位:湘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 上一篇:農產品質量食用安全研究
- 下一篇:韓國影視劇跨文化傳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