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質量安全及農業執法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10-27 10:42:49

導語:農產品質量安全及農業執法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產品質量安全及農業執法問題及對策

摘要:我國在不斷的發展與建設過程中,對現代化農業發展工作的開展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并結合農業大國、人口大國以及經濟大國對農業生產與建設的整體需求做出了相應的設計與開發。文章主要分析了現階段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以及農業執法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農產品質量;農業執法;質量檢測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由此可見,農產品對國民的生產和國家經濟的增長與建設有著重要的關系。在這一背景下,做好對農產品質量的監督與管理工作,能有效提升國家的整體發展效能,且能帶動農業生產與農業經濟的進一步建設。農業執法部門需要突出其作用性,針對當前我國的農產品質量問題做出全面的探索與思考,并且要結合現實環境設計相應的規章制度,為后續的農產品質量檢測與質量管控提供有效的幫助與指導。結合近些年我國的農產品種植總量的不斷增加,以及農產品對內和對外銷量的不斷提升,我國對農產品質量的把控與管理更加嚴格,且對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也在不斷地加大,有效維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提升了農產品交易市場環境的純潔性,實現了農產品交易市場環境的干凈透明管理模式構建。同時,在廣大群眾的幫助與支持下,近些年的農產品質量問題以及農產品打假工作的開展也邁上了一個全新的高度,且能針對各類違法犯罪行為做到及時有效的控制和處理,進而保障了我國農產品交易市場的整體發展效能,實現了我國農產品質量監控與管理的可持續發展[1-2]。

1現階段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以及農業執法的問題

1.1整體監管問題。對農產品質量管理問題的分析,必須結合整體監管的效能對其展開研究和處理。而整體監管的問題,主要集中在法律法規的配套方面。當前我國部分地區的農產品質量監管法律法規的配套有待完善,在監管工作開展中產生了很多問題。此類問題的發生與蔓延,歸根結底都需要從整體監管的效能以及監管的角度上下手,對其進行一一解決,從而有效恢復我國農產品市場環境的平衡與安穩,且能確保我國農產品質量檢驗標準的完整建設與應用[3]。例如,結合新時代背景下現代化農業的整體發展效能進行分析,《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隨之誕生,但其中依然有部分法律法規建設存在漏洞和問題,進而導致相關配套政策與制度嚴重滯后于現代農業的發展效率和發展腳步,因此為部分人員提供了可乘之機,進而出現了各類質量把控不嚴格、質量不過關的農產品質量監管疏漏。另外,由于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當中,對農產品銷售企業、農產品生產單位、農產品與農民合作部門以及農產品質量檢測機構等均沒有相應的明確立法,這也是導致當前有法可循卻無法可依的矛盾局面形成原因。1.2檢測體系問題。在農產品質量檢測體系的構建和發展過程中,近些年我國在這一領域中投入了大量精力,相關設備的檢測效率與檢測質量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但是,在這一背景下,具備資格認證的單位卻非常少,甚至部分省級單位只有極少數可認證農產品質量檢測的單位,這就導致很多農產品在進行質量檢測的時候無法做到對其時效性的控制與管理[4-5]。例如,現階段我國大多數農產品質量檢測機構中,都沒有建立相應的檢測體系,且檢測能力參差不齊,這也是造成檢測能力兩極分化與檢測效果問題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而且部分檢測機構依然存在“檢查不到、檢查不出、檢查不了、檢查不全”的情況。在此可以分析得出,這不僅僅是設備的問題,也不僅僅是人員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制度的問題以及檢測體系構建和發展的問題。由此可見,檢測體系的不健全,是導致當前我國農產品檢測工作開展難、推進難且經常發生問題,甚至是產生后期遺留問題的關鍵要素。1.3執法力度問題。在農產品質量檢測的過程中,需要對其進行安全監督執法工作力度的加大,并且要確保執法的效應和執法的嚴格性,才能真正起到執法的作用,并突出開展執法工作對農產品質量檢測與控制的實際效果。例如,在日常執法工作開展中,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對檢測的環節進行優化與完善,突出問題環節的設計,減少走流程和走過場環節的阻礙。同時,還需要建立專門的檢測隊伍,以此避免檢測人員“身兼數職”的情況。在之前的檢測工作開展中,檢測人員不僅要負責檢測,還需要負責執法,不僅降低了檢測的效率,還提升了執法工作開展的難度,進而對整體執法力度的提升有著嚴重的制約與影響,無法分辨哪個是問題,哪個是疑點。因此,有效加大執法的力度,不僅可以有效加大執法力度的應用效能,還能在后續的執法工作開展中構建更加符合執法環境與執法條件的檢測流程。1.4工作機制問題。工作機制不完善,是當前我國農產品質量檢測工作開展中的又一個重要問題,同時也是影響整個檢測工作開展的重要環節。相關部門對農產品質量的監督以及工作制度的應用都較為淡漠,且無法結合實際需求制定符合地方特色的工作開展模式。這就導致農業執法工作在開展過程中逐步走向松垮,且長期在這一背景下發展,必然會讓工作人員養成一種漫不經心的錯誤態度。例如,部分地區在發生了農產品質量問題之后,通過啟動問責機制往往會發現,正是工作人員監督監管不力才造成這一問題發生。而且,在部分地區政府部門對農產品質量進行突擊檢查的時候,也會發現很多農產品存在一定的質量問題,這也是檢查疏忽以及檢查隨意所造成的錯誤?;诖?,不僅會影響廣大人民的飲食安全,還會影響整個農產品市場環境的透明度,影響農業執法的開展,甚至會影響農業市場大環境的公平性競爭機制。

