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楓播種育苗與栽培技術分析
時間:2022-04-28 08:28:38
導語:五角楓播種育苗與栽培技術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五角楓觀賞價值高,抗逆性強,對土壤適應范圍廣,在造林綠化和園林綠化中被廣泛應用。筆者從種子采收、儲藏、催芽,育苗地選擇、整地,播種,幼苗管理,病蟲害防治和大苗培育等方面介紹了五角楓的播種育苗與栽培技術,以期為今后五角楓的推廣應用提供技術參考。
關鍵詞:五角楓;播種育苗;栽培
五角楓屬于落葉喬木,耐陰、喜濕潤肥沃土壤,在丘陵、平原地區均可種植。其樹皮可作造紙原料,種子可榨油,木材可用于建筑、樂器和膠合板的制造,經濟價值高。五角楓樹葉葉型豐富、紅葉期長、觀賞性強,是優良的鄉土彩葉樹種,在北方城鄉造林綠化中被廣泛應用。
1種子處理
1.1種子采收與儲藏
選擇發育健壯、樹形豐滿、無病蟲害的優良五角楓母樹,在每年10月左右翅果由綠色變為黃色時采集種子。種子采摘后涼曬3d~5d,除去雜質后干藏或沙藏。種子儲存過程中要注意觀察,防蟲防潮。
1.2種子催芽
選擇成熟、飽滿、純度高的種子,放入0.3%~0.5%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3min~5min后撈出,用清水洗凈。再將種子放入25℃~30℃左右的溫水中浸泡10h~12h,置于陽光下催芽,上面用干草或草簾覆蓋。每天對種子噴水2次~3次,溫度控制在30℃左右。有50%的種子露白時即可進行播種。
2育苗地準備
2.1育苗地選擇
育苗地一般選擇土層深厚、地勢平坦、背風朝陽、有良好排灌條件、土質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沙壤土。2.2整地做床前深翻育苗地,深15cm~20cm,灌好底水。采取低床或平床育苗,床面寬50cm,長1.2m,步道寬40cm,以便于后期鋤地除草。播種前旋耕耙平,向苗床噴灑3.0%~5.0%硫酸亞鐵溶液或75%五氯硝基苯粉劑,用量45.0kg/hm2~52.5kg/hm2。
3播種
3.1播種時間
每年春季4月中下旬或5月初,氣溫上升到13℃左右時進行播種。
3.2播種方式
1)條播。播種溝寬6cm~8cm,深2cm~3cm,行距15cm~20cm。播種深度要均勻,溝底要平,隨開溝隨播種隨覆土。播種量180kg/hm2~225kg/hm2。2)散播。在平整好的床面上均勻散播,播種量300kg/hm2~375kg/hm2。播種后覆土,厚2cm~3cm,然后鎮壓。同時搭遮陽網,防止幼苗灼傷。3)容器點播。選用(12~20)cm×(12~24)cm的塑料袋作為育苗容器,營養土按有機肥與壤土1∶3的比例配置。將營養土裝袋后(要緊實)擺放在苗床中,之后將種子播于袋內,每袋3粒~5粒,種子距袋周壁2cm~3cm。點播后覆土,厚2cm,然后覆稻草或草簾保濕,澆透水。
4幼苗管護
4.1苗期管理
苗期要注意保持床面濕潤,防止苗床板結影響出苗。間苗一般在雨后(或澆水后)土壤濕潤時進行,間苗時不要帶動保留苗的根系,之后及時進行灌溉,使苗根與土壤緊密接觸。在土壤墑情好時,遵循“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進行松土除草作業。澆水要根據不同時間苗木對水分的需求而定。在種子發芽期間,只需保持土壤濕潤,澆水量和次數要適量,并做好排水工作,以免造成苗木根系腐爛,幼苗澇死。幼苗出土后可適當增加澆水量,每10d澆1次水,每次澆透,時間選擇在早晚進行。每年6月至8月進行2次追肥,以復合肥或尿素為主,施肥量225kg/hm2~300kg/hm2。可在陰天或澆水時進行,撒肥要均勻,不要撒到葉面及葉柄上。
4.2病蟲害防治
五角楓幼苗期常見病害有立枯病、白粉病。立枯病在發病初期噴灑70%敵克松可濕性粉劑溶液,或用50%百菌清1000倍液噴霧防治。白粉病可噴灑波爾多液1次~2次,或用50%托布津300倍~400倍液防治。常見蟲害有天牛、蚜蟲和刺蛾。天牛、蚜蟲可用90%敵敵畏乳劑3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乳油500倍液進行噴灑防治。刺蛾的防治可在冬春季節摘除枝條和葉片上的蟲繭燒毀,在發蟲期噴灑90%晶體敵百蟲1000倍~15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1500倍液。
5大苗培育
5.1移栽定植
移植苗圃地選擇地勢平坦、背風朝陽、土層深厚、土壤肥沃、交通方便、排灌條件良好、能帶住土球的壤土地為宜。定植前要細致整地、施足基肥,南北向做壟。五角楓大苗培育要選用2年生以上樹干通直的一、二級苗木進行定植。移植最好在休眠期進行,移植時要帶足母土、保全根系,截斷過長主根。株行距30cm×60cm,定植后立即澆透定根水,做好清溝培土。新移植的苗木要根據氣候條件、苗木生長狀況及時進行澆水,澆水后及時松土,保持土壤通透性,以利于根系生長發育。同時,結合松土進行鋤草等后期管理工作。
5.2苗木修剪
每年春季3月至4月進行修剪。為使樹干通直不偏離主軸,在修剪中要注意疏剪、短截、剝芽相結合,同時剪掉衰弱枝、過密枝,控制苗木高度,促進大苗生長。每培育2a~3a需要以隔株除株或隔行除行的方式進行間苗出圃,對保留苗木繼續進行培育,約3a~6a可培育成3cm~5cm大苗。
5.3園林栽植技術
五角楓在園林綠化中常作為風景林和行道樹栽植。風景林栽植與造林栽植方法相同,作行道樹時株距要加大到4m~5m。五角楓作行道樹栽植時宜選用大苗,樹穴穴徑和深度以不少于80cm為宜。挖土時要將表土、心土分別放置,栽植苗木后按順序回填,對于薄土層、粘質土、砂礫土或垃圾地段,要換土栽植。在每年上凍前澆1次越冬水,解凍后再澆1次解凍水,日常養護視情況及時補充水分。苗木栽植后,每年用水、生石灰、食鹽、石硫合劑原液混合物進行主干涂白。由于綠化用苗多為大苗,所以栽植時要根據要求結合干高進行截冠處理。截冠時剪口要平,傷口要涂刷石蠟或其它保護劑。
參考文獻:
[1]吳新勇.五角楓栽培管理及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J].新疆農業科技,2014(4):26.
[2]高麗玲,李文莉,何旺盛.五角楓播種育苗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3(15):197.
[3]樊駿,黃霞,李向榮,等.五角楓育苗技術[J].陜西林業科技,2012(2):105?107.
[4]崔紀平.五角楓育苗及人工造林技術[J].山西林業科技,2021,50(1):41?42.
[5]楊會玉.五角楓播種育苗技術[J].山東林業科技,2004(1):31.
[6]王建灃,王丹陽.優良鄉土樹種五角楓苗木的培育技術分析[J].花卉,2018(22):194?195.
[7]趙世慶.淺談五角楓苗木培育技術[J].特種經濟動植物,2017,20(12):20?21.
作者:梁興華 單位:山西林業生態發展有限公司
- 上一篇:國外醫院管理的研究熱點探討
- 下一篇:網絡安全與執法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