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主辦單位: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
《中國科技獎勵》是一本由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主辦的一本教育類雜志,該刊是部級期刊,主要刊載教育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1993年,出版周期月刊,影響因子為0.34。該期刊已被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
《中國科技獎勵》創辦于1993年,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主管,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主辦的一本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教育類部級期刊。《中國科技獎勵》欄目設置有:卷首、新論、特稿、特稿_“向大師學創新”系列、人物、展示、觀獎臺_2020年度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專題、觀獎臺_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專題、觀獎臺_2020年度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專題、行業觀察、管理、資訊、資訊_視覺、資訊_盤點、科技生活_前沿、科技生活_科普、科技生活_鉤沉、科技生活_薦書。該雜志創刊以來所獲榮譽有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等。
本刊主要資助項目有: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上海市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福建省衛生廳資助項目、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專項項目、國家攀登計劃、上海市軟科學研究計劃。
本刊主要資助課題有: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2003-2006)、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專項項目(2005DFA00020)、上海市科學技術發展基金(066921069)。
1.《中國科技獎勵》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
2.《中國科技獎勵》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1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3.《中國科技獎勵》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5000字,一個版面2500字內。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4.文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片不超過2幅,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5.來稿為沒有公開刊載的作品,作者嚴禁抄襲,文責自負。根據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編輯部對來稿有權做文字性和技術性的修改、刪節。若有特殊情況請在稿件附言中注明。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中國科技獎勵》編輯部 | 916 | 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國家科學技術獎;工程院;工程院院... |
中國科學院 | 148 | 強國;自然科學;創新型;社會;經濟社會 |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 | 108 | 科學技術獎;國家科學技術獎;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社會;... |
中國工程院 | 106 | 院士;書法;書法作品;書法作品欣賞;能源 |
科技廳 | 94 | 自主創新;自然科學;科學技術獎;政府;人民 |
清華大學 | 23 | 建筑;院士;知識;知識產權;污染 |
北京大學 | 22 | 知識;進化論;新聞;碳金融;影響因素 |
華中科技大學 | 22 | 科技獎勵制度;社會;獲獎;自然科學;自然科學獎 |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 17 | 自立;自立自強;自強;經濟社會;國務院 |
國務院 | 13 | 獲獎人;獲獎人員;自主創新;低碳;低碳經濟 |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莊大街22號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
郵編:100037
主編:趙少平
我們不是中國科技獎勵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莊大街22號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郵編:100037。
中國科技獎勵雜志是一本部級期刊,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主管,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主辦的一本教育類期刊。國內刊號:11-3085/G3,國際刊號:1672-903X。該期刊詳細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
您好,我們擁有多年豐富的期刊服務經驗,可以協助您進行期刊投稿,優化投稿流程,避免頻繁碰壁,縮短發表周期,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讓您的學術成果快速發表。
能否發表主要取決于您稿件本身的內容,期刊編輯會基于一定的考量,比如發表范圍、投稿資料、研究原創性等內容做出主觀決定。因此,任何正規的學術服務機構均無法保證發表,但我們會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幫助您理解和遵循發表要求,助您提升發表幾率。若我們未達到服務承諾,我們將退還款項。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莊大街22號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郵編:10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