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化管理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8 16:28:1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綠化管理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綠化管理論文

國土綠化狀況管理論文

六大林業重點工程建設全面實施,管理進一步加強,成效顯著。2002年國家投入六大林業重點工程資金達264.98億元。退耕還林工程正式啟動,當年完成413.2萬公頃(退耕地造林197.5公頃,宜林荒山造林215.7萬公頃),退耕農戶補助錢糧得到及時兌現;天然林保護工程區的長江上游、黃河上中游13個省(含自治區、直轄市)全面停止了天然林采伐,東北、內蒙古等重點國有林區木材產量調減已基本到位,納入天保工程區的9466.7萬公頃森林得到有效管護,59.76萬森工企業富余職工得到妥善分流安置;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的5省、區完成治理面積228.4萬公頃,風沙源林草植被開始恢復;“三北”防護林工程已將建設重點轉向防沙治沙,全年治理沙化土地面積達39萬公頃;長江、沿海、珠江、太行山、平原綠化等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完成造林綠化139.5萬公頃,封山育林225.1萬公頃。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2002年新建各類自然保護區249處,新增保護面積359萬公頃。大熊貓、朱huán@①、金絲猴、老虎、藏羚羊、蘭科植物、蘇鐵等瀕危物種的拯救繁育工作取得新的進展。重點地區速生豐產用材林基地建設工程正式啟動,林木采伐、建設貸款等發展政策相繼出臺,當年完成造林36.9萬公頃,利用世界銀行貸款實施的“貧困地區林業發展項目”完成造林9.6萬公頃。

林業重點生態工程建設按照“嚴管林、慎用錢、質為先”的要求,普遍推行招標制、承包制、監理制、報帳制和審計制,認真落實“五到省”責任制度,并通過GPS衛星定位系統、計算機網絡管理與監測等科技手段,提高工程建設水平。

全民義務植樹運動不斷深入。各地、各部門對義務植樹工作組織領導力度進一步加大。黨政領導普遍帶頭參加義務植樹,認真履行義務,起到了很好的率先垂范作用。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已連續13年帶頭參加首都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各地積極探索義務植樹新機制,采取靈活的辦法,進一步豐富了義務植樹的組織形式。一是組織上規模、有影響的義務植樹活動。2002年不少省區和地市、縣都組織了上千人、上萬人參加的義務植樹活動。二是義務植樹與精神文明和公民道德建設相結合,營造各種紀念林,在精神文明和公民道德宣傳教育活動中納入有關植樹、綠化內容。通過倡導營建各種紀念林活動,帶動適齡公民履行義務。三是義務植樹與綠地認養、古樹名木保護等相結合,擴大了義務植樹的有效實現形式。四是義務植樹與領導綠化點、重點生態工程和城鄉環境綠化相結合,充分顯示出了義務植樹的巨大作用。五是采取收繳義務植樹代勞費等靈活的義務植樹盡責方式,進一步擴大了適齡公民履行植樹義務的覆蓋面。在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推動下,全社會形成了植綠、愛綠、護綠、興綠的熱潮。全民綠化意識進一步提高,廣大公民自愿報名參加植樹的現象普遍增多,義務植樹盡責率較2001年有所上升,義務植樹成效大為提高,義務植樹在國家生態建沒中的貢獻率明顯增大。2002年全國有5.4億人次參加義務植樹,新建義務植樹基地9753個,植樹23.0億株,折合面積116.9萬公頃。至2002年底,全國參加義務植樹的人數累計已達82.8億人次,植樹398.4億株。

