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資產評估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9 15:51:5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投資資產評估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清產核資與風險投資效率探討
摘要:清產核資是對企業的資產進行全面的梳理和核查,有利于企業保證賬務精確、資產安全和保值增值。風險投資管理要求企業加強對風險資產的規劃和監督,科學的管控能夠提高風險投資效率,降低損失。企業開展清產核資工作,必然要對風險投資資產的清查和評估,因此清產核資也是提高風險投資效率的一種控制手段。本文全面剖析了清產核資與風險投資效率的關系,明確了清產核資對風險投資管理的作用路徑,并提出了清產核資在風險投資管理中的應用方法。
關鍵詞:清產核資;風險投資;作用路徑
一、前言
清產核資主要針對國有資產的監管,是指國有資產監督機構組織企業全面清查賬務和資產清查,并且重新評估資產價值并確定相關損益,從而保證國有資本金的保值增值。清產核資的主要意義是根據重新界定的賬務和資產價值來評價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清產核資的主要方法有括賬務清理、資產清查、價值重估、損益認定、資金核實。清產核資能夠有效地解決賬務混亂、賬實不符、價值錯位和信息失真等問題,能夠減少國有資產流失的可能性。當前,國有資本投資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時代,特別是風險資本投資,根據國有資產監管部門的規定,國有資本可以投入產業升級項目和高科技行業,并且,2016年8月成立了中國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眾所周知,風險投資具有高收益和高風險的特點,國有資本具有社會屬性,其特殊屬性要求國有資本必須實現保值增值,否則勢必將影響國家經濟和損害人民利益。風險投資管理的內在要求是評估風險資產,尋找價值低洼,而清產核資正是為資產評估提供了科學的依據和準確的資料。因此,清產核資在提高風險投資效率方面具有一定的效用。
二、清產核資對風險投資效率的作用路徑
(一)清產核資為風險投資評估提供科學的依據
單位對外投資監督交流材料
各鎮鄉、街道辦事處財政所,新區、工業園區、開發區管委會財政局。區級各部門,有關單位:
為加強我區事業單位對外投資的管理,根據財政部《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財政部令第36號)規定和重慶市財政局、重慶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關于進一步加強事業單位對外投資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渝財資產[]83號)有關要求。規范對外投資行為,防范對外投資風險,保障國有資產的安全,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需進行必須的可行性論證,事業單位對外投資是國有資產的組成部分。并提出申請,經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后,再報區財政局(50萬元以上的投資由區財政上報區政府)批準后方可執行,
二、事業單位以貨幣資金方式出資的按實際支付的金額和驗資報告記帳。以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方式出資的按經財政部門認可的資產評估機構評估確認的價值和驗資報告記賬。以固定資產進行投資的應及時辦理固定資產財務注銷和對外投資入賬手續。
三、不得未經批準,任何單位不得以借貸方式作虛假投資。擅自改變對外投資項目及其內容。
四、應按照國有資產管理的有關規定,事業單位對外投資的處置包括轉讓、清算、回收等環節。報請上級主管部門批準后,報區財政局審批,涉及對外投資資產產權或股權轉讓的應憑區財政局批復文件,辦理國有資產產權變更手續,并及時到區工商部門登記變更手續。
政策制度變革發展汽車業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引言;跨國并購面臨的主要障礙分析;采取的主要對策與建議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獲得了長足的發展、法律障礙、有關外資并購的法律體系不健全、缺乏科學、高效、透明的外資并購審批制度、缺乏排斥地方利益約束及國有股權管理的法律制度體系、體制障礙、企業產權不清,治理結構不健全、資產評估問題、資本市場障礙、企業文化差異造成的整合障礙、健全外資并購法律法規,適當簡化審批程序、規范資產評估制度,提高資產評估水平、大力發展資本市場,暢通外資并購的市場渠道、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核心,規范汽車制造企業治理結構和股權制度、加快產權市場建設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目前,中國汽車工業跨國并購面臨著法律、體制、資本市場、企業文化等方面的一系列障礙,為了更好地促進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我國應該從政策和制度上積極地采取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措施。
關鍵詞跨國并購直接投資資產重組市場化
