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害與防治工程》創辦于1980年,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由三峽大學;湖北省水力發電工程學會三峽分會主管,三峽大學;湖北省水力發電工程學會三峽分會主辦的一本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環境類省級期刊。《災害與防治工程》欄目設置有: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該雜志創刊以來所獲榮譽有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等。
本刊主要資助項目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博士科研啟動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地球空間環境與大地測量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放研究基金、湖北省高等學校優秀中青年科技創新團隊計劃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
本刊主要資助課題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279092)、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2012FFB03804)、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2008CD366)、“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08BAB29803-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30914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27909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104009)、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07907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27231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109120)。
1.本刊對擬用稿件有修改權,不同意修改者請在來稿時聲明。來稿一概不退,請作者自行保留原件。本刊審稿周期為三個月,如三個月內未收到回復,作者即可自行處理稿件。
2.題目應反映論文最重要的特定內容,醒目、恰當、簡明,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字數太長可以考慮用副標題。題目應準確得體、便于檢索、容易認讀、突出論文技術重點和創新之處,容易引發讀者閱讀興趣。
3.作者簡介列于文末的六角括號(“〔〕”)內,其內容包括,作者姓名、工作單位、職務與職稱、學歷或學位、主要學術兼職,主要研究領域等。
4.參考文獻著錄格式:執行GB/T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標出,并將序號置于方括號中,排列于文后。
5.注釋采取腳注的方式。注釋與參考文獻的格式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 7714-2015)。
6.稿件摘要一般為200~300字,用第3人稱對全文內容進行準確概括,主要包括研究目的、方法、成果、結論等。
7.引言在標題以下,不設標題的分段、分層:使用1)2)3)等、①②③等、abc等,在段首時應退2字起排。
8.數字用法:執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凡公元紀年、年代、年、月、日、時刻、各種記數與計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數字。
9.屬于課題基金項目的成果或論文,請在首頁注明基金項目類別、課題項目名稱及編號。如有鳴謝文字請附于文末。
10.來稿務求論點明確,論據可靠,數字準確、文字精練。并具原創性,不侵犯他人著作權,稿件未投它刊,未在其它任何期刊(包括內部出版物)刊登或研討會上發表過(特約除外)。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三峽大學 | 413 | |
武漢水利電力大學 | 15 | |
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 | 6 | |
教育部 | 3 | |
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公司 | 3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 3 | |
武漢大學 | 2 | |
宜昌供電局 | 2 | |
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 | 2 | |
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 | 1 |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大學路8號
郵編:443002
主編:王樂華
我們不是災害與防治工程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湖北省宜昌市大學路8號,郵編:443002。
災害與防治工程雜志是一本省級期刊,是由三峽大學;湖北省水力發電工程學會三峽分會主管,三峽大學;湖北省水力發電工程學會三峽分會主辦的一本環境類期刊。國內刊號:--,國際刊號:--。該期刊詳細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
您好,我們擁有多年豐富的期刊服務經驗,可以協助您進行期刊投稿,優化投稿流程,避免頻繁碰壁,縮短發表周期,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讓您的學術成果快速發表。
能否發表主要取決于您稿件本身的內容,期刊編輯會基于一定的考量,比如發表范圍、投稿資料、研究原創性等內容做出主觀決定。因此,任何正規的學術服務機構均無法保證發表,但我們會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幫助您理解和遵循發表要求,助您提升發表幾率。若我們未達到服務承諾,我們將退還款項。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湖北省宜昌市大學路8號,郵編:443002。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