綠色通道工程建設快速推進。各地通過制定建設規劃,落實優惠政策,開展重點路段檢查評比活動等措施,采取黨政領導包路段、包任務、包目標等有效辦法,全力推進綠色通道工程建設。北京市開展了“五河十路”兩側各200米寬的綠色長廊建設。上海市綠色通道工程建設以人為本,點成景、線成蔭、片成林。安徽省大力推進萬里長廊工程建設,在完成國道、省道建設任務后,又啟動了二期工程,向縣鄉道延伸。河北省出臺了綠色通道建設檢查表彰辦法,省政府出資1000萬元設立工程綠色通道工程建設獎勵資金,省交通部門還投資2000萬元用于公路沿線地方綠色通道建設補助。鐵道部專門下發了《關于鐵路工程建設中推進綠色通道建設有關工作的通知》,將鐵路沿線綠色通道工程建設納入鐵路規劃設計重要內容,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膠新鐵路和秦沈鐵路客運專線已先期將綠色通道建設列入工程基本建設投資計劃,并由鐵道部投資2150萬元專門用于沿線地方綠色通道建設的補助。湖北省交通部門采取對國道、省道綠色通道建設驗收合格的每株補助1元錢的辦法進行以獎代補。據不完全統計,2002年全國綠色通道工程綠化里程達8.14萬公里,綠化面積24萬公頃。

城市綠化步伐全面加快。各地在城市建設和舊城改造過程中,拆墻透綠,拆違還綠,廣栽樹木,城市綠化快速發展。2002年城市森林建設成為城市綠化的亮點。北京、上海、廣東、河北石家莊、江蘇蘇錫地區、湖南長沙、湖北宜昌、貴州遵義、安徽合肥、吉林長春、黑龍江哈爾濱等省市和地區,大力建設林蔭街道、社區森林和環城林帶。北京市新建萬米以上大型公園綠地16處,環城地區綠化隔離帶一期工程102.3平方公里已提前完成,為“綠色奧運”建設再添新綠;上海環城林帶100米以外至500米寬度范圍也正在按高標準加緊建設;城市森林體系建設在全國不少大、中城市全面鋪開。一些城市林木覆蓋率的增幅較大,其中,首都北京林木覆蓋率已達到45.5%。全國又有9個城市躋身“國家園林城市”行列,2002年全國城市綠化覆蓋率已達29.5%,人均公共綠地達7.73平方米。分別比2001年增加1.3個百分點和近1平方米。

草原建設穩步發展,牧區生態環境好轉。廣大牧區認真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草原保護與建設的若干意見》(國發[2002]19號)。草原草地建設和保護力度不斷加強,亂墾、濫挖現象受到遏制,草原火災、鼠害較往年明顯減少。2002全國人工種草600萬公頃、草原圍欄466.7萬公頃,在西部地區禁牧、休牧草原面積已達2666.7萬公頃。牧區生態狀況開始好轉。

查看全文

混凝土綠化研究管理論文

一、綠化混凝土概述

綠化混凝土是指能夠適應植物生長、可進行植被作業的混凝土及其制品,具有保護環境、改善生態條件、基本保持原有防護作用三大功能。綠化混凝土可再造自然水環境,增加護砌材料表面透水透氣性,提高濕熱交換能力,降低護砌材料表面溫度,減少城市熱島效應,維護水生態鏈,增加河流自我凈化能力,減少因開采砂石對山林及河道的破壞,減少水泥用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

多孔連續型綠化混凝土是綠化混凝土的一種類型,采用隨機結構無砂混凝土作為植物生長基體,并在孔隙內充填植物生長所需的物質。

多孔連續型綠化混凝土分為普通多孔連續型綠化混凝土和復合多孔連續型綠化混凝土兩類。我國研制開發的復合多孔連續型綠化混凝土主要特點是:周邊采用高強度混凝土保護框并兼作模具,中間填筑無砂混凝土成型,解決了無砂混凝土生長基的構件化問題;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打破了日本有關機構提出的應采用低堿性高爐B、C型水泥的局限;利用廢磚石作為長效肥載體,以緩慢分解、轉化氨基酸方式獲得緩釋肥。這種綠化混凝土獲得“環保型綠化混凝土”的美譽。

二、多孔連續型綠化混凝土特性的研究

多孔連續型綠化混凝土特性研究的基本問題是多孔連續型綠化混凝土的特定結構、特殊的植物生長環境及相互關系。

查看全文

裝修綠化布景管理論文

摘要: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裝修中的綠化布景日益成為整體裝修中不可或缺的點睛之筆。按照綠化布景與建筑所處位置的關系,又可分為庭園綠化布景(室外綠化布景)與室內綠化布景。