1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獲得了長足的發展。截止2002年12月底,全國累計批準外商投資企業424196個,合同外資8280.60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4479.66億美元,跨國公司直接投資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但由于我國政策的限制,國際直接投資進入我國一般都是采用新設投資的方式,跨國并購這一跨國直接投資的最主要方式在我國利用外資中所占比重并不高。2002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2001年我國吸收了468.88億美元的國際直接投資,但只有不到5%是通過跨國并購的方式進入我國的。本文論述了汽車工業跨國并購之所以難以在我國廣泛展開,主要面臨著法律、體制、資本市場、企業文化等方面的障礙。
2跨國并購面臨的主要障礙分析
跨國并購面臨障礙分析論文
摘要目前,中國汽車工業跨國并購面臨著法律、體制、資本市場、企業文化等方面的一系列障礙,為了更好地促進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我國應該從政策和制度上積極地采取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措施。
關鍵詞跨國并購直接投資資產重組市場化
1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獲得了長足的發展。截止2002年12月底,全國累計批準外商投資企業424196個,合同外資8280.60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4479.66億美元,跨國公司直接投資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但由于我國政策的限制,國際直接投資進入我國一般都是采用新設投資的方式,跨國并購這一跨國直接投資的最主要方式在我國利用外資中所占比重并不高。2002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2001年我國吸收了468.88億美元的國際直接投資,但只有不到5%是通過跨國并購的方式進入我國的。本文論述了汽車工業跨國并購之所以難以在我國廣泛展開,主要面臨著法律、體制、資本市場、企業文化等方面的障礙。
2跨國并購面臨的主要障礙分析2.1法律障礙
(1)有關外資并購的法律體系不健全。我國還沒有專門適用于外資并購的法律,僅有的幾個用于調節外資并購活動的規章制度,如2002年10月證監會頒布的《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2002年11月,證監會、財政部、國家工商總局和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的《利用外資改組國有企業暫行規定》,特別是2003年3月7日頒布、4月12日起施行的《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暫行規定》,成為我國第一部外資并購的綜合性行政法規。綜觀這些法規,其規定原則性太強,缺乏可操作性。另外,缺乏一系列的外資并購配套法規,如《反壟斷法》、《社會保障法》等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外資并購的發展。
并購面臨障礙分析論文
摘要目前,中國汽車工業跨國并購面臨著法律、體制、資本市場、企業文化等方面的一系列障礙,為了更好地促進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我國應該從政策和制度上積極地采取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措施。
關鍵詞跨國并購直接投資資產重組市場化
1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獲得了長足的發展。截止2002年12月底,全國累計批準外商投資企業424196個,合同外資8280.60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4479.66億美元,跨國公司直接投資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但由于我國政策的限制,國際直接投資進入我國一般都是采用新設投資的方式,跨國并購這一跨國直接投資的最主要方式在我國利用外資中所占比重并不高。2002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2001年我國吸收了468.88億美元的國際直接投資,但只有不到5%是通過跨國并購的方式進入我國的。本文論述了汽車工業跨國并購之所以難以在我國廣泛展開,主要面臨著法律、體制、資本市場、企業文化等方面的障礙。
2跨國并購面臨的主要障礙分析2.1法律障礙
(1)有關外資并購的法律體系不健全。我國還沒有專門適用于外資并購的法律,僅有的幾個用于調節外資并購活動的規章制度,如2002年10月證監會頒布的《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2002年11月,證監會、財政部、國家工商總局和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的《利用外資改組國有企業暫行規定》,特別是2003年3月7日頒布、4月12日起施行的《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暫行規定》,成為我國第一部外資并購的綜合性行政法規。綜觀這些法規,其規定原則性太強,缺乏可操作性。另外,缺乏一系列的外資并購配套法規,如《反壟斷法》、《社會保障法》等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外資并購的發展。
跨國并購面臨障礙原因論文
摘要目前,中國汽車工業跨國并購面臨著法律、體制、資本市場、企業文化等方面的一系列障礙,為了更好地促進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我國應該從政策和制度上積極地采取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措施。