2現階段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以及農業執法的對策

2.1強化綜合執法效應。通過不斷強化綜合執法的整體效能,能有效提升我國農產品質量監控的水平。因此,需要結合當前農業執法的大背景對其進行農產品執法問題的突破,應用權力部門交叉管控的方法、執法部門力量分散與整合的方法、基層上報和單位匯總的方法等,對其進行整體的管理制度建設與執法效能提升。在現實執法過程中,首先,需要結合統一調度與統一指揮的方針對其進行統一行動的安排與計劃;其次,需要結合農產品質量監控與管理的原則,設計內部稽查機構,通過執法的模式對其進行一對一的管理與質量監控工作開展。在這一背景下,能實現監督管理工作與執法工作的無縫對接,且能在突出不同職能部門之間的有力配合與積極合作;最后,可以基于獨立單位對其進行執法工作的開展,應用法律法規賦予的權力,打擊違法犯罪行為,打擊濫竽充數行為,打擊擾亂市場環境的行為。2.2發展檢測應用技術。對農產品質量檢測而言,構建科學的檢測體系與檢測制度能大幅度提升檢測的標準和檢測的效率。相關工作人員必須結合執法監督管理的技術應用,基于快捷、方便的原則,為農產品質量監督與管理構建符合行業發展規范的檢測應用技術。第一,需要結合省級單位對市級單位以及縣級單位的農產品質量檢測機構進行檢測應用技術的統一化設計與開發。通過該方法的應用,可以平衡不同區域以及不同行政單位之間的檢測標準,且能實現全方位的檢測。第二,需要結合農產品的檢測管理平臺,對相關檢測數據進行第一時間的與公開,并且要應用相關標準對其進行有效的論證,以此發現哪些是安全的農產品、哪些是有質量問題的農產品。通過該方法的應用,可以起到敲山震虎的效果,且能突出懲罰力度的嚴格性。2.3加大執法保障力度。加大執法保障的力度,是推動農業執法工作有序開展的重要環節。在這一過程中,需要結合市場管理部門,如工商行政管理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等,對其進行全面的農產品質量監督與管理制度的建設和發展,并且要基于執法模式的應用構建相應的司法銜接效應。構建健全的執法辦案協同體系,突出縣級單位和市級單位的上報機制,以此將相關信息集中反映到省級單位中進行處理。隨后,省級單位基于執法高效保障的原則對其進行第一時間的問題檢驗和查處,以此確保整個農產品市場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不斷增長效能,進而帶動我國農產品質量監督與管理工作的進一步發展與建設,這對未來我國的農產品質量監督與管理、農業執法工作的有序開展有著重要的幫助與引導作用。2.4積極開展宣傳工作。相關工作人員在日常開展農產品質量監督與管理,以及執法人員在進行日常執法的過程中,可以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有效的教育與引導。通過該方法的應用,能規范廣大群眾對農產品質量監督與管理工作開展,以及農業執法工作開展的理解深度。在宣傳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可以結合《食品安全法》進行農產品使用安全的宣傳;可以結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進行農產品種植以及農產品銷售安全的宣傳;可以結合《農藥殘留管理條例》進行農產品農藥殘留問題的宣傳;可以結合《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進行農藥應用與噴灑以及農作物日常管理的宣傳。以上均是利用宣傳工作提升農產品質量監督與管理的有效方法,且是可以從根本上扭轉農產品質量問題的途徑。此外,加大典型案例的宣傳,實現曝光一個案例、宣傳一部法律、教育一大批人、震撼違法分子的目標,形成打擊涉農違法行為群防群治的高壓態勢,為保障農業生產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營造良好的社會共治環境。

3結束語

隨著當前我國經濟的不斷建設與發展,目前我國農業的整體發展迎來了一個新的局面。在現代化農業發展背景下,我國的農產品品質較以往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且有關部門在針對農產品質量進行執法的過程中,也體現出了較強的能力和效應。提升對農產品安全質量的執法效能,能有效保障我國農產品的質量關,把控我國農產品的檢驗關,提升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與保障的整體水平,實現對相關執法工作的有序開展。

參考文獻:

[1]徐成龍,楊建輝.農產品質量安全管制中的公共品牌建設:基于消費者的地理標志農產品品牌信任研究[J].政府管制評論,2017(1):43-58.

[2]陳娉婷,鄧丹丹,羅治情,等.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標準體系建設研究:以蘋果為例[J].天津農業科學,2017(12):16-21.

[3]蔣雪靈,孟巖,于巾淥,等.會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體系建設及運行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7(S2):227-230.

[4]鄧選玲.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措施探討[J].南方農機,2019,50(6):58.

[5]謝琦宇,呂虹.隴南市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機構現狀思考[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7(24):21-23.

作者:梁農貴 單位:廣西南寧市賓陽縣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