關鍵詞:室內裝修住宅設計

庭園綠化布景

一、庭園的類型與組合。

庭園與建筑關系密切,可以說庭園中建筑物的性質,決定了庭園的性質,建筑的風格決定了庭園的風格,如紀念性的建筑,其庭園莊嚴肅穆;行政辦公性質的建筑,其庭園簡捷大方,宗教性質的庭園則嚴整、神秘;而賓館、商場、餐廳等庭園,則比較活躍。至于私人庭園,則可根據主人對建筑和庭園的愛好而決定其形式和內容。因此,庭園綠化千姿百態,各具風貌。

(一)庭園的類型

查看全文

綠化樹木冬季防寒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綠化樹木;冬季;防寒技術措施

論文摘要:簡要介紹了發生樹木低溫危害的部位和原理,并就此提出了北方地區綠化樹木冬季越冬防寒的主要技術措施,為防治冬季綠化樹木凍害、確保綠化效果提供了依據。

北方地區冬季至早春苗木容易遭受凍害或“生理干旱”(又叫凍旱、冷旱或冬旱),使局部枝條枯干,輕則部分枝條受害,重則會全株死亡。銀川地區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寒長、干燥多風、氣溫變化劇烈,對苗木的危害很大,尤其是一些常綠樹種、新引進的樹種和一些抗寒力弱的幼苗。為確保“創園”成果,使樹木安全越冬,防止其在冬季發生凍害,在了解低溫危害原因的基礎上,要采取必要的防寒措施,使樹木安全越冬。

1發生樹木低溫危害的部位和原理

1.1根系凍害

因根系無自然休眠,抗凍能力較差。靠近地表的根易遭凍害,尤其是在冬季少雪、干旱的沙土地,更易受凍。根系受凍,往往不易及時發現。如春天已見樹枝發芽,但過一段時間,出現突然死亡,大多是因根系受凍造成。因此,冬春季節要做好根系越冬保護工作。

查看全文

公路綠化養護管理論文

一、公路綠化的范圍

公路的綠化包括立交區綠化、中央分隔帶綠化、邊坡綠化和防護帶綠化,四部分緊密結合形成了道路綠化系統中點、線、面、片有機整體。

立交區綠化應喬灌結合、草木結合。按視覺誘導、通視要求和景觀需要等,可將植樹按誘導樹、矮樹和主樹三種類型進行合理布置。

公路中央分隔帶有整體式和分離式兩種。一般路段多采用整體式,隧道前后等部分路段多采用分離式。整體式分隔帶的營造效果比較弱,綠化的主目的在于遮擋迎面來車的大燈眩光。尤其是彎道豎曲線及組合段落的中央分隔帶應盡量減弱夜間行車大燈眩光的影響。因此,中央分隔帶用于防眩的植物必須是濃密、多細枝的品種,其高度應足以勝任其功能。

邊坡是最易水土流失的區域,因此,對存在水土流失的區域或可能綠化的區域,應盡可能綠化。邊坡綠化主要目的是防止流水沖刷、風蝕,保護路基,降低噪音,吸收有害氣體,創造優美的行車環境。

在公路的邊溝和封閉設施外側往往還有防護帶,防護帶樹種經常選用抗風性強的樹種和鄉土樹種,防護帶應以喬木、灌木和草地相結合,形成一個連續、密集的林帶,從而達到防風、隔音的綠化效果。

查看全文

公路綠化作用及養護管理論文

摘要:公路綠化有利于保護公路沿線環境,提高行車安全性,文章探討了公路綠化的范圍、作用、設計原則及其養護管理工作。

關鍵詞:公路綠化;養護管理;環境保護

公路綠化是國土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公路建設中不可缺少的內容。搞好公路綠化工作對于國家綠色大通道建設戰略決策的實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公路綠化主要有兩大目的:一是防治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環境;二是改善視覺質量,保障行車安全。公路綠化不僅可以美化路容、凈化空氣、降低噪音、改善環境條件,而且有利于行車安全,為司乘人員誘導視線、減輕眼睛疲勞,從而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通過綠化還可以養護公路,穩固路基,保護路面,延長公路壽命。因此,公路綠化工作是公路規劃、建設、養護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主要對公路綠化的作用,以及如何開展公路綠化的養護管理工作等方面進行初步探討。

