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主辦單位:中國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
《家庭中醫藥》是一本由中國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主辦的一本醫學類雜志,該刊是部級期刊,主要刊載醫學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1993年,出版周期月刊。該期刊已被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
《家庭中醫藥》現已更名為《基層中醫藥》。
《家庭中醫藥》雜志是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管、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主辦的中醫藥科普期刊,創刊已15周年。本刊以弘揚中醫藥傳統文化、普及中醫藥知識、增進大眾健康為己任,由全國百余位最權威的中醫藥專家組成的編輯委員會,直接為尋常百姓傳遞真正科學、正確、有效的健康、膳食、家庭用藥等相關知識,以提高百姓生活質量。具有科學性、實用性、可讀性和收藏價值,深受讀者歡迎。連續兩次榮獲全國中醫藥科普先進集體獎,獲第二、三屆全國中醫藥優秀期刊二等獎。連續11年被中國期刊協會指定為贈建全國百家期刊閱覽室刊物,2008年10月被授予“全國優秀中醫健康俱樂部”稱號。
本刊主要資助項目有: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首都臨床特色應用研究”專項。
本刊主要資助課題有: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13CB531800)。
1、本刊誠征各欄目稿件,稿件要求原創首發,郵寄或通過E-mail發送均可,請在信封上或主題處標明“稿件”字樣。來稿請注明作者的真實姓名、地址、郵編、工作單位和電話號碼,便于我們及時取得聯系。
2、凡投稿者,文責自負。由稿件引起的法律糾紛,由作者負責。嚴禁剽竊他人作品,一經查實,將停用抄襲者的所有稿件。
3、請勿一稿多投。本刊將在收到稿件之日起3個月內,向擬刊用稿件的作者發出“用稿通知”,3個月后未收到通知者,可另投他處。稿件一律不退,請自留底稿。
4、本刊對來稿有編輯刪改權,如不同意修改,請在來稿時注明。
5、稿件一經刊用,《家庭中醫藥》雜志社具有該作品以下專有使用權:印刷版和電子版的復制權、發行權、匯編權(文章的部分或全部)、翻譯權、信息網絡傳播權及許可文獻檢索系統或數據庫收錄權,本刊將一次性支付稿酬(2個月內)并寄發樣刊。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259 | 推拿;小兒推拿;孩子;中醫;呵護 |
中國中醫科學院 | 111 | 往來;編讀往來;中醫;養生;導引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 | 96 | 費開揚;中藥;中醫;服用中藥;益氣 |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 | 93 | 中醫;往來;編讀往來;糖尿;糖尿病 |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 | 88 | 有道;往來;編讀往來;近視;疾病 |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 | 75 | 往來;編讀往來;中醫;中醫藥;飲食 |
山東中醫藥大學 | 48 | 中醫;山楂;保健;食療;入藥 |
北京地壇醫院 | 42 | 中藥;診療方案;中醫;病毒;栽培 |
河南中醫藥大學 | 27 | 血肉有情之品;濕疹;食療;中醫;中醫藥 |
廣州中醫藥大學 | 27 | 養生;體質;生命;痰濕;氣虛 |
地址:北京東直門內南小街16號
郵編:100700
主編:張瑞賢
我們不是家庭中醫藥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北京東直門內南小街16號,郵編:100700。
家庭中醫藥雜志是一本部級期刊,是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管,中國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主辦的一本醫學類期刊。國內刊號:11-3379/R,國際刊號:1005-3743。該期刊詳細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
您好,我們擁有多年豐富的期刊服務經驗,可以協助您進行期刊投稿,優化投稿流程,避免頻繁碰壁,縮短發表周期,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讓您的學術成果快速發表。
能否發表主要取決于您稿件本身的內容,期刊編輯會基于一定的考量,比如發表范圍、投稿資料、研究原創性等內容做出主觀決定。因此,任何正規的學術服務機構均無法保證發表,但我們會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幫助您理解和遵循發表要求,助您提升發表幾率。若我們未達到服務承諾,我們將退還款項。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東直門內南小街16號,郵編:1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