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質量安全評價調查報告
時間:2022-05-24 04:47:06
導語:農產品質量安全評價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群眾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有強烈期盼當問及“您對當地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是否滿意”時,有62.9%的被訪者表示“滿意”或“非常滿意”,24.9%表示“基本滿意”,12.2%表示“不太滿意”或“不滿意”。在近兩年當地農業、畜牧等相關職能部門查處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隱患的工作力度方面,認為“力度很大”或“力度較大”的比例為51.9%,認為“力度一般”或“力度較小”的比例合計為48.1%,可見群眾對相關部門加大查處農產品質量安全隱患工作有較大的期盼。2.超過八成的群眾感受到當地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的改善調查結果顯示,有31.11%的被訪者認為2018年以來,當地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與往年相比“明顯改善”;49.24%的被訪者認為“有所改善”;認為“有所變差”和“明顯變差”的比例分別只有0.78%和0.82%。說明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不斷加強的背景下,群眾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提高充滿信心。
二、農產品質量安全存在的問題
1.農藥殘留和激素、保鮮劑、防腐劑的非法添加是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主要表現調查結果顯示,85.2%的被訪者對當地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持肯定態度,有14.8%對該項工作表示“不滿意”或“不太滿意”。與此同時,當問及群眾“當地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突出的表現”時,有25.58%的群眾認為“農藥殘留超標”,24.89%的群眾認為“種養殖過程中非法使用激素等添加物”,21.63%的群眾認為“農畜禽產品貯存、運輸過程中非法添加保鮮劑、防腐劑等添加物”,9.29%的群眾認為“重金屬污染”。從群眾滿意度及群眾關切方面來看,對“農業投入品監督管理整治工作”應當作為“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當問及“當前當地哪些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比較突出時”,30.64%的被訪者認為“豬、牛、羊、雞、鴨等肉類”質量安全問題比較突出,“蔬菜”(16.11%)和“花生、雜糧等糧油作物”(12.04%)的提及率緊隨其后,再次是“瓜果”(9.42%)和“雞蛋”(5.33%),提及比例均在5%以上。2.群眾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關注度較高,配套“宣傳工作”滿意率為83.3%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七成的被訪者對與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相關的新聞或常識“非常關注”或“比較關注”,體現出群眾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高度關注。其中選擇“非常關注”的比例為26.7%,選擇“比較關注”的比例為43.5%,合計有29.8%的被訪者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不關注或不了解。從群眾對“宣傳工作”的評價來看,62.1%的被訪者選擇“非常滿意”或“滿意”,21.3%選擇“基本滿意”,合計有83.3%的被訪者肯定該項工作,16.7%的被訪者對該項工作不滿意。由此可見,宣傳力度與宣傳覆蓋范圍仍需進一步加大加強。3.群眾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投訴渠道知曉率低,且有投訴經歷的被訪者對投訴處理結果滿意率低當遭遇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時,向有關部門投訴應是群眾正確的維權方式。但調查結果顯示,有46.50%的被訪者不了解應該向哪個部門進行投訴。在被訪者選擇的投訴渠道中,被訪者選擇最多的是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工商部門和農業部門。調查中有1.63%的被訪者有過投訴經歷,其對投訴受理過程及處理結果的評價較低,表示“不滿意”或“不太滿意”的被訪者比例合計為52.94%,表示“非常滿意”的被訪者比例僅為7.35%。
三、對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為進一步提高河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切實保障城鄉居民農產品消費安全,結合本次調查結果,提出如下建議。一是加強行政執法,落實安全監管責任。農產品質量監管問題關系到社會公眾的身體健康,是從源頭保障食品安全的最關鍵一環。同時,農產品監管還是連接企業、消費者、社會維權組織以及政府機關四大利益主體的橋梁,在這一體系中,政府的作用和影響力最大。當被問及“如果農產品出現質量安全問題需要投訴,您是否知道該向哪個部門投訴?”時,有46.50%的被訪者選擇“不了解”,這說明四成多的被訪者并不清楚具體應由哪個政府部門負責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強農業部門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行政執法和監管主體地位。二是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監管制度。食品安全源頭在農產品,基礎在農業,既是“產”出來的,也是“管”出來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是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重要支撐,是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的重要手段。調查結果顯示,當被問及“您認為當前當地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突出的表現?”時,有25.6%的被訪者提到農藥殘留超標,24.9%的被訪者提到種養殖過程中非法使用激素等添加物,21.6%的被訪者提到農畜禽產品貯存、運輸過程中非法添加保鮮劑、防腐劑等添加物。可見應當在更廣大范圍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平臺,實現信息共享,逐步形成產地環境可查詢、生產記錄可儲存、產品流向可跟蹤、出現問題可追溯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監管制度。三是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安全意識。農產品是人們賴以生存的重要食物,在人們生活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人們每天食用的食物多是直接來源農業的初級農產品,或者是將這些農業初級產品作為原料進行加工食用。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七成的被訪者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相關的新聞或常識“非常關注”或“比較關注”,但問及“您是否了解當地政府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或者維護活動”時,只有42.8%的被訪者表示了解。當前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工作已經成為各項工作的短板,應利用網絡、廣播、電視、報刊等媒介,深入宣傳相關法律法規,還可以通過懸掛宣傳橫幅、發放宣傳資料、現場傳授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技能等方式,向老百姓宣傳普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以及相關法律法規、消費常識,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營造食品安全人人參與、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圍。四是對突出問題實行專項整治。調查結果顯示,在詢問當地哪些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突出時,群眾對“豬、牛、羊、雞、鴨等肉類”的反映最為集中。有關部門應當在日常監管中堅持問題導向,抓住群眾關切的問題,強化執法查處,集中整治一批突出問題和隱患。農產品質量安全涉及千家萬戶,不僅關系到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時也關系到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解決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提高群眾對農產品的滿意度。五是快速受理,妥善處理投訴。調查結果顯示,有過投訴經歷,其對投訴受理過程及處理結果的評價較低。本次調查有71位被訪者在被問及“您是否因為發現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向當地或上級相關職能部門投訴過?”時,回答“投訴過”,但是對于投訴受理過程及處理結果是否滿意的回答中,有33位表示“不滿意”,還有3位表示“不太滿意”,因此需要有關部門針對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快速應對、妥善處理、依法處置,堅決防止事態的擴大和蔓延,避免引起群眾恐慌。
作者:王芳 單位:鄭州千味央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