一、公路綠化的范圍

公路的綠化包括立交區綠化、中央分隔帶綠化、邊坡綠化和防護帶綠化,四部分緊密結合形成了道路綠化系統中點、線、面、片有機整體。

立交區綠化應喬灌結合、草木結合。按視覺誘導、通視要求和景觀需要等,可將植樹按誘導樹、矮樹和主樹三種類型進行合理布置。

查看全文

園林綠化木樹移栽管理論文

目前大樹移栽已成為城鎮園林綠化施工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大樹移栽施工的成敗優劣直接影響到綠化工程的效果和效益。因此,必須進行精心策劃和準確掌握大樹移栽的配套技術以及加強栽后的精細管理,以確保大樹移栽的成功。

1精心策劃,制定完整配套移栽方案

大樹移栽一般是指胸徑20cm以上的落葉喬木和胸徑15cm以上的常綠喬木。因移栽樹種、年齡、季節、距離、地點等不同而移栽難易不同,必須制定完整配套的移栽方案。

1.1樹種及規格選擇

根據園林綠化施工的要求,堅持適地適樹原則,確定好樹種、品種規格。規格包括胸徑、樹高、冠幅、樹形、樹相、樹勢等。樹種不同移栽難易不同。一般易于成活的樹種有銀杏、柳、楊、梧桐、臭椿、槐、李、榆、梅、桃、海棠、雪松、合歡、榕樹、楓樹、羅漢松、五針松、木槿、暴馬丁香、梓樹、忍冬等;較難成活的樹種有柏類、油松、華山松、金錢松、云杉、冷杉、紫杉、泡桐、落葉松、核桃、白樺等。一般選用鄉土樹種,經過移栽和人工培育比異地樹種、野生樹種容易成活,樹齡越大成活越難,選擇時不要盲目追新追大。根據確定好的樹種、品種和規格,通過多渠道聯系和實地考察及成本分析確定好樹種的來源,并落實到具體樹木。同時作好移栽前各項準備工作,如:大樹處理、修路、設備工具、人員,辦好準運證和檢疫證等。

1.2施工區域的樹種規劃及定植穴

查看全文

城市園林綠化管理論文

摘要:近年來,我國城市綠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城市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各城市都將園林綠化作為經營城市的重要手段,市民是直接受益者。在領導的重視和園林工作者的辛勤工作下,各城市的空氣質量、環境質量和市民的活動場所均大為改觀。但由于氣候因素及生物入侵,使園林植物病蟲害傳統的地理分布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園林病蟲害防治的傳統理念受到挑戰,造成了經濟上的巨大損失。而這種損失在時間上是不可彌補的,該損失目前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園林植保工作者對此要保持清醒認識,積極應對。

關鍵詞:城市園林有害生物問題分析對策

生態園林主要是指以生態學原理為指導所建設的園林綠地系統,在這個系統中,喬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構成的群落,種群間相互協調,有復合的層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具有不同生態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充分利用陽光、空氣、土地、養分、水分等,構成一個和諧有序、穩定的群落,它是城市園林綠化工作最高層次的體現,是人類物質和精神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因此,城市園林綠化工作者一定要高度重視病蟲害的防治,保證城市環境質量。

