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加工質量管理改進方法研究

時間:2022-06-22 09:08:12

導語:機械加工質量管理改進方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機械加工質量管理改進方法研究

摘要:為滿足日益嚴格的機械加工質量要求,提升企業的競爭力,文章從人員、設備、原材料、工藝、檢測五方面闡述進行質量控制的主要問題,提出完善人員培養及考核制度、加強過程監測管理、運用現代化網絡技術的質量管理改進方法

關鍵詞:機械加工;質量管理;改進

機械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機械加工行業是衡量地區工業化程度的標志之一。隨著全球范圍內機械加工的競爭力不斷增強,我國對機械加工質量管理也越來越重視,如何滿足日益嚴格的質量要求也成為機械加工企業的主要問題。2015年7月17日,在吉林東北工業集團長春一東離合器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時強調“質量是企業的立身之本,管理是企業的生存之基”,由此可見質量管理已經成為企業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

1現狀及主要問題

機械加工的質量管理是一項全面性的綜合工作,既要考慮生產過程中的機床、材料等硬件設備和人員,還需要考慮機械加工的方法和環境,以及最后產品的質量測定,可以說,機械加工的質量管理貫穿在機械生產的全過程。因此,對機械加工質量管理的進一步改進可以從機械生產條件、機械加工關鍵工序、人員監督等方面開展,提升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保證企業的經濟效益。機械加工產品質量特性的六大影響因素是“人、機、料、法、環、測”,其中加工方法和加工環境可以歸類為工藝,因此,機械加工質量管理可以從人員、設備、原材料、工藝、檢測五方面進行控制。

1.1人員的控制

人員是機械加工的直接參與者,任何設備和技術都需要人員進行操作和管理,機械加工人員的技能和質量意識是影響質量特性的主要原因。人員的控制體現在操作人員質量意識薄弱,例如機械加工過程中的數控刀補調整失誤會造成質量問題的出現。面對加工過程中的重難點工序,還會考驗人員的專業技能。因而人員的控制主要包含提高人員的質量意識素質和專業技能,避免因非必要質量問題的返工耗費更多的人力。

1.2設備的控制

設備是保證機械加工的重要條件,機器設備的精確性、穩定性和性能都會直接影響加工產品的質量波動幅度及物質消耗。設備的控制主要體現在設備管理和精度校準方面。設備管理要遵循嚴格的管理手續,避免出現因為設備隨意變更出現的質量問題,機械加工的設備基礎是機床,機床的精度校準直接影響產品的精度,造成零件幾何誤差。

1.3原材料的控制

原材料均由企業采購而來,包含零件、鋼材等,對企業采購活動進行管理和控制可以提升成品的質量。在企業的原材料需求基礎上,采購人員對各種原材料清晰標識、及時巡檢。為保證原材料的質量控制,還可以經常與企業供應商進行溝通,提高雙方對產品質量的重視度,同時監管所有的原材料及其加工,若有問題及時投訴。

1.4工藝的控制

在機械加工方面,工藝對質量的影響首先體現為制定的加工方法是否正確合理,例如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和走刀量等工藝參數的選擇,對工藝流程的安排等;其次是加工環境是否符合要求,例如特殊過程加工對溫度和濕度的要求等。工藝文件是指導機械加工的過程技術文件,內容詳盡、指導性強的工藝文件能使產品質量事半功倍。

1.5檢測的控制

通過設備對產品進行測量和試驗得出質量數據,由此判斷機械加工后的產品是否滿足規定要求。質檢需要專業質檢人員按照嚴格標準使用儀器進行質量檢測,由此分析對檢測的控制主要是在質檢人員對質量標準和圖紙的熟悉程度、質檢儀器的規范程度。

2改進方法

改進質量管理能有效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信息化時代對企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若是不改進,難以適應新環境和新需求。針對機械加工在人員、設備、原材料、工藝、檢測五方面質量管理的控制現狀與問題,可從以下三方面實現改進:

2.1完善人員培養及考核制度

人員素質對產品質量的好壞有巨大影響,不管是設備還是工藝,都需要人員進行操作。首先需要培養員工的質量意識,把好入門關,做好新舊員工的意識和專業技術培訓,培訓后的理論考核與實際操作也可確保人員具備質量控制的相應技能。培養員工素養后,可以落實質量責任制,明確績效評估與考核規定,充分發揮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和工作責任心。QC攻關小組是企業質量管理改進的常用方法,通過人員的智慧聚集共同攻關創新。將QC攻關小組納入常態化管理,不僅能凝聚人心,還能有效改進企業的質量管理。

2.2加強過程監測管理

機械加工過程可以看作是一個整體,又可以細分為車、刨、磨、鉗等過程,這些過程又可以再次細分。正由于過程的可細分性,使過程的監測存在可變性,要充分考慮過程監測的可行性。例如機械加工的產品切削參數、走刀方式等可以定量監測,機械加工的工藝文件控制適宜定性監測。過程監測首先明確監測對象,其次是確定監測方法,最后分析監測的結果能否達到策劃的能力。過程監測的策劃工作主要有職責確定、制定過程控制目標、規定監測頻次和準則三部分組成。在機械加工過程中,盡可能由生產部門、技術部門、質量管理部門共同實施,并明確各部門的監測職責,通過機加產品合格率等指標進行監測。

2.3運用現代化網絡技術

傳統的質量管理改進模式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提出改進措施,這種方式能解決時出現的問題,但不能提前預測問題的出現。網絡時代,人們解決問題時所運用的方法和手段在不斷發展與完善,互聯網思維也改變著人們的行為方式,簡單來說就是利用信息化技術、以用戶為中心,深入挖掘并滿足用戶需求。目前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網絡技術已經較為成熟,可以為質量管理體系的解決提供新的方案。通過大數據技術,可以建立質量管理分析平臺,根據不同企業的供應商、市場、設備、產品等數據建立分析模型,綜合分析并預測可能出現的質量問題。

3結束語

質量管理體系的改進與完善是企業質量管理有序運行的保證,企業管理者提高質量管理的重視度,積極培養人員的專業技能,落實職責并執行,機械加工的質量管理會實現可持續的良性循環。

作者:王藝澎 張亞南 單位:1.晉西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晉西車軸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人民網.三年足跡遍布東三省看如何指點東北振興[EB/OL].cpc.people.com.cn/xuexi/n1/2016/0526/c385474-28381555.html,2017-1-20.

[2]龔益鳴.質量管理學第一版[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154-160.

[3]王國民.機械加工過程中的質量管理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15):123.

[4]李杰.工業大數據第一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44-50.

[5]周阿維,邵偉,劉沖.基于物聯網的數字化工廠中質量管理信息采集[J].制造技術與機床,2016(7):12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