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計算機類專業多維度教學研究
時間:2022-04-21 08:52:11
導語:本科計算機類專業多維度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時代發展,當今社會對人才實踐能力的需求不斷提高,本科畢業生實踐能力難以適應社會需求的情況愈發嚴重,改革培養模式,提高畢業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創新創業能力能夠有效解決上述問題。通過研究國內外高校實踐教學現狀,分析我國現有人才培養模式普遍存在的不足之處,針對以上不足,結合應用型本科院校辦學宗旨,從各維度分析實踐教學改革方式方法。通過本校實踐教學改革成果表明,本文中提到的實踐教學改革方法實施效果顯著,對計算機類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提供了有益參考。
關鍵詞:實踐教學;就業;創新創業;學科競賽
一、新時代人才需求背景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計算機行業對人才的能力要求提高,目前畢業生實踐能力難以適配崗位需要,創造性不足[1],難以適應行業需求,學校與社會銜接脫節。《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強調,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造精神,培養適應行業發展的高素質人才[2]。我國的人才培養問題已日益明顯,如何改革培養模式,提高畢業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創新創業能力,是目前應用型本科亟須解決的問題。
二、國內外高校實踐教學現狀
目前,成果導向教育模式(Outcome-BasedEducation,OBE)和CDIO工程教育理念在國外高等院校實踐教學中開展較為成功[3]。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推行創業式實踐教學模式,大力支持學生創業,發展較好;英國劍橋大學強調科研式實踐教學模式,培養出大批諾貝爾獎獲得者;德國應用科技大學側重以職業為導向的企業式教學模式,以職業培訓的方式展開實踐教學,學生就業形勢良好[4]。我國將OBE模式與CDIO工程教育理念融入實踐教學起步較晚,缺少特色和創新。國內計算機類專業的實踐教學多為課堂教學中的實踐環節與階段性實踐,前者多為教師講授,學生按步驟完成,此類被動實踐教學僅為理論教學的輔助手段,限制了學生積極性與創造力[5];后者缺乏有效的實施體系,其中,創新創業類實踐項目與專業脫節嚴重,專業類實踐過度依賴現有項目,缺乏創造力,難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6],學生畢業后通過培訓機構加強實踐技能的情況普遍存在。《關于高等學校加快“雙一流”建設的指導意見》《教育部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中強調,加強科研實踐和創新創業教育,提高學生創新和工程實踐能力,培養適應行業發展的高素質人才[7]。因此,構建適合行業需求的實踐教學模式,是亟須探索的課題。
三、現有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不足
我國高等教育發展重心已經轉入內涵提升階段,提升教學質量、深化教學改革已成為主要內容。我國應用型本科教育中,畢業生普遍存在工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所學內容落后行業需求,筆者總結幾年的教學經驗發現現有的教學過程存在以下問題。(1)國內高校已經意識到學生工程實踐能力不足的問題,也在推進實踐能力培養,但尚無有效的方法或推進機制,多數方案實施起來流于形式,難以考核評價[8],可操作性差。例如,部分高校計算機類專業辦學定位趨同,人才培養方案無辦學特色,課程設置大同小異;專業課中增加實踐學時,在人才培養方案總學分限制下,只能縮短理論教學的寬度或深度,專業知識深化不夠,反而影響教學效果,如“數據結構與算法”課程,在理論深度不夠的情況下,分割課時用于上機練習,導致學生知識掌握不足。這些教學改革,不按照學生實際情況實施,難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2)師生對實踐教學重視程度不足,觀念陳舊[9],尚未脫離傳統理論知識教學的模式。學生一直以來習慣于理論學習,而大學課程的考核要求同樣側重理論教學,包括實踐性較強的計算機類專業,同樣有較高比例的理論卷面考核,因此,導致師生均對實踐教學的重視不足,難以提高實踐能力。理論與實踐并重才是正確的學習方法,重理論輕實踐的方式培養出來的學生經常出現高分低能的情況,難以適應社會。(3)創新創業項目及競賽與專業教育脫節,創新能力不足[10]。目前,為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高校均開設創新創業類課程,大力鼓勵學生參加創新創業競賽,申報創新創業訓練項目,此類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例如計算機類專業,不少高校的專業課老師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不擅長,因而創新創業類課程往往由非本專業教師授課,課程內容為理論課且無本專業特色,導致學生的創新創業項目與專業脫節;部分高校僅審核創新創業競賽與項目,不考核與學生專業的相關性,導致科技創新不足,難以實際應用學生所學的專業內容,因此,不少創新創業項目實施后勁不足。(4)學校與社會銜接不足,所學內容滯后,學生難以適應行業的迅速發展。學生在校期間,工程實踐能力培養不到位,實踐訓練內容偏離或落后于行業需求,導致學生畢業后難以適應行業崗位需求,無法直接開展工作,往往需要在企業崗位上經歷為期較長的培訓學習,才能勝任崗位職責,甚至不少畢業生通過校外培訓才能使實踐能力與社會需求銜接。由于信息技術更新迭代過快,計算機類專業尤其容易出現教學內容滯后的情況,這樣的就業現狀,對計算機類專業的教育發起了嚴峻的挑戰。
四、實踐教學的改革方向
