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問題與農產品質量安全論文
時間:2022-03-04 03:19:40
導語:環境問題與農產品質量安全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農產品質量安全關系到人們的生存、生活和身體健康,而環境的優劣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關鍵。
1保山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現狀
保山市經過多年的努力,大部分農業耕種田地的環境綠化覆蓋面較好,市區周邊覆蓋率超過50%,一部分農村耕地周邊的綠化面積達到70%以上,這樣清潔無污染的農耕環境能夠生產出高質量的農產品,但還有一部分受污染的農田區域現狀不容樂觀,主要體現在企業周圍及農藥、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的區域。近年來,保山市農業環保部門把加快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無公害農產品質量認證,加大農產品抽檢力度,加強農產品污染源頭治理等作為保障農產品安全生產和放心消費的重要措施,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市農業環保部門始終把加強源頭治理作為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舉措,加大農業投入品監督管理,堅持一手抓農產品生產環境,一手抓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實現了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的目標,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農藥環境污染問題主要是化肥、農藥對作物的使用、塑料薄膜的大量應用而造成的土壤污染,還有部分水體污染等。
2.1農藥殘留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影響
農藥在農業生產中應用廣泛,農藥殘留問題是農業生產面臨的重要問題,農藥殘留對農產品造成許多不利影響,也為人們的身體健康帶來嚴重危害。施用農藥是為了促進農作物生長,消除病蟲害,增加產量,部分未被吸收的殘留物直接污染了農產品;農藥的施用影響了作物周圍的空氣、水土環境,而惡劣的環境反過來還會對農作物產生污染;農藥與農產品放置不當,使農藥擴散或灑出污染農產品;殘留農藥的農作物最終進入人體,進而影響身體健康。
2.2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影響
保山市下轄四縣一區,都是以農業為主,農業產品的生產在養分的投入上主要需要化肥,化肥養分含量高,肥效快,作物易于吸收,充分合理平衡的化肥投入可以提高產品的數量和品質,但其成分單一,有效利用率不高,特別是施肥水平不高,濫施的情況下,會影響到農產品的質量安全。一是氮肥施用過多,會明顯提高農產品體內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含量,長期食用亞硝酸鹽超標的食品,可誘發消化系統癌變;二是生產劣質磷肥的同時存在伴生元素銅、汞、鎘、砷、鋁、鉻等雜質,也會進入肥料,施入農田,導致重金屬超標;三是肥料的單一化,使土壤中的鈣與其殘留物反應生成難溶解的鈣鹽,造成土壤板結。
2.3塑料薄膜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影響
保山市耕地面積238萬畝,旱地134萬畝,水田104萬畝,地膜覆蓋面積103萬畝,占耕地面積42%。主要是用在煙草和玉米種植上。近年來,大量的塑料薄膜得到推廣和使用,“白色革命”增加了農產品的總量,但是廢棄的塑料薄膜抑制了土壤的呼吸,并使農作物降低汲取營養的能力。
3保山市農業環境污染的控制策略
3.1農藥污染的控制策略
用藥次數的減少是控制農藥污染的有效手段之一,要掌握農作物的生長特性,掌握引起病蟲害的原因、時間及病蟲害種類,在關鍵時期,選對關鍵藥物類型進行施用,減少用藥次數;掌握有效的農藥噴灑方式,使用易降解及高效的農藥,降低農藥殘留量;對農藥污染嚴重或超標的田地改種不食用的農產品,用以保護人體健康。保山市為扭轉農產品農藥殘留超標這一局面,2004年1月,市政府了《關于禁止在我市銷售和使用劇毒高毒農藥的公告》,明令禁止使用六六六、滴滴涕等18種農藥,在蔬菜、果樹、茶葉、中草藥材上不得使用甲胺磷等19種農藥,禁止甲胺磷等5種高毒有機磷農藥及混配劑在我市銷售和使用,嚴格控制農藥污染;在具體工作上,以農資打假專項整治行動、農藥市場監管年活動、種子執法年活動、農產品質量安全月活動為抓手,強化以農藥為重點的農資管理,從源頭上減少了農產品的農藥殘留。
3.2化肥污染的控制策略
近年來,保山市針對化肥的單一過量使用、土壤養分失衡、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造成危害的狀況,相繼推廣了測土配方施肥等技術措施。到目前為止,全市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累計應用面積達到上千萬畝次,根據土壤養分情況和農作物需肥規律施肥,讓農作物吃上了“營養餐”。
3.3地膜污染的控制策略
宣傳教育農民適量的使用地膜,并選擇能夠降解的塑料薄膜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
4結語
保山市在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農業環境問題的過程中,突出重點,注重源頭治理。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關鍵在農作物生長環節,農作物生長環境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息息相關,因此,本市農業部門嚴把農產品生產環境安全關,確保農產品的質量安全。
作者:師桂玲單位:保山市農業環境保護監測站
- 上一篇:出口產品碳排放論文
- 下一篇:生產基地農產品質量安全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