關鍵詞跨國并購直接投資資產重組市場化
1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獲得了長足的發展。截止2002年12月底,全國累計批準外商投資企業424196個,合同外資8280.60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4479.66億美元,跨國公司直接投資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但由于我國政策的限制,國際直接投資進入我國一般都是采用新設投資的方式,跨國并購這一跨國直接投資的最主要方式在我國利用外資中所占比重并不高。2002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2001年我國吸收了468.88億美元的國際直接投資,但只有不到5%是通過跨國并購的方式進入我國的。本文論述了汽車工業跨國并購之所以難以在我國廣泛展開,主要面臨著法律、體制、資本市場、企業文化等方面的障礙。
2跨國并購面臨的主要障礙分析2.1法律障礙
(1)有關外資并購的法律體系不健全。我國還沒有專門適用于外資并購的法律,僅有的幾個用于調節外資并購活動的規章制度,如2002年10月證監會頒布的《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2002年11月,證監會、財政部、國家工商總局和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的《利用外資改組國有企業暫行規定》,特別是2003年3月7日頒布、4月12日起施行的《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暫行規定》,成為我國第一部外資并購的綜合性行政法規。綜觀這些法規,其規定原則性太強,缺乏可操作性。另外,缺乏一系列的外資并購配套法規,如《反壟斷法》、《社會保障法》等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外資并購的發展。
跨國面臨障礙分析管理論文
摘要目前,中國汽車工業跨國并購面臨著法律、體制、資本市場、企業文化等方面的一系列障礙,為了更好地促進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我國應該從政策和制度上積極地采取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措施。
關鍵詞跨國并購直接投資資產重組市場化
1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獲得了長足的發展。截止2002年12月底,全國累計批準外商投資企業424196個,合同外資8280.60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4479.66億美元,跨國公司直接投資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但由于我國政策的限制,國際直接投資進入我國一般都是采用新設投資的方式,跨國并購這一跨國直接投資的最主要方式在我國利用外資中所占比重并不高。2002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2001年我國吸收了468.88億美元的國際直接投資,但只有不到5%是通過跨國并購的方式進入我國的。本文論述了汽車工業跨國并購之所以難以在我國廣泛展開,主要面臨著法律、體制、資本市場、企業文化等方面的障礙。
2跨國并購面臨的主要障礙分析2.1法律障礙
(1)有關外資并購的法律體系不健全。我國還沒有專門適用于外資并購的法律,僅有的幾個用于調節外資并購活動的規章制度,如2002年10月證監會頒布的《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2002年11月,證監會、財政部、國家工商總局和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的《利用外資改組國有企業暫行規定》,特別是2003年3月7日頒布、4月12日起施行的《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暫行規定》,成為我國第一部外資并購的綜合性行政法規。綜觀這些法規,其規定原則性太強,缺乏可操作性。另外,缺乏一系列的外資并購配套法規,如《反壟斷法》、《社會保障法》等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外資并購的發展。
汽車工業跨國并購障礙分析論文
摘要目前,中國汽車工業跨國并購面臨著法律、體制、資本市場、企業文化等方面的一系列障礙,為了更好地促進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我國應該從政策和制度上積極地采取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措施。
關鍵詞跨國并購直接投資資產重組市場化
1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獲得了長足的發展。截止2002年12月底,全國累計批準外商投資企業424196個,合同外資8280.60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4479.66億美元,跨國公司直接投資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但由于我國政策的限制,國際直接投資進入我國一般都是采用新設投資的方式,跨國并購這一跨國直接投資的最主要方式在我國利用外資中所占比重并不高。2002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2001年我國吸收了468.88億美元的國際直接投資,但只有不到5%是通過跨國并購的方式進入我國的。本文論述了汽車工業跨國并購之所以難以在我國廣泛展開,主要面臨著法律、體制、資本市場、企業文化等方面的障礙。