應用型本科教育旨在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重點在于以實踐教學促進學生實踐能力提升,提高學生社會職業素養和就業競爭力。提高實踐教學質量,需綜合考慮行業需求、學情學風、學科競賽、學校政策等多方面因素。(1)廣泛調研計算機行業各方向的人才需求,結合OBE成果導向教育理念,根據計算機不同行業、不同崗位的能力需求,設計人才培養方案,明確每一門課程及其實踐教學內容所能支持的特定行業、崗位的特定需求;根據學生學情學風,持續調整專業課教學內容,根據行業前沿科技,持續增刪前沿技術類選修課、實踐課,結合行業實際應用情況,改善課程體系的滯后性。通過以上廣泛調研、持續改進的方式,提高學生知識、能力與行業、崗位需求的匹配度。(2)強化師生的實踐能力意識,從根本上提高全體師生對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研究師資培養機制,通過講座、培訓、組建教學團隊等方式,引導教師正確認識實踐教學的重要性,提高教師在課堂中開展實踐教學的能力,從而改進教學內容以貼合計算機行業、崗位的實踐能力需求;引進企業導師,展開綜合實踐能力實訓,讓學生能真正接觸計算機行業真實案例及解決方案,了解不同崗位所需的實踐能力,從而激發掌握實踐能力及專業知識的主觀能動性。(3)分析國內現有計算機類相關專業的學科競賽、交叉學科競賽,研究將各類競賽元素融入培養體系的策略,改進實踐教學內容,達到以賽促學、以賽促創的教學目的。例如,程序設計類競賽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夯實編程基礎,可將其適當引入如“數據結構與算法”課程之中;大數據分析類競賽可以提高大數據專業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幫助學生了解行業真實需求,為未來從事的工作找準學習方向,可適當將其引入如“數據挖掘”課程之中;交叉學科競賽的主要內容是計算機技術與特定領域的結合應用,此類競賽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計算機應用的內涵,可將適當將其引入應用型課程中,同時該類競賽容易發現創新點,對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競賽均有促進作用。(4)促進專業教師擔任或參與創新創業課程,讓計算機專業知識支撐、引導創新創業競賽與項目。有專業技術支撐的項目,能保證項目的創新性,同時可以加強計算機專業知識的理解及應用,提高實踐能力。如軟件工程專業知識可以支持創新型軟件產品的開發,大數據專業知識可以提高產品競爭力及創新性,若能找到結合點,既能做出較好的創新創業作品,也能提高學生的問題建模、軟件開發、數據分析能力。(5)延伸教師科研課題,為計算機專業學生尋找子課題方向或產品研發方向,為學生提供項目開發的實戰機會,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師生共同合作,作為利益共同體,能通過項目提高教師的指導黏性,既實現了科研引導實踐教學,又達到了學生輔助課題的目的,促進師生共同成長。(6)接洽企業項目,讓軟件工程專業的學生真正進行開發實戰,讓大數據專業的學生真正通過數據分析進行決策;為學生所做科研、競賽產品尋找應用平臺,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同時與各個行業需求接軌,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性,降低就業難度,真正做到應用型本科高校教育服務于地方經濟。(7)在學校層面上,積極探索改進實踐教學考評體系,革新人才培養方案,以OBE教育模式和CDIO工程教育理念為準則,以提高學生實踐積極性、監督實踐教學計劃落地情況為目標,考評與分析復盤相結合,探尋建立持續改進的、真正有效的實踐教學考評體系,為實踐教學提供完善的保障機制。
五、改革措施試點效果
為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我校計算機類專業近幾年在學科競賽、創新創業、科研指導教學、產業引導實踐四個維度做出了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大力鼓勵學科競賽近幾年,我校在財力、人力等方面,大力鼓勵學生參與“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藍橋杯”等程序設計類競賽,“計算機應用大賽”“微信小程序開發大賽”等項目開發類競賽,各類數據分析類競賽、學科交叉類競賽。目前,斬獲了一些省級、國家級獎項,因此吸引了更多的學生主動學習、自主練習,而今年,經部分學生建議及組織,已經建立了日常訓練團隊,形成了很好的正向學風。(二)多渠道鼓勵創新創業每年組織校內創新創業大賽,選拔優秀項目參加省級競賽,計算機相關專業內部,部分教師在課程(如軟件工程)中,鼓勵學生提前準備創新創業類項目進行課程實踐練習,將教學內容與競賽結合起來,目前已經能在課堂發現較好的項目;學校層面開放大學生活動中心,為創新創業孵化園項目提供研究場地;鼓勵學生申報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同時給予適當的資金、場地支持。目前,經過兩年的努力,計算機專業學生已經有三項國家級計算機類創新創業項目、多項省級項目立項、互聯網+大賽省級銅獎一項,在其他學科競賽中,獲得若干省級獎項、少量國家級獎項,說明鼓勵措施已經逐步顯現成效,同時激發了更多學生的參賽熱情和學習熱情,達到了以賽促學、以賽促創的教學目的。(三)深化產學研一體化教學方法教師科研課題延伸,可以為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提供思路或研究點,或展開項目開發,進行實踐能力鍛煉;部分教師和企業接洽,獲取項目,已經有部分學生主動向老師要求參與開發,提高實踐能力。大部分學生已逐步認識到項目經驗、實踐能力的重要性,提高了學生對實踐的重視,這正是產學研一體化教學效果的深刻體現。
六、總結與展望
我校在賽、創、研、產四個維度進行了努力,實踐教學改革略有成效,但尚存在諸多不足,改革之路依舊長遠。今后將在進一步擴大以上措施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實踐教學改革方案,以OBE教學理念為指導,完善人才培養方案,監督實踐教學計劃落地情況,對課程內容和考核標準進行改進,探尋建立持續改進的實踐教學考評體系。
作者:張金芳 李亞娟 賈冬青 單位:河北水利電力學院
- 上一篇:業財融合下項目管理體系建設研究
- 下一篇:現代信息技術與高職語文線上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