一、城市園林中有害生物的現狀

號稱松樹“癌癥”的松材線蟲在廣東、江蘇、浙江、安徽、山東等地每天都有新的疫點發生,其蔓延之勢已覆蓋了我國5億多畝森林。危害100多種植物的美國白蛾在遼寧、山東、河北、天津等地并未“撲滅”,而且新疫點頻頻出現,現對北京已成包圍之勢,正在敲響北京的大門。國槐的蛀干害蟲銹色粒肩天牛,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一直以河南、山東南部為根據地,局部為害國槐、欒樹,九十年代中期向東、西、北三個方向出擊,成為蛀干害蟲的優勢種,如今已成為北京市樹“國槐”新的重要蛀蟲。從未過長江的北方蛀蟲臭椿溝眶象,在本世紀初,跟隨寄主千頭椿大舉入侵上海市,形成嚴重危害。日本松干蚧是一種毀滅性害蟲,遍及華東各省,如今又向東北擴散,吉林省1994年首次發現受其侵害,至2002年發生面積已達27萬畝,成災面積13.5萬畝,4萬畝松林在蟲口下瀕死或枯死。杉樹、柏樹的重要蛀干害蟲雙條杉天牛向北已蔓延到沈陽,大有向東北擴散之勢。光肩星天牛的危害面積已達50萬公頃。青楊虎天牛在黑龍江哈爾濱周邊地區再度暴發成災。蔗扁蛾是我國新發現的一種鱗翅目鉆蛀性害蟲,危害香蕉、甘蔗等經濟作物,防治難度較大,如今已遍及華東、華中、華北、西南、東北等各地城市園林,危害植物達22科之多,除巴西木、發財樹、綠蘿、一品紅、棕竹、鵝掌柴外,全國各地尤其是城市園林許多木本、草本花卉被其侵害。楊樹爛皮病1999年春在東北全部及華北、內蒙古部分地區流行,被害致死柳、楊等綠化樹木近15萬株。松枯梢病在山西、陜西、遼寧大發生,大連沿海地區的大片黑松患病死亡。銀杏大蠶蛾僅在陜西就發生2萬公頃,東亞飛蝗在西北、華北再度暴發成災。2003年春,長春市因凍害死亡楊、柳樹2萬余株,由凍害引發病害,嚴重染病的樹木3萬多株。原產南美的水葫蘆,學名鳳眼蓮,作為畜禽飼料、觀賞和凈化水質的植物被引入并推廣種植,后逸為野生,以極快的無性繁殖,形成單一的優勢群落。在云南已成“喧客奪主”的心腹之患,占據了滇池10平方公里的水域,破壞當地水生植物和水生動物,堵塞交通,給漁業和旅游業造成重大損失,嚴重地破壞了生物間生態平衡。

二、當前城市綠化存在的問題分析

查看全文

城市綠化苗木管理論文

摘要:筆者從分析我國城市綠化苗木業的發展現狀入手,結合現狀特點分析其中的問題,并針對生產規模、結構、經營主體等問題進而提出了解決意見。

關鍵詞:綠化苗木、現狀、規模、結構、多元化

綠化苗木是綠化國土、美化環境、改善生態和人居環境的重要物質基礎,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口劇增,資源過度消耗,城市環境質量逐漸惡化,城市綠化的任務和目標也更加艱巨。近年來各地在城市綠化美化工程建設快速推進的同時,也促進了綠化種苗產業的迅猛發展,作為城市綠化的重要物質基礎,我國城市綠化苗木在迅猛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很多問題,包括區域規劃、生產規模以及經營體制等方面。下面我就我國城市綠化苗木的發展現狀及建議作一分析。

一、當前我國城市綠化苗木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生產規模迅速擴大膨脹,結構調整不夠合理。

苗木發展是城市綠化發展的物質基礎,種苗生產是城市綠化的首要工作。

查看全文

公路綠化養護管理論文

摘要:公路綠化有利于保護公路沿線環境,提高行車安全性,文章探討了公路綠化的范圍、作用、設計原則及其養護管理工作。

關鍵詞:公路綠化;養護管理;環境保護;養護管理;美化

Abstract:Thehighwayplantingisadvantageousinprotectstheroadalongtherouteenvironment,enhancedthedrivingsecurity,thearticlehasdiscussedthehighwayplantingscope,thefunction,theprincipleofdesignandthemaintenancesupervisorywork.

keyword:Highwayplanting;Maintenancemanagement;Environmentalprotection;Maintenancemanagement;Beautification

前言

公路綠化是國土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公路建設中不可缺少的內容。搞好公路綠化工作對于國家綠色大通道建設戰略決策的實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公路綠化主要有兩大目的:一是防治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環境;二是改善視覺質量,保障行車安全。公路綠化不僅可以美化路容、凈化空氣、降低噪音、改善環境條件,而且有利于行車安全,為司乘人員誘導視線、減輕眼睛疲勞,從而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通過綠化還可以養護公路,穩固路基,保護路面,延長公路壽命。因此,公路綠化工作是公路規劃、建設、養護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主要對公路綠化的作用,以及如何開展公路綠化的養護管理工作等方面進行初步探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