2跨國并購面臨的主要障礙分析2.1法律障礙
(1)有關外資并購的法律體系不健全。我國還沒有專門適用于外資并購的法律,僅有的幾個用于調節外資并購活動的規章制度,如2002年10月證監會頒布的《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2002年11月,證監會、財政部、國家工商總局和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的《利用外資改組國有企業暫行規定》,特別是2003年3月7日頒布、4月12日起施行的《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暫行規定》,成為我國第一部外資并購的綜合性行政法規。綜觀這些法規,其規定原則性太強,缺乏可操作性。另外,缺乏一系列的外資并購配套法規,如《反壟斷法》、《社會保障法》等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外資并購的發展。
我國資產證券化發展現狀與策略研究論文
內容摘要:本文對資產證券化相關理論進行了簡要敘述,介紹了我國資產證券化的現狀,對發展資產證券化的障礙因素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國資產證券化發展的策略。
關鍵詞:資產證券化資產證券化發展策略
一、資產證券化概述
資產證券化(AssetSecuritization)是把缺乏流動性但具有未來現金流收入的信貸資產(如銀行的貸款、企業的應收賬款)經過重組形成資產池,并以此為基礎來發行證券。按照被證券化的資產種類不同,可分為住房抵押貸款支撐的證券化(Mortgage-BackedSecuritization,MBS)和資產支撐的證券化(Asset-BackedSecuritization,ABS)。在典型的資產證券化流程中,通常由發起人將預期可獲取穩定現金的資產組成一個規模可觀的“資產池”,然后將這一“資產池”銷售給專門操作資產證券化的特殊目的機構(SpecialPurposeVehicle,SPV),由SPV以預期現金收入為保證,經過擔保機構的擔保和評級機構的信用評級,向投資者發行證券、籌集資金,并用資產池產生的現金流來清償所發行的有價證券。
資產證券化對發起人來說,可以降低資金成本、改善資本結構,從而有力于資產負債管理,優化財務狀況。對投資者來說,提供了一種嶄新的投資選擇,尤其是那些在投資利產品上受到諸多限制的機構投資者,有了合規的投資,并可以借此擴大投資規模、多樣化了投資產品。資產證券化應該遵循以下四個原理:基礎資產的現金流分析原理,資產重組原理,風險隔離原理,信用增級原理。其中第一個原理是核心原理,因為資產證券化其實就是基礎資產現金流的證券化,以上的四個資產證券化原理也常常被簡稱為“一個核心原理,三個基本原理”。
資產證券化最早起源于美國,它的推出改變了銀行傳統的“資金出借者”的角色,使銀行同時具有了“資產出售者”的職能,對商業銀行的競爭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資產證券化可以使貸款成為具有流動性的證券,同時,這種證券又是具有貸款信用風險的證券,從而有利于改善資產質量,擴大資金來源,分散信用風險,緩解資本充足壓力,提高金融系統的安全性。在國外金融發達國家,資產證券化已成為金融機構尤其是商業銀行在競爭中取勝所應具備的技術。
資本市場企業文化對策分析論文
摘要目前,中國汽車工業跨國并購面臨著法律、體制、資本市場、企業文化等方面的一系列障礙,為了更好地促進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我國應該從政策和制度上積極地采取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措施。
關鍵詞跨國并購直接投資資產重組市場化
1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獲得了長足的發展。截止2002年12月底,全國累計批準外商投資企業424196個,合同外資8280.60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4479.66億美元,跨國公司直接投資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但由于我國政策的限制,國際直接投資進入我國一般都是采用新設投資的方式,跨國并購這一跨國直接投資的最主要方式在我國利用外資中所占比重并不高。2002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2001年我國吸收了468.88億美元的國際直接投資,但只有不到5%是通過跨國并購的方式進入我國的。本文論述了汽車工業跨國并購之所以難以在我國廣泛展開,主要面臨著法律、體制、資本市場、企業文化等方面的障礙。
2跨國并購面臨的主要障礙分析2.1法律障礙
(1)有關外資并購的法律體系不健全。我國還沒有專門適用于外資并購的法律,僅有的幾個用于調節外資并購活動的規章制度,如2002年10月證監會頒布的《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2002年11月,證監會、財政部、國家工商總局和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的《利用外資改組國有企業暫行規定》,特別是2003年3月7日頒布、4月12日起施行的《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暫行規定》,成為我國第一部外資并購的綜合性行政法規。綜觀這些法規,其規定原則性太強,缺乏可操作性。另外,缺乏一系列的外資并購配套法規,如《反壟斷法》、《社會保障法》等